一、不均匀的土地

1.美国制造的疑惑

CA985经过日本东京,然后长途飞越波涛汹涌的太平洋,抵达旧金山。由于飞机误点,与欧洲抵美和日本抵美的班机挤在一起。平日里十分宽敞的取行李及过海关的大厅显得十分拥挤,人声鼎沸。不论从何处来的人,都带着一种抵达美国的兴奋心情。有一架飞机可能是从法国来的,许多人讲法语。排队过关,等了一个多小时,大家也像在中国一样发牢骚,等的时间太久。许多人都以为排队在西方应该是没有的,岂料一到美国就要排这么长时间的队。旧金山机场入境处的海关办理柜台分为三类:一是美国公民,二是非美国公民,三是新移民。左边前两个入口为美国公民的入口,人烟稀少,显出作为美国公民的优越。非美国公民,入关口人数最多,顿觉低人一等。

在入关处,有成群的日本人。现在世界上日本人到处旅游、经商,成群结队,显示了富国富民的实力。尽管不少外国人觉得日本人不可爱,但这种经济力量使人不得不刮目相看。据说,由于日本人太多,美国政府正在考虑给予日本人一种待遇:免签证。据统计,这样一来,美国海关入口处的办关速度可加快三分之一。但外交上需要同等待遇,日本人似乎不愿意免美国人的签证。从日本民族的发展,人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经济实力是决定一个民族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基本力量;二是一个民族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实力。

美国是一个许多方面都相当发达的社会,任何人一到美国都会感觉到一种“未来的冲击”。因此,人们就会思考,一种人是想如何享受美国,另一种人是思考为什么有美国。对后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我问朋友。一位朋友答:一是资源异常丰富,二是鼓励人才竞争。另一位朋友补充说,至少人们刚到美国时是这样。我问G,一位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朋友,答:传统。我觉得这是一个最抽象、但又最有价值的解释。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是纯经济的力量所致,也非短期内的行为调整可致。一个社会发展到这样“富甲天下”的程度,絶非人为强行操作的结果。那么什么力量在主导这个社会中的人做出世代的奋斗呢?人们可以得出许多具体的概念,如创新、奋斗、勤俭等。最为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能否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一种传统。不论什么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如果不是构成传统,便不可能根深蒂固地发生作用。任何一种好的因素要产生作用,必须有几代人的努力。美国人整天讲创新,但实际上传统势力极强。中国人也整天讲创新,结果是传统屡起屡伏。有人言,美国人讲创新,并不在于反对传统。美国人的传统和创新如同一物,今日的传统只不过是三、五十年前的创新。中国人讲创新意在反传统。然而,一、二千年的传统却又不易反掉。

今天,人们大量涌入美国,使我们不能不深长思之。出来前几天,国内理论界正热烈讨论一个主题,就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再认识。这个问题之所以目前在国内引起人们的讨论,基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搞了几十年,在经济等方面却不如资本主义。马克思在150年前论证的社会发展程式究竟是否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社会主义是否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是当代人的疑惑。想起在飞往美国的波音747飞机上放的电影《洪湖赤卫队》。中国人推翻了长期以来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但这有没有确保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像中国革命这样一场以农村包围城市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要力量的革命,对一个社会的发展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确值得思考。

今日美国之发展,以其经济繁荣,其政治过程、其生活方式、其国际地位,在当今世界上制造了一大大的疑惑。处于发达国家中的人带有这样的疑惑:人类的科技和物质生活发展到这一步,是否违背了人的本性?是否会导致地球资源的枯竭?是否会最终致使人类走向毁灭?罗马俱乐部的同仁们对此忧心忡忡,长呼短吁。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却带着截然不同的疑惑:是什么力量创造了如此令人眼花了缭乱的物质文明?什么体制在管理和治理上为这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样一个境界是偶然的抑或必然的?人们开始怀疑这种体制,人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体制。无论怎么说,美国都制造了一种疑惑。

走进美国,便走进了这种疑惑。没有走进美国,也会陷入这种疑惑。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走入疑惑易,走出疑惑难。

2.曼哈顿和唐人街

飞机抵达纽约上空。下来后,取了行李。人都走光了,还不见约定来接人的朋友的影子,心里紧张。听朋友介绍,一到纽约,会觉得一种恐怖感,这里犯罪率极高。生怕遭遇上歹徒,因而颇为忐忑不安。半个小时后,朋友前来,如释重负。出机场后,直接来到联合国大厦。联合国大厦的建筑雄伟堂皇。我们去了安全理事会,拍了照。又前往联合国大会会场,找到中国代表团的席位,坐上去拍了一张照片。又在联合国讲台上各人照了一张发表演说的照片。在联合国参观时,看到各国送的精美而贵重的礼品,如中国的象牙雕塑,泰国的御船,苏联送的图画等等。这表明这个世界上的公民都想在联合国得到一种声誉,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国家信奉联合国的原则呢?这似乎与一个人的团体一样,每个人都想加入它,并显示自己对它的热爱,但实际上处处违背它。当今世界,利益多元化,意识形态壁垒森严,各种冲突层出不穷,联合国的确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但是,联合国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在消弭冲突方面,两伊停火也算是个杰出的例子。今天的世界仍然是一个需要人类加以控制的世界。望着联合国大厦前化剑为犁的雕像,思索人们该用什么方法来熔化利剑。过去的历史表明,许多人认为战火也是一种手段,结果是以剑化剑,总不成犁。

纽约的唐人街,觉得风格颇为熟悉。比起其他地方显得稍微脏乱一些。据说唐人街是一块复杂的地区,中国人特有的现象在这里都有。令人想起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没有在唐人街多走,从外表看看,做小本生意的很多。在这块熙熙攘攘的地段,望着满街写满中国字的找牌,令人回想起遥远的中国。这块地方与曼哈顿区的其他地段形成鲜明的对照。一个令人想起中国文化,一个告诉人们西方文化。在美国,畅谈美国和中国,几乎是所有在美国的中国学者和留学生的永恒话题。在这个永恒的话题中,又有两个永恒的中心: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

美国在本世纪取得的经济成就和科技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当今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超越它。日本人虽然咄咄逼人,来势凶猛,后来居上,但除了经济上的竞争实力之外,在军事、文化、资源等领域还是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

需要加以分析的是,美国的经济发展对其政治发展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在这两个方面,美国皆为世界所瞩目。而中国在这两个方面欠账太多。因而,这两个方面都成为现代化过程中永恒的话题。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如何实现?最根本问题是,在公有制条件下能否完成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都不是公有制。这一现实,给人们最大的思维挑战。其次是政治民主如何发展?与经济同步,还是不同步?这两大课题成了今年来讨论的热点。一种说法是,没有政治民主,经济现代化不可能达到;反驳的一件事,香港、台湾、新加坡、南朝鲜在经济起飞阶段并没有政治民主,香港是殖民统治,台湾是一党专政,南朝鲜是军人干政。另一种说法是,经济发展了,政治民主就有了条件,例子是新兴工业地区和国家的民主化运动;反驳的意见也很强烈:西方发达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经济并不算发达,远不能和今天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相比,但民主共和制的体制基本建立了。这个问题,大约是中国理论界必须深长思之的。

经济发展只是一种现象,集中或者民主都有可能促进或者抑制经济发展,需要关心的是,在经济发展后社会中的哪些变化会有利于发展政治民主。

由于经济不发展,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就不能不依赖发达国家。主要是在高科技、设备、精密仪器等方面。不过也要视各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如非洲国家,就主要需要食,以维持基本生存条件。不论需要什么,结果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交换机制:发展中国家要拿出最好的东西与发达国家交换。于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无法享受本国生产的最优产品,甚至是第二等产品也不能享受。因为第二等产品要供来到这些国家的外国人消费。美国市场上各国各地区的产品都有,中国、台湾、南朝鲜、日本、牙买加、墨西哥等。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精华产品都涌向美国市场,以换取美元。由于大家都想取得美元,形成强大的竞争,产品的质量很高,价格却很低。这种状况造成美国市场空前的繁荣。这是市场机制造成的结果,也是二次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的美元的世界地位给美国带来的好处。当然,外国的产品大批进入美国,冲击美国本身的工业,造成工厂倒闭,失业增加,这一点也不能不看到,所以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这两大势力始终争斗不休。

3.四个C多

在美国生活不久之后,发现这个社会有几样东西特别多。透过这些东西的表面现象,可以发现社会动态组织的一些基本条件。先说这四多。

  1. 车多(car) 大小城市,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上时时都跑着成串的汽车。车的形状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型号应有尽有。在华盛顿时,英国Essex大学的副校长安东尼·金(Antonyking)曾指着街上形形色色的车对我说:“十年前,我在美国看到的大部分车都是美国制造的,如今各式各样的车都有,日本车尤其多。” 美日之间的汽车战已经是众所周知。日本汽车之所以能打入美国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汽车市场实在是太大,汽车对于个人实在太重要。在美国没有汽车就像没有腿。高速公路系统十分发达,一般左右各三个通道。分高、中、慢三档,有的地方左右各有七个车车道。上面日夜不停地跑着各种汽车。一般家庭都有汽车,许多家庭不止一辆。在斯坦福大学我曾去一位教授家,共有三辆车。美国的私人拥有汽车总数之大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2. 电话多(call)在美国,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电话。所有的办公室和家庭都有电话。家庭的电话还有一个到几个分机。在公共场所,都有自动电话机,投入一定数目的硬币就可以打。现在又推出一种电话卡电话机,打电话时只要将卡塞入电话机就可以打。机场里,有一排排这种自动电话。在旅馆里也设置了很多这类电话。我在华盛顿时住过Sheraton和Hilton饭店,楼下大厅里都有成排的自动电话。在大学中,公共场所也设有这类电话,如图书馆、饭堂、会场、计算机中心、语言中心等。不仅电话多,而且灵捷方便。无论打到哪里,都很迅速。国内长途电话,拿起话筒拨号,最多半分钟便可接通。打到世界各地,也不费事,拿起电话来拨就行。人们办事地一大特点是利用电话,很多事情均靠电话来解决,包括谈恋爱。有不少家长对我说,子女打电话谈恋爱,一打两个小时,其他电话打不进来,费用颇巨。自然,电话系统发达的社会功能不在这里,可以谈恋爱,也可以谈别的。

  3. 电脑多(Computer) 电脑之多,也是一大特色。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与你打交道的人要用电脑。参观国家安全委员会时,发现里面的人都使用电脑。大学教授办公室或家里都有电脑。在旅馆住,整个管理是电脑化的。在运输部办驾驶执照,都要输入电脑。在商店和饭堂购物,付账是电脑化的。在图书馆检索,资料检索是电脑化的。到银行存钱,其系统是电脑化的。工厂生产、政府办公、军队作战、飞机上天等等,都大量使用电脑。电脑使一切事物变得迅速、准确、易查。电脑还可并入全国性或世界性的网络。我在耶鲁大学参观图书馆时,他们东亚部的负责人马先生马上打入我的名字,几秒钟便查出在另外两所大学有我的《国家主权》和《比较政治分析》两书。电脑还可以相互通话,只要知道对方的电脑号码(BignetID),就可以输入想告诉对方的内容。

  4. 卡多(Card) 这里的“卡”绝不是中国的“卡”的概念,中国有过一些卡,如煤球卡、蛋卡、日用品卡、菜卡等,都是纸做的卡。这里讲的卡是一种塑料质地的卡,背后有一条磁带式的东西,可以存储信息。此类卡,多得不胜枚举,如信用卡,取钱卡,借书卡,电话卡,身份卡……每一种卡又有不同种类。新的卡还在不断涌现,报纸上曾经刊登一则消息说,一家航空公司推出一项新的服务,购一定的票可以免费享受头等舱的待遇,凭证是一张这样的卡。我从旧金山到爱荷华,坐联合航空公司的飞机,机票其实就是一张类似于这样的卡。卡和电脑联系在一起,只要把卡插入对应的电脑,就可以办成有关的事情,如:取钱、存钱、查自己的存款数目,都可用卡和电脑来解决,不必找银行职员。产不多有工作的人拿出皮夹子,里面都有一大堆卡。由于卡多,皮夹子也变革了,里面有数个专门用来放卡的袋子。中国现在做的皮夹子,恐怕是不能出口到美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因为没有放卡的地方。

以上将的是“四个C多”的现象。重要是它们在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中起的作用:

  1. 车多,使整个社会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随着车辆运动的不仅有人和物品,还有思想观念和精神;
  2. 电话多,使整个社会构成四通八达的信息系统,语言的传递伴随着情感、信息的传递;
  3. 电脑多,使整个社会管理的一体化达到很高的程度,电脑信息是一种平等、公平的管理;
  4. 卡多,使整个社会的管理符号化,使人们对实物(人和物)的管理中解放出来,变成符号管理。

以上四个方面的发展对一个社会至关重要,其中这些方面是政治社会化,政治沟通的一股动力,一条渠道。这些方面的进展,使一个社会的制度、原则和精神日益深入人心,日益无纸化,日益巩固。“四个C多”带来的问题也不少,现代化是要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付出代价的。

  • 车多——污染多,交通事故多,浪费多;
  • 电话多——干扰、窃听多;
  • 电脑多——社会通讯系统变得脆弱,一旦机器出故障,或有“病毒”侵入电脑,马上波及一大片,有时大批的数据资料荡然无存;
  • 卡多——失窃多,报失多,伪造犯罪多。

一个社会怎样巩固自己的制度是重大问题。但从制度着手,难得有牢固的制度,只有把制度真正注入到民众生活中去,才是真正的巩固。

4.高度的商品化

美国社会或美国文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其髙度的商品化。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花花世界”。走进各式各样的商店,里面陈列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颇令人眼花缭乱。在这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差不多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商品,从人的肉体、空气、抽象的观念到各类具体用物,无不商品化。所以当年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把商品视为持这种生产方式的社会的细胞,是一种真知灼见。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征发展得更为充分,尽管在表现形态上有诸多不同。

商品,依然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因素,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人成为商品。这种大规模的全面的商品化,是资本丰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趋向,不是人们主观意志可以主导的。

需要提出的问题不是这种髙度的商品化是如何产生的,高度商品化达到了何种程度。研究一个社会的管理过程,我们需要研究的是:髙度商品化对一个社会错综复杂的管理过程有什么作用?

现代人类牡会的发展,现代人类生活各个方面要求的提高,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娱乐、卫生、艺术、交通等各个领域盘根错节的复杂交织,向社会的管理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个政治和行政系统能否承担现代社会带来的全部重担?这是各个国家均遇到的一个难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讲,恐怕没有一个政治和行政系统有这样大的能量来直接管理和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政治和行政系统由于结构和功能的制約,必须承担的话,必然会导致鞭长莫及的局面。因为任何政治和行政系统的能量都是有限的,对小型社会来说,政府有独挡一面的可能性,如新加坡,香港,南朝鲜等。对大型社会,尤其是人口达数亿之众的社会,政府直接和全面管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可能性不大。历史证明,由于体制设计而走上这条道路的社会,政治和行政系统往往没有很好地解决社会的很多基本需要,积累下来成堆的问题。努力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自行的组织和动力,自行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使政治系统或行政系统只起间接管制的作用,是在这个方面取胜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要实现这个结构,先决条件是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能够形成一个自组织系统,使这些具体而繁杂的活动范畴与政治活动脱钩。商品化是这个转化过程的催化剂。住房、食品、交通、就业、教育这些问题是困扰每一个社会的基本难题。不少政府为这些问题所困扰,不能脱身。欲退不得,欲进不能。高度的商品化使美国社会在这些领域中形成了较为特别的结构。

我们可以来看商品化如何使这些领域成为自组织系统的,它们又是如何运转的。

  • 住房,在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是令人头痛的何题。一些发展中的国家的政府为使“居者有其屋”,苦心经营。但在美国,住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尽管在大城市中满街都是无家可归的人踯躅徘徊,但大多数人家都有宽敞的住房。每家有一幢住房是一般的水平。不少住房,七、八间房间,实际上只有一、二个人住。新的住房仍在不断建成。住房管理完全是商品化的。每个人要想有自己的房子,或想租房子,就得花钱购买或租。房地产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支柱,由经济杠杆予以调节。在不同的地区,价格不同。在中部小城市,10万美元左右可以买到的房子,在旧金山和纽约可能20万都买不到。在纽约曼哈顿租一间房子可能要400-500美元,在小的城镇可能只需要200-300美元。由于商品化后,房产有利可图,造房业一直有动力。这么多年下来,住房就积累起来,越造越多。政府所做的是管制这些活动,使其在合法的范畴内进行,而不直接去营造住房、分配住房、维修住房。政府营建的穷人住房,只是很小一部分。

  • 食物,是困扰当今许多国家的又一难题,有的国家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有的国家过了这一关,但在副食品供应和花色品种方面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政府为这些矛盾和商品的短缺而疲于奔命。但在这个社会,食物之丰富多样是惊人的,甚至令人觉得浪费。供应食物的系统完全是商品化的。作为生产者,人们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东西,然后由市场系统销售给消费者。其间生产者、销售者等各个环节部得到利润。商品化带来利润,这是最主要的动力。当然,不能说商品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充分发展,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

  • 交通,是现代社会必然会面临的挑战。现代社会,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均意味着流动性的增加。如果不能为这种流动性开辟通途,社会将会面临一种难以名状的压力。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也会受阻。而交通问题,恰恰是不少国家感到棘手的事。交通手段大都商品化了。空中交通,由私营的航空公司负责,如United,Delta,Northwest,TWA等,完全是自负盈亏的企业。航空事业之发达,是经济发展的一大决定要素。陆上交通,著名的长途汽车“灰狗”(greyhound),连结全国四面八方。如此等等。商品化刺激人们去经营,为了赢利和提高利润,各经营单位就必须想方设法改善服务,扩大经营范围。

  • 就业,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逻辑矛盾: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排挤出来,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寻我工作,需要谋生。在这个杜会里,劳动力是商品化的。政府并不直接安置人们就业,政府通过政治指导就业,创造就业机会。每个企业都可以自行雇佣人员,每个人都可以到任何企业去找工作。(当然,理论上是这样,这不等于每个想找某项工作的人都能找到该工作)不过,在商品化高度发达的地方,人们看重的不是工作性质,而是得到的交换价值。有合适的报酬,人们就会愿意去交换。有了钱之后,再进入商品化的社会,可以得到任何其他人想得到的东西。商品化之后,就业问题就不由政府来具体管理,而由各个企业与个人在相互之间进行协调。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的治理结构形成了一个双重结构:社会自组织系统负责各类具体事务,政治系统负责协调各个自组织系统。这是这个社会宏观管理的一大特色。以上只是几例,但不能就此认为商品化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得十全十美。这只是说,商品化提供了使政府轻装上阵的可能性。政府如果卷入社会千头万绪的事务之中,是不可能髙效运转的。但政府轻装之后,仍然要管制各个领域中的活动,只不过此时已由直接变为间接。

商品化具有惊人的力量,它推使人们走向每一块有利可图的地方。最典型的像肯塔鸡、汉堡包、可口可乐、百事可乐、Crest牙膏、万宝路香烟、联合邮包递运公司等,到处可见,哪怕是在非常偏僻的地方。可以说,只要哪个地方有铜板可图,人们就会把商品和服务送到哪里。商品化不仅往地理广度上推动商品流通,从而促进杜会的均衡发展,而且驱使商品向多样化发展,驱使商品走向每一个没有开发的领域。在日常小商品中是这样,在高科技方面也是如此。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高度商品化带来的光怪陆离的现象比比皆是。人的肉体、性、知识、政治、权力、法律,都可能成为商品化的目标。纽约四十二街上的黄色文化,大概也是商品化的一个重要产物。商品化,在不少方面腐蚀着社会,引出不少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也会增加政治和行政系統的压力。

所以,商品化可以减轻政治和行政系统的负担,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这就是政治和行政系统必须管制商品化。商品化的真正本质不在于每样东西都成为商品,而在于商品处在合理的运转机制之中。经济杠杆协调这个机制,政治和行政系统也得协调。当社会的许多基本领域都成为自组织系统之后,政治和行政系统将有条件与它们分离,有条件从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商品化的过程,就是这些领域成为自组织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短时间里可以形成的,即便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其间的矛盾、冲突、阻碍和混乱仍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比起管理成千上方的具体活动来说,管理几十个大的自组织系统,政治和行政系统将更富实力,更有效力。

5.边远地区

这里说的“边远地区”,只是借用这个概念。其实这些地区既不边,也不远。就在现代化的城市旁边。我说的“边远地区”指的是亚美尼亚人的居住区。亚美尼亚人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群体。其主要特征就是拒绝现代化,与高度发达的先进科学技术格格不入,依然保持着十七、十八世纪吃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现象。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吸引了整个世界,并且冲击着整个世界,但却没有冲击到近在眼前的亚美尼亚人。

离开爱荷华市(IowaCity)不远,大约十几分钟的汽车行程,就有一块亚美尼亚人的居住区,叫科罗那(Kolona)。带着上述问题,我来到这个地方。在快要进入科罗那时,就可以在公路上看到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式样的马车、一匹马拖着一个小车厢,里面坐着一般穿着黑色服装的亚美尼亚人。这里的公路也有特别的设计,在汽车道两旁,划了马车道。因为亚美尼亚人不接受现代化的汽车,要坐马车。政府有关部门花了很多气力才说服他们,马车在公路上是非常危险的,要他们在马车后面,装一块醒目的红牌子,提醒开车的人注意。

奇怪的亚美尼亚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他们要到美国?这是解开这个谜的一个重要线索。亚美尼亚人从欧洲移民过来。他们形成于十八世纪欧洲的宗教动乱之中。亚美尼亚人有自己的宗教,但他们受到当时正统宗教的迫害。据闻当时的国家教会对他们进行了血腥的镇压,将他们烧死,处刑,关押等。大约从1750年起,一些亚美尼亚人为了躲避迫害,开始流浪,他们去过德国、法国、荷兰和俄国,但始终没有找到安身之地。随之他们决定投奔“新世界”。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土地并拥有土地。亚美尼亚人十分看重土地,他们认为土地是上帝赐予的看得见的礼物,无比珍贵,人不能离开土地。这种信念是亚美尼亚人死守土地,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一个基本原因。今天美国大约有112个亚美尼亚人居住地,遍布全美国。虽然不同的居住地有不同的变化,如亚美尼亚人以耕种为主,有些地方的亚美尼亚人接受了拖拉机和康拜因。但总的说来他们维持着古老的生活精神和生活方式。

何谓古老的生活精神和生活方式?亚美尼亚人的生活精神是采纳任何东西时要看它们有没有用?衣服可以御寒,但不能艳美。亚美尼亚人一度拒绝金属纽扣,认为这是一种奢侈,象征财富。家里不可挂色彩绚丽的图画。他们往往挂一些画面单调的年历。这反映了亚美尼亚人的生活精神:简朴、自然、自足。

亚美尼亚人的生活方式也很奇特,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在最典型的亚美尼亚人的居住地,他们拒绝使用电,因而这些村子里没有电。这体现着亚美尼亚人的自足精神。亚美尼亚人长期受迫害,养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不依靠外界。他们拒绝使用拖拉机和康拜因,主要用马做生产工具。妇女都穿着旧式的裙子,没有人穿现代的牛仔裤。美国人一般家家有电话,然而亚美尼亚人的家中没有电话。有些地方的亚美尼亚人接受了洗衣机和冰箱,但他们不用外面的电,而是用自己的柴油机发电。亚美尼亚人外出走动,都乘马车。许多亚美尼亚人一辈子没有去过十分钟汽车路的爱荷华城。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他们是一个很闭塞、很落后的群体。他们自己大约并不清楚世界上发生了并么,但他们觉得生活得很悠闲自得,也符合他们的宗教信仰。

亚美尼亚人还有一些令现代人迷惑不解的行为。冬天,男人们会成群结队地到河面上去采冰,然后运回来保存起来以度过暑天。他们懂得很好的保存冰的技术,大概可以保存到第二年的九月。传统的取冰技术取代冰箱的功能。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保存冰的方法。如今虽然不是非做这项劳作不可,但亚美尼亚人把这视为保持其精神的一个部分。亚美尼亚人在家里讲一种德语方言,不讲英语,他们有自己的学校,但大部分儿童受不到髙等教育,因为他们自己的学校教育水准不高,他们也不愿意去大城市。

亚美尼亚人的宗教生活也别具一格。他们大约两周举行一次活动,轮流在各家举行。大家围着这家的房子,举行活动。被选中的这家人家,要做精心的准备,还要准备午餐。亚美尼亚人是父权制的,妇女没有什么权利,得听男人的。每个男孩女孩都要学会驭马,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二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么多年来,尽管亚美尼並人有这样和那样不同的变化,但这个群体的基本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如此强大的现代文明没能影响并改造他们?西方文明不是冲击了很多非常遥远的民族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访问了住在科罗娜的一位作家,叫约翰•M•齐林斯基(John·M·Zielinski),她写过一本书,叫《跨越美国的亚美尼亚人》。她的回答是:“试想一个人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受这样严格的教育,他就不容易抛弃这些观念。另外,亚美尼亚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从事现代化工作的技能,他们所受的训练就是耕耘。他们在这里才感到是最安全的。”我想后一句话是亚美尼亚人最根本的心理积淀。齐林斯基补充说;“另一方面,美国宪法保证他们有这种权利,政府不能强行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

这是一个真正值得思考的社会现象。在世界现代化的心脏地带,有这么一批人拒绝现代化。他们的边远地区不是在地理范围内,而是在精神世界。他们自愿隔离于现代化。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看法:如果人们在精神领域中拒绝现代化,那么现代化就难以侵入他们。这种现象在不同社会中都可看到。现代化真正的动力在人们的内心世界。

另一个值得深长思之的问题就是“心理安全感”。亚美尼亚人觉得他们这种生活方式提供了最安全的环境,如果改变它就会是危机和动乱。这种心理恐惧也是他们拒绝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化过程自然是改造旧社会结构的过程,也是某种安全感消失的过程。如果人们均对安全环境的消失感到害怕,现代化乃至任何社会变革都会遇到强大无比的阻力。

社会在协调这些矛盾时,釆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听之任之,并不强求一律。它也无法强求一律。如果政府强迫亚美尼亚人接受现代化,那它只会给自己増加压力。像亚美尼亚人这类的例子,在美国很多。不少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的主流格格不入,但它们可以存在。社会的一部分矛盾就在这种眼开眼闭中化解了。没有人为亚美尼亚人的落后感到脸红,反而认为这是美国精神的典型反映。美国社会的一些管理方法实际上是不加管理。这在某种条件下是一种较有效的管理方法。

回来时,看到一对老夫老妻赶着马车走在现代化的公路上。他们是那样心安,那样自得。难道是现代化错了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都伴随着由此而带来的便利和为此而付出的代价。

6.阿马拿移民地

阿马拿移民地(The Amana Glonies)是爱荷华(Iowa)州的一块特殊的地方。美国人称之为美国的“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这样一块地方为什么能在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生存下来?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引起了我这位来自中国的人的极大好奇,美国人搞“集体主义”,如何搞?

阿马拿移民地有着悠久的历史。1714年,在德国的西南部,有两个人发动一种宗教运动。这个宗教运动日后演变成著名的“真正灵感社团”(Community of true Inspiration)。这就是阿马拿社团的前身。1842年,由于他们的宗教而受到迫害。阿马拿人的祖先便远渡重洋来到北美大陆。先在纽约州建立六个村庄,在加拿大建立了两个村庄。由于他们居住的布法罗(Buffalo)地区迅速城市化了,阿马拿人开始向西部购买土地。1854年,他们购买了现在的土地。当时向政府购买了25,000英亩土地,后又购买了1,000英亩。阿马拿人就在这块土地上耕种、生活。来到这块土地之后,人们选择了一种宗教式的共同生活方式,所有财产集体所有,所有宗教和世俗的决策均由统一的领导决定。这种生活方式一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知道1932年才投票决定实行政教分离,建立自由企业。

早期阿马拿的宪章规定社团的目标是:“社团作为宗教团体的目标不是世界性的也不是自私的,而是热爱赐福于我们的上帝,齐心协力伺服上帝,遵从上帝的法律和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的在这里集体许诺,共同接收并签署这份宪章。” 可见,这个团体最初的集体主义实在一种宗教精神的鼓舞下形成的。集体主义必须有某种精神做主导,否则难以维系。是这样吗?值得深思。

在这种精神鼓舞下,阿马拿的所有财产都是集体所有的,土地、谷物、牲畜、住房、农具。阿马拿具有各种集体主义的特征,除集体所有制外,它还负责教育儿童、出版、照料老弱病残等事务。

阿马拿移民地的领导机构别具一格。1883年以前由鼓动人民从欧洲迁往美洲的克里斯蒂安·梅兹为领袖。他过世以后,便由一个13人组成的托管人会议管理。该会每年从一定数量的长老中选出。每位在宪章中签名的男子或寡妇,及年龄在30岁以上的女子可以选举。长老过去由梅兹选择,1883年之后,改由长老会提名,董事会确认。长老们领导教会事务,每个星期日早晨见面。地方长老会每周见面,最高会议(托管人会议)每月一次。地方会议只管理地方事务。最高会议管理教俗两个方面的事务。在他们的管理下,阿马拿人过着集体生活。

阿马拿人开始为什么选择集体生活方式呢?它的创始人梅兹说:“教会是上帝的仆人,上帝通过教会赐福和保佑我们。我们不应通过完全献身于教会而献身于上帝吗?……因此,一切都应属于教会,教会向大家提供需要。任何人不关心这件事可以远走他乡,想留下的人应当接受我的话。”那么阿马拿是什么意思呢?阿马拿一词来自《圣经》第四章:“随我离开黎巴嫩,我的妻,随我离开黎巴嫩,从阿马拿山上眺望……”

1932年,阿马拿发生了最大的历史性转变。通过投票,阿马拿人放弃了共同生活的制度,大踏步的转入了包围着他们的自由企业的制度。政教分离,教会的长老不再负责领导的全部事务。这个转变十分值得探讨。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阿马拿人放弃共同生活的制度?是这种体制本身有毛病?还是外部的其他制度太强大?还是人们对基本的宗教信仰丧失了信念?共同生活的体制至今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因在哪里?

接待我们的官员的回答,令我们感到十分耳熟:共同生活制度的一个基本缺点是个人没有主动性,不能尽职尽责地工作;当时有许多懒汉。另外的原因是青年一代对阿马拿精神原则的怀疑,他们受到了外界生活的诱惑,不愿意每周做八次弥撒。阿马拿的长老每年选送一部分年轻人到外面去接受高等教育,如医生、教师和商人。年轻人的愿望无法实现。男孩子没有好的工作,姑娘们只能去阿马拿的食堂工作。另外的一个原因是政治性的,长老会总是这些人,而且有世袭的倾向,这种等级制度销毁了团体的精神。

今天的阿马拿已经实行股份制,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股票。集体财产已经股份化。阿马拿人买股票的可以分红利,被雇佣的可以拿工资。私人企业近一百个,大部分是商店和饭店。股份化的集体财产,由董事会管理。集体拥有一些工厂,如冰箱厂、染布厂、纺织厂、家具厂、农场和旅店等。今天人们早已不过集体生活。阿马拿自己出的宣传品上还特地声明:阿马拿式的共产主义与俄国的政治共产主义不同,共同拥有财产只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而不是一种基本学说,也非一种信念。

这个解释实际上与阿马拿的早期精神不相符。阿马拿的早期生活就是建立在一种信念之上。不过这种信念是宗教化的,而非政治性的。在政教合一的条件下,区别这个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并无多大意义。只有把握了这个基本精神,才能从阿马拿1932年的转变中看出名堂。1932年的转变,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年轻一代对这种信念的放弃和冷漠。在这个繁华社会的强大诱惑下,年轻一代转向了别的价值取向。一旦年轻一代发生这种转变,任何力量都难以保证一种体制的长存不朽。对各类社会制度来说,都有这个问题。今天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就是年轻一代对制度基础的信任危机。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制度就会面临挑战。阿马拿的历史演变是一个非常好的实例:两种体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阿马拿的最终选择了美国的主导价值观念,因为它无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太虚弱,它无法战胜在各方面都强于它的现代资本主义。

阿马拿如今已经成为国家历史保护地,这是它最有意义的地方。它告诉人们,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其他任何价值选择都会成为历史。美国现行的主要价值观念什么时候会成为历史,要看有没有更强的选择。

7.乡土景观

一般人走马观花,得到的印象是繁华的大城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风驰电掣的骑车,五光十色的商场,形形色色的人群。美国的繁华主要体现在它的城市和大都市里。走马观花者,很容易把这些印象与美国等同起来。其实美国并不仅仅只有城市。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它们不等于全部美国。

美国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别,乡村的生活水平远不能与大城市相比。不到乡村去走走看看,不能算了解了真实的美国,至少不能算了解了全景。乡村的条件落后,驱使大批人涌向城市,乡村人口越来越少。如今,美国乡村人口只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几,百分之九十几的人居住在城市中。也许这可以解释为农业发达,不需要那样多的农业劳动人口。实际上美国在世界上是最大的食品进口国(其出口量也大)。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业必须采用机械化操作。

比较典型的农业州是中部、中东部和中西部几个州。如果坐飞机从东海岸飞往西海岸,不一定能了解在广大的平原上究竟有什么东西与大都市不同。只有在这些地方生活,或开车在这平原的公路上行驶,人们才能感觉到差别。这叫做脚踏实地。天马行空,恐怕难以了解乡村景观。

在东海岸和西海岸一些地方,不容易看到大片的农田和点缀在这些田野中的农舍,也难得看到悠闲自得的放养的牛群和猪群,难得看到尘土飞扬的公路。我从纽黑文坐火车去费城,没有看到什么农田。而我乘车从爱荷华市去伊利诺州、密苏里州,以及在俄亥俄州内坐车,均能看到大片的农田。我愿意乘汽车五、六个小时以上,以观察乡土景观。

何谓乡土景观,这里可以做一些描绘:

  • 农业州一般拥有广大无边的农田,这是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片的农田,除了一些坡度之外,很少有山丘、河流。这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像中国江浙那样的地势,要实现机械化极难。农田看上去很肥沃,黝黑的泥土。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在自己住的房子后面栽了西红柿,结果多的吃不了。土地只开发利用了不到二百年,肥力仍在。中国的土地开发了两千多年,大部分已成为贫地。

  • 农业地区人烟稀少,开车几乎见不到人,可以看到的一些相互隔开的房屋。这些房屋隔得很远。通常是一家一户地经营农场。房屋的水准不低,但不能跟城市相比。农村地区过于清静,动物反而自得其乐,不少公路旁边竖有招牌“小心有鹿”。一次在去芝加哥的路上,我亲眼看到三、四头鹿在路边玩耍。

  • 农业地区商品经济不那么发达,文化也不发达,主要的中心是一些小镇小城。我们大约经过数十个这样的小城镇。小城镇一般较为破旧。实际上有的就是一条街,两旁有些商店。主要商品倒不缺,应有尽有。这是商品经济的力量。小城镇一般是两三层高的老式楼房,没有现代建筑艺术的成果。房子也不多,人口稀少。小城镇的人在文化上和心理上相对保守一些,不入大城市里的人那样开化。乡村的公路也不能跟州际公路相提并论。乡村公路大部分是一来一往两条线,路面也不那么平整,与中国好一些的长途公路相差无几。但这些公路均有明确的交通标志,路面上划着明确的道线。从这些公路分出去的路,如通往农田或农舍,不少碎石子铺的,并无柏油,开起车来尘土飞扬,大有风尘仆仆之感。

  • 乡村地区有不少破旧房屋,有的房屋倒塌之后,也无人管理,大概也没有人住。有的房子有人住,看上去也不很雅观。由于人们不断往城里走,农村地区的房屋不少均年久失修,或者无人居住。下一代一般到城里念大学,念完大学在城里找到工作。上一代过世后,他们也不会返回故里,或者贱卖,或者任其风吹雨淋。乡村地区显得有些破旧,与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形成鲜明对照。有些地方人全部走完,成为“鬼村”。

  • 乡村地区提供了一些在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景象,如草地上的牛群、马群和猪群。自然这些畜群不能与内蒙古草原上的畜群相比。美国一般是一家一户经营,养不了多少。农民采用两种办法养牲畜,一种叫圈养,这平时看不见。另一种叫放养,把牛、猪、羊、马放在一个大围子里。有时候可以感到粪臭扑鼻而来。在美国这是很难得体验。

  • 乡村地区的生活水准不如城市,不少人常常为经济问题犯愁。一些人受的教育程度不高,也难以找到好的工作,没有移入城市的条件。不少农民只能做些小买卖。我到密苏里州密西西比河边上的一家渔民家里去过。他平时捕些鱼,在家里卖,价钱也不贵。他住的地方就比较破烂,虽然有较大的地方,但多年失修。有少数地方几位贫穷。Y先生告诉我他去过美国一个最穷的地方。那里的人住在破房子里,没有什么家具,只有几张破桌子和椅子,一进屋有一股难闻的味道。那里的人情绪低落,无精打采。虽然不能说这类人在乡村地区比比皆是,但为数不少。

乡村地区的状况,是相对高度繁荣的大城市而言的,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乡村属于发达之列。这个对照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城乡差别在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但这种差别对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意义。对美国社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在城市,乡村难以构成紧张态势。尽管没有找到良策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问题还会长期存在,并且有恶化的倾向。不过乡村问题暂时或在一定条件下掀不起大波大澜。但对中国社会来说,百分之八十多的人口在乡村,其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就迥然不同。

美国的实际过程是,把人们吸引出相对落后的地区,使他们集中到城市中来。这个过程中和生产的发展过程结为一体,以此来化解农村地区的紧张态势。其实乡村存在的问题没有真正的解决。这个过程的极限在哪里?显然是有极限的。如果农业生产收到严重威胁,城乡差别就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在目前的体制下,很难想象有什么力量或方策能扭转人口的实际流向。

城乡差别存在的不可避免,是任何社会须当注意的。生活水准的差异,必定会在不同的人口之间构成紧张态势。这种紧张态势出现的时机有早有晚,但现代化过程中最终总要遇到这个挑战。问题不在于乡村发展了多少,而在于矛盾化解了多少,化解矛盾的方法是否产生新的矛盾。

8.农场的衰落

农场一直令我感兴趣,最简单的原因是:美国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四的农业人口,但他们生产的产品除了保证两亿多人口的消费外,还有大量出口。记得苏联曾大量进口美国的粮食。而许多国家的城乡人口是前者小后者大,但尚不能自给自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关键。中国有差不多十一亿人口,百分之八十多人在农村,但粮食及各类副食品供应并不那么阔绰。

粮食问题困扰了人类无数年,大概从有人类开始就存在这个问题。至今人类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非洲的粮荒已经达到惊人的地步,多少人面临死亡的威胁。粮食恐怕是人类生命最大的赌注。我记得《战争风云》里曾经记载,在二次大战刚刚结束后的柏林,由于没有吃的,年轻姑娘可为一点点食物贡献肉体。人类生命的延存是人的基本需要,在这个问题发生困难时,很难谈尊严和权力。

我参观的农场是许多个农场中的一个,是非常典型的农场。农场主家里只有两人,他和夫人。儿子在外面读了大学后,在别的州工作。在一大片旷野之中,他们有一座非常漂亮的住房,在与城市里见到房子相比,差不多。城市里有各种现代化设备,应有尽有,如电话、电、自来水等。

这是一件值得讨论的现象,一般而言,不论走到哪里,这些基本设备总是齐备的。有的时候走很远的路才遇到一户人家。这家人会什么也不缺。各个公司也愿意为这家人提供服务,实际上有点得不偿失。从生活条件来说,农场主并不亚于别人。“农民”,实际上是农场主(Farmer)。农场是私人的,土地也是私人的。谈起农场,绝对不用中国的概念去理解。我们一个农场可能有几千人,美国一般只有两三个人。

我们来看一些具体资料,就可以明白美国农业的不同之处了。农场主叫奥伯曼(Oberman)。他介绍说,他一共有800英亩的土地,相当于4857亩土地。由他自己负责耕种,他还雇了一位长日工,加上他年迈的父亲有时帮一些忙,就行了。劳动生产率很高。除了耕种他的800英亩土地之外,他还养猪,讲出来的数字吓人一跳:他一个人养了1200头猪。这是在圈的数目,每年出产是2400头猪。除了这些之外,他还是一家农业银行的董事,农闲时还要管银行事务。另外,还要处理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划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可见,他的能量发挥到什么程度。

问题是,一个农场主如何能有这样的能量?

为了增加感性认识,我们提出要参观一下它的养猪场和农田。他先用车带我们在他的800英亩农田转了一下,我们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然后,带我们参观他的农业机械,他有三台拖拉机,有两台是非常大型的,还有一台康拜因,像黑龙江农场的那么大。另外还有各类农业机械,因此他的耕种全部是机械化的。康拜因每天能耕种80英亩,所以800英亩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他主要种玉米和大豆,收割回来后,由人工风干的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加上美国农场是大片平原,这是美国得天独厚的地方。大型机械开起来,无阻无拦。有了这个条件,机械化就易于实行。而中国浙江一带农村,沟河山丘太多,大型机械难以运用。

它的养猪场自动化程度也很高,配料都是现代化的,共有四个猪棚,存栏数密集。食料配方有固定的比例,以促进猪的快速生长,养六个月之后,便可以上市。他一个人提供的猪肉,大概可以供几百人消费。

当然,农场主也有种种困难,这对农业是个挑战。其一是经济问题,农场主的经济收入并不高,付出的劳动很多。这家农场每年的收入在二、三万美元,但用贷款买的康拜因就值十二万美元,不论其他设备。当然,有的农场较大,较好,收入也很可观。今年美国普遍干旱,农场主收入降低,收入大约只有一半,经济状况就很糟糕。我们在农田里看到,玉米长得只有标准的一半高,果实瘪小。

其二是劳动强度高。农场主的劳动强度很高,这是在城里坐办公室火灾工厂里的空调车间不能相比的。农田主要是野外作业。无论怎样,自然界的风云变幻没有法子避免。养猪可以说是又脏又臭。这家农场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但又脏又臭无法排除。猪不知讲究清洁,没有办法。我们去参观猪棚,臭气熏人,令人怯步。但农场主必须做。他说每天干完活,要洗好几遍澡,才能把气味洗掉。这在美国,恐怕能接收的人不多。

其三是年轻一代的厌倦,由于上述问题和大城市的吸引,年轻一代向往城市生活。城市生活有文化、娱乐设施,农村没有。这家农场主告诉我,它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告诉他暂时不想回来,他感到打击很大。但他相信他最终会回来。如果不回来,农场就成问题,因为他就一个儿子,后继无人。

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是有不少人被挤到农业生产领域。重要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的高产量保证了政治社会生活的稳定。试想有一天美国人没有足够的食物,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大多数发达国家,共同的现象是解决基本生活用品,使这些产品充分涌流。而大部分不发达国家,都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农业发展是社会的稳定器,是经济的启动器,苏联长期以来为农业问题所困惑:经济政治徘徊不前。其他社会的情况,也大致相似。 在人口日益剧增的世界上,农业是生命线。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