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彩的民族性格

1.国际人

美国人,可以称作国际人。虽然大部分人并无主动加入这个世界的意识,但他们的社会机制和经济机制把他们强行带往这个纷繁多样的世界。比起那些被美国人或西方人视为落后和愚昧的民族,美国人的世界意识,总体而论,要弱得多。近年美国学者已多次呼吁,青年一代的世界知识少得可怜,不符合泱泱大国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的人们,由于向往繁荣和发展,向往外部世界,反而对世界抱着强烈的情感,拥有更多的知识。

在美国,大众是被动地世界化的,社会、经济、世界性的交往,强迫美国人世界化。早先盛行的门罗主义已经难以再现,除非有特定的历史条件。西部影片中描绘的戴着草帽、骑着马、一脸黄土的美国人,如今已经变成乘着波音747,或乘着航空母舰与核潜艇,周游列国的形象了。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均十分注重当今世界的发展,注重人的国际化。在教育和研究领域中下大力气,促进美国人的国际化。美国人可以说是养尊处优,一般民众对外部世界没有太大的兴趣,死守在自己的家门口。相当多的美国人,认识到这个问题,大力展开国际研究和国际教育,培养人才。

国际化的推动,主要有赖于两种机抅:一是教育机构,二是科研机构。美国社会研究国际问题的机构之多,可能是名列世界各国前茅的。在大学中,都有分国或分地区的研究机构或研究计划,另外还有许多独立的科研机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国际化教育,促使学生增强国际意识。

归纳一下,可以发现,这类机构有这样一些特点:

  • 区域性界线清楚。在大学中,有关国际的教育有专门的分类,而非笼而统之。大学政治学系一般有笼而统之的国际关系、比较政治研究课程,伹同时有非常细的分工。如爱荷华州立大学就有中国研究计划、日本研究计划;密歇根大学的中国研究计划是闻名的;锡拉求斯大学的印度研究极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中国研究计划也专列一门。大学中的研究所,也有专门的分类,如密歇根的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所,专门研究中国问题。这些专门的机构或计划有力地集中了这个领域中的专家,强化了这个领域的发展。

  • 教育性目标明确。人的国际化,重要的是一代一代的人如何获得国际意识。这个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推行国际化教育计划。大学一般均十分注重这个目标的达成。我在中部几所大学访问时,那里的教授告诉我,中部人的观念较为保守、落后,不那么开放,不易于接受外来新知识、新观念,对世界更是觉得渺茫。要促进中部的发展,就要让这里的人更多地了解世界,所以重视国际化教育。在东部几所大学访问时,东部教授认为国际化教育是东部文化的传统,开放,了解世界,尤其是欧洲。东部的国际研究,实力很强。而在西部几所大学访问时,这里的教授强调二十一世纪将是亚太世纪,西海岸又遥对亚太地区,故应注重亚太研究,所以西部的亚太研究和教育特别发达。

  • 政府注重推动。人的国际化,牵涉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一个社会的发展,最终要看人的素质如何,一个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在国际社会中进行竞争的能力,最终也要取決于人的素质。决策者深谙此道。这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政府对州立大学有决策权。各州政府均要求属下的大学大力发展国际化教育。举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为例。那里过去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学校,这两年迅速崛起,校园里到处大兴土木,他们建立了一个国际关系与太平洋研究研究生院,专门为加州向亚太地区发展培养人才,这个研究生院要雇佣35名教师,这在美国是个很大的数目。学校正用高薪在各大学挖名教授。伯克莱的一位著名日本专家已被挖去,据说给了很高的工资,大概年薪15万美元。这所学院正在太平洋海滨上建1座办公搂,面对太平洋的万顷波涛,坐在里面真可激发世界之幽情。这所学院是1986年由州政府建立的,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九个分校)中唯一的以太平洋地区为中心的国际问题教育中心。学院的介绍上写得很明白:学院的主要目标是培训对太平洋地区国家有兴趣的学生,使他们为承担企业、外交、公共机构和其他领域的领导职务做好准备,并使学院成为这个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技术和安全问题的研究中心。这只是美国许多大学中的一个例子。政府的意图自然不仅仅在训练学生,而在于图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前面这一步,后面这一步是难以实现的。

  • 重视国际交流。涉及国际问题的教育或研究机构,不仅注重推动本国教授研究外国问题,而且十分注意扩大与所研究国家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美国人大概最倾向于利用外国专家,在这方面这个民族最讲实用主义。只要有用,用谁都可以。在不少国际问题研究和教育机构中,可以看到不少国家来的访问学者,有时甚至成群结队。同时美国人也倾向于正式聘用来自某个国家的人做教授,如果他符合条件的话。因此,大学中的华裔、朝鲜裔、日本裔、印度裔、加拿大裔、法国裔、匈牙利裔的教援时常可见,这种现象在世界上恐怕都不多见。美国人的观念是实用的,因为你来自这个国家或这个地区,通晓当地的语言,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在研究那个地区的问题时具有更为优越的条件。举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东亚研究所为例。这个所的研究人员没有几个,只有行政人员,但所里却有几十位来自中国、南朝鲜、日本、尼泊尔等地的访问学者。所长罗伯特·斯卡拉皮诺(Robert A·Scalapino)的观点是: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亚太地区,世界上主要政治和战略大国也在这个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这个地区具有世界性意义。研究所致力促进美国学者与亚洲学者间的交流。吸引外国学者来美国,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吸引,而且也是一种辐射。访问学者结束访问之后,返回各自的国家。他们成为美国学者可以继续沟通的同行,整个的学术交往将继续下去。至于这种交流中的非学术的作用,自然不在话下。

美国人的国际化,从大众层面来说,不少是被动的,他们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卷入世界,欧洲、日本、亚洲的经济挑战,使他们不能不卷入国际经济生活。另一方面,政府政策的政策导向,也促使他们卷入国际生活,如中东问题、中美洲问题等。不过,从政府和有识之士的角度讲,他们在推行国际化方面是有的放矢的、有战略意图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也有长远目标。这些都是有意识、有组织、有规划的过程。美国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发展,不能与这个过程区分开来。使政治家和有识之士感到忧虑的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那么国际化了。他们担心的实质是,美国这个世界大国的地位还能维持多久?他们是否真正了解这个世界?有没有能力在强手如林的国际舞台上进行竞争?

对任何社会、民族和国家都一样,在当今这个人类共同体休戚与共的世界上,要获得本民族、本社会或本国的发展,前提是熟知和了解其他民族和其他社会的实力和战略。当今世界是一个合作加竞争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一个竞争的世界。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方式等方面展开全面竞争。在这场竞争中先败或落伍,就将意味着落后和贫困。近代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的变化只是,这场竞争更加激烈,更加不平等。要在这场竞争中取胜,关键的因素是人。推动人的国际化,将是提高和强化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试想赶着牛车,过着悠闲的乡居生活的人,和乘着喷气客机、过着紧张的城市生活的人,共同来到送个世界舞台上,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各种体制,谁将更有竞争力?

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地理界限,而在于心灵界限。生活于现代都市中的人,依然可能具有乡居的意识,居住与乡间的人,也可能具备浓烈的国际意识。教育是打破心灵界限的强大力量。只有真正和全面突破了这道界限,一个民族和社会才能真正加入国际社会,真正有效地开展国际竞争。

这道界限的打破,就是人的国际化。

2.标新立异

可以说,美国人在价值观念上仍是一个相当保守的民族,像性解放、摇滚乐、嬉皮士、同性恋、颓废、种族平等的观念,至今仍没有被全部美国人所接受。不少人仍持着老式的价值观。在政治方面尤其如此,传统的价值观依然占主导地位。共和党连续在总统选举中取胜,也可以说是这种倾向的一种表现。老百姓在评价政治领袖时,依然持着非常传统的标准,民主党骨干哈特因有桃色事件而不得不退出总统竞选,奎尔虽然当选为副总统,是沾了布什的光。不少人谈起奎尔就摇头,说他在学校中成绩不好,服兵役只去国民警卫队,没有经验,是靠了其有钱的爸爸走红的。不少东方人想当然地认为,在美国这样一个性解放的国度中,男女关系不会构成什么问题,但在政治领域中往往构成重大问题。在西方世界均一样。美国人在政治上遵循建国之父的观念,大体不变。整个体制也在维持这套观念,排斥其他观念,从这点来说,美国人趋向保守。

矛盾的是,美国人又是世界上最善于标新立异的民族。这个民族存在一种奇特的现象:大众既接受最古老,最悠久的东西,又乐于接受最新颖、最奇特的东西。这个社会有着比其他社会更多的发明创造,有着比其他社会更大胆、更勇敢的设想。最近几年,美国人发射了航天飞机,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1988年底展出了样式别出心裁的B2轰炸机。在小发明上,美国人也相当出色。走进大的百货商店,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商品,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

一方面是具有保守性,另一方面具有创新性。这里面似乎有些矛盾。

这个矛盾表现在不同的领域中。美国人在价值领域中往往是保守的。但在技术领域中,却追求标新立异。技术领域中再大胆的设想都会得到赞同。有一些美国人在一块偏僻的地方建造了一个模拟的太空城,准备招募志愿者在里面封闭地生活两年,竟然很快完工了。如果明天有人提出在大西洋上造一条高速公路从美洲通往欧洲,或者在太平洋上造一条高速公路,从美洲通往亚洲,不会被认为是疯狂,而会被认为是一个了不起的想法。

运用人的能力去征服自然是美国传统的价值之一,于是在这里创新与传统并不矛盾。创新的过程就最遵循传统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异想天开的特性往往仅限于物质和技术领域。在物质和技术领域中,美国人准备接受一切。美国的历史发展和科技进步造就了这种心理状态。

我在圣路易市参观拱门(Gateway Arch)时,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想从中找出美国人标新立异的原因和作用。

圣路易市的拱门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约有时630英尺高,将近两百米,全部由不锈钢制成。高高矗立,在阳光和蓝天下银光闪闪,十分雄伟。拱门的跨度也在两百多米开外,整个拱门就像一个特大的银色彩虹出现在密西西比河畔。拱门下面是杰佛逊国土扩展纪念馆,纪念美国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托马斯•杰弗逊总统推进开发西部运动。拱门内有电梯,游客可以从下面一直来到拱门顶,拱门顶处有十米长的通道,有些窗口,可以鸟瞰圣路易市的全景。电梯从拱门的两个条腿里上升或者下降。这真是一个奇特的设想。设计者是芬兰籍的美国建筑师Fero Saarinneanm,他的设计于1947年在全国性征稿中取胜。后由技术和工程人员于1963年开始建造,1965年完工。

建造工艺也别具一格。这么髙的建筑物,也没有搭什么脚手架。从两条腿造起,吊车就架在两条腿上。造高一点,向上爬一点。两条腿按事先的计算凌空造起,在顶部逐渐靠拢,最后合拢。整个过程,从设计到建造都是标新立异的。但人们接受了,并造了出来。我也怀疑:会不会有人问造此物有何用?能否创收?为什么不造一个传统的纪念碑式样的?谁敢保证能成功呢?

密苏里州另一个体现美国人标新立异精神的建筑是Fulton学院的教堂,Fulton是一个举世闻名曲但不起眼的小地方。其闻名是1946年二次大战硝烟消散不久,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曰“铁幕”已经降下,将东西方割裂开来。东西方之间的冷战从此开始。“铁幕”成为西方描绘苏联东欧国家的常用词。这个地方有一所教堂:从外表上着,教堂很不起眼,与美国数不清的教堂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是一个别有风味的教堂。主要原因在于建筑这所教堂的石头均从英国运来。这原是英国的一所教堂,建于十二世纪,1677年全部改建。二次大战期间被炮火严重摧毁,剩下的只有残垣断壁、石头和十二根石柱。二战之后,教堂一直是废墟,这时威斯敏斯特学院纪念委员会提出将这些石头搬至密苏里来,建为学院的教堂和温斯顿·丘吉尔纪念馆。1965年开始动手,七百吨的石头跨越大西洋,共花去300万美元。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为教堂奠基。1969年完工。这的确是美国人标新立异精神的一种典型体现。会不会有人问:为什么不就地取材?这要增加多少开支?哪里没有石头,要跨越大西洋去运这些破石头?

此仅为美国人标新立异的两个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其他很多例子:爱荷华市的篮球场可容纳上万人,但在地面看只有一层楼那么高,体育馆整个地陷在底层下面。爱荷华大学法学院的建筑,赤膊的钢骨水泥,大圆顶,只有一些小窗,活像一个军事工事,如果作战,我看不那么容易攻破。美国人可以想出在一座大山上雕,刻五位总统巨大无比的头像。华盛顿的无名英雄纪念碑,高耸入云,光秃秃的,类似埃及式的柱子。越战纪念碑,为一堵黑色的墙,上面刻有每位阵亡者的名字。家具店出售流行的水床,床垫子是差不多一尺髙的水垫子,躺上去柔软无比,水还能加温和减温。电影中有最奇特的想象,《E.T》、《星球大战》、《超人》、《第三类接触》等。最近推出的B2轰炸机,没有尾翼,整个就像一对翅膀,与传統的飞机式样迥然不同。服饰更是千奇百怪,新衣服,十分昂贵,买来时就被加工得破破烂烂,据说工艺十分复杂。在科技领域,美国人的标新立异精神更是硕果累累,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当然,有时标新立异到到了极端,上面说的新破烂服装便是一例。另外,如有人造些超豪华的轿车,奇大无比,内有厨房、游泳池、高尔夫球场、电话、电视等各类设施。恐怕只有极少数入能享受了,有时候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一些人的头发完全竖起采,爆炸式,或剃个阴阳头。有的公共场所挂着几块破铁皮,谓之现代雕塑。对于一些现代艺术,不少人不敢享用。

不论怎样,在技术上和物质领域中追求标新立异的精神,是这个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动力。科技进歩和经济发展都是由这种精神推动出来的。既然说美国人在价值上有较大的保守性,为什么他们又成功地保护并推进了这种创新精神呢?

其一,对价值和技术、物质有明确的区分界限,价值涉及道德领域或公共领域,应当考虑到大部分人的倾向。后一领域属私人领域,标新立异是私人在这个社会上的砝码。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要与众不同。政治历史没有提供其他社会具备的先决条件,如贵族、血统,人人均要依靠成功和创造。实际上,价值领域中的保守倾向保证了技术和物质领域的创新,使社会在一个有序的范围内创新。

其二,价值取向上的保守没有形成对技术和物质创新的特别束缚(不能说一点没有)。美国人从欧洲来到新大陆本来就是在赤贫之地与自然的斗争中、在战胜自然中成长起来的,这成为美国传统中的一个固定价值。承认这类创新和接受这类创新,本身就是维护传统。一方面,美国人的观念似乎将技术和物质部分排除在价值范围之外,认为技术就是技术,物质就是物质。技术和物质创新是价值创新以外的东西,它们会充实传统价值。有些社会的文化没有这样明确的区分,社会一统,各类东西均与价值有关,这往往容易掣肘技术和物质进步。另一方面,传统价值的核心均很抽象,如自由、平等,追求幸福。于是,技术和物质创新可以被认为是自由的一种体现,接受创新可以被认为是平等的一种表现。

其三,社会的机制逼人创新。之所以说是逼,是因为如要取胜不能不创新。有两个机制逼人创新。一是金钱至上,任何人、任何团体要取得金钱,或得到更多的金钱,都必须与众不同,必须不断推出更新的东西来吸引人们和社会。二是充分富裕和发达。社会的充分富裕和发达,使人们在较高的层次上趋于平均化,没有特别的创造便不能出人头地。水涨船高,人人都在追求创新,创新以获得金钱,创新以获得自我,创新以获得社会承认。要取胜,就得更上一层楼。

其四,“大国虚荣心”促使美国人标新立异。“大国虚荣心”不一定是好东西,但在促进创新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美国人自小就在“美国世界第一"的氛围下成长起来,大部分人均相信"美国世界第一”的说法。越是走向高科技,人们越要追求世界第一的倾向。这一心理的确促使美国人做出许多举世公认的创造。同时,也往往造成错觉,美国人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已碰了不少壁。但其促进创新的功效是存在的。

其五,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个体论也间接作用于创新。标新立异往往意味着某种形式的个体论。任何标新立异,首先是一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设计。这种设计要求个人较少考虑他人意见和他人的要求。标新立异表示某种个性。有的大型创造不是一个人的创造,但最后可以分解为诸多个人的创造,是他们个性的总和。个体论使人们具有较强的个性,容易追求标新立异。在与之相反的文化氛围中,标新立异在个人的心理上和社会的接受上都要难一些。个体论对社会和谐有消极作用,但它也以某种方式作用于人和社会。

其六,传统价值中的民主成分,促成人们选择创新,接受创新。美国人乐于接受创新,说得俗一点,往往善于起哄一个新东西出来后,如不说好,就有可能被认为最不民主或没有文化修养。好像有的人看抽象派的画,不敢说不好,生怕人家笑话。不过,许多人真心赞同标新立异。他们接受成功者,接受有不同想法的人。标新立异者往往享有特殊的名誉和尊敬。

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发扬,需要社会鼓励和接收标新立异。同时,对任何社会来说,价值的延续也都必不可少,否则社会稳定无以为继。问题是如何把价值延续与技术和物质创新划分开来,使价值延续保证后者的发展,又使后者的发展加强价值延续和传递。从这点看,标新立异的氛围能否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技术和物质问题,而是价值本身的属性问题。

3.非神秘化

美国社会是最少神秘感的社会。人们在这个社会中长大,对任何事务均无什么神秘感。这是美国文化中的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不少民族有浓郁的神秘感,如非洲一些民族,拉丁美洲的一些民族,包括西欧文化的某些成分。神秘感在一个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值得探讨,至少它会成为很多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的围墙。对于自然界也一样,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于不断征服自然界、战胜自然界,如果对自然界或对自然界的某些方面充满神秘感,便不能大踏步地踏入自然界的殿堂看个究竟,而会在外面徘徊不前,祈祷神灵保佑。美国人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禁忌,或者说禁忌并不成为禁忌,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如果对人本身充满神秘感,人类社会的文化及社会制度就难以发展。

我们可以来看看如何非神秘化。

不少民族对上苍怀有神秘的感觉,深深信奉。美国人有强烈的宗教情感,但这种情感并未使大多数人把天神秘化。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是走出神秘感的努力。包括星球大战计划在内,把上苍视为人们能操纵并加以利用的一部分。天在美国人心目中是上帝居住的地方,但这块地方从来没有被神秘化。《星球大战》、《E.T》、《第三类接触》与其说是神秘感的产物,不如说是非神秘感的产物。但在美国,宗教传道士们的力量极大,却又证明了宗教和上帝的神秘所在。

  • 自然界在不少民族中往往带有神秘气质,美国人对自然界较少怀有神秘感,他们不断地认识自然界,不断地使自然界非神秘化。这种文化因素恐怕是推动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观念力量。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应当相信没有任何事物在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之外。

  • 对人自身,美国人也最少神秘感。信教的人知道《圣经》上说上帝造人。但社会依然在不断破除围绕着人的神秘感。医生打开胸腔和头颅,在心脏和大脑上动手动脚是常事,难度是纯技术性的,没有观念因素。美国人最想移植人造心脏。美国人的试管婴儿之多,在世界上也数一数二。非神秘化,推使美国人走向人造人。少年期的性教育,也是非神秘化的产物。性的问题在很多社会中都被蒙上神秘的色彩。在美国社会,性成为油盐酱醋一样人人皆知的常识。赤身裸体的杂志虽有人反对,但大部分人并无特别的兴趣去看它,已经习以为常。对人自身的这种态度,不仅影响自然科学,也会影响社会科学。如果真正懂得人是什么,便不会有任何方面的神秘感。

  • 政治在不少社会充满神秘感,美国人对政治最少神秘感。有时令人觉得美国人太实际、太实用,把政治当经济活动一样经营,缺少文化因子。文化中的非神秘感对维护政治制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政治漫画充分表明了这一点。政治明星往往是政治漫画的主角。就1988年总统竞选而言,政治漫画家Joe Sharpnack就画过一幅画:一个小孩在床上打滚,又哭又闹,口中说:“我要做副总统!我要!我要!”另外一人酷似布什,拿着一面国旗,说:“好,好看,爸爸给你做了一件新大衣。”这是讽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奎尔的。政治的非神秘化还表观在新闻界的报道上,新闻界在政治报道方面十分活跃,如水门事件就是由新闻界搞出来的,伊朗门事件、国防部查贿案,都与记者有关,政治像其他各种活动一样,有兴趣的人不多。一个国会议员候选人,得自己开着车到处拉选票。

  • 对杜会也没有什么神秘感,社会是人的创造,而非相反。只要有必要,就可以再创造。最近有位学计算机的大学生编了一个程序,输入五角大楼的网络,结果破坏了五角大楼的数据库。他编的程序成“电脑细菌”,不断生长。对于人们自己设立和创造的东西,美国人尤其没有神秘感。能创造第一次,就能创造第二次。

  • 在儿童教育中,少有神秘化的现象,这是非神秘化的社会化机制。美国人几乎没有鬼的观念。美国人发明和构想出很多鬼,可能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但不信鬼。小孩子就没有鬼的观念,Halloween节,小孩子都裝扮成各式各样的鬼在邻里之间活动。美国人从小培养的心理是,鬼不可怕,人才是真正可怕的。有些社会则完全相反,人不可怕,鬼才可怕。这两种不同的信条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讨论起来定然有趣。

非神秘化对社会发展有利有弊。任何事物都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无论是好事物还是坏事物。这种状况往往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非神秘化无疑推进了美国人对自然界、对自身和对杜会的认知,从而推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非神秘化构成美国社会管理障碍的主要部件,非神秘化使人们缺乏权威、中庸、自持、自信,或者说易于使人们缺乏这些要素。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怀着一切都不可最后相信的念头,就可能成为最大的推动力量,也可能成为最大的破坏力量。这就是我说的人类社会的难题:我们不能有神秘化,又不能没有神秘感。

问题是如何形成了这种非神秘化的文化。这是一个太复杂的难题,恐怕一下子讨论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可能有些价值。美国社会是在一个没有悠久文化的土地上发展来的。自然资源的丰富和地理条件的优越,使早期美国人发现,任何人的实际努力都会得到优厚的回报,早期主要是土地的回报。文化上没有神秘的东西可以神秘化,日常生活告诫人们认识简单而普遍的道理才会有回报。长期以来讲究实用主义和侧重经济发展也推进了非神秘化。甚至可以说,金钱造就了非神秘化。在金钱的驱使下,人们开始是不断突破自然界的神秘领域,后来扩展到人自身和由人组成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非神秘化,非神秘化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有两点,首先,美国人喜欢标新立异,独出心裁,其次,美国人习惯了挑战和征服。美国文化是攻击性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防卫性的文化。

什么叫神秘化?神秘化就是认为有些事物是普通人的能力无法认识和改变的,或者说不属示普通人的事务。自然,这里说的不是神化,神化讲的是人与超自然力量之间的关系,神秘化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神圣化

美国人倾向于非神秘化,但他们也最倾向于神圣化。神圣化依然不是神化,因为它牵涉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美国人很少把什么东西神化。在有些社会中,一种事物达到了超出普通人能力时,往往会神化。如《众神之车》的作者所描绘的种种现象。太平洋岛屿上的一些人把二次大战时美军飞机的偶然降落神化,用木头做了一个逼真的飞机加以崇拜。在不少社会中,巫医具有神秘的感觉。美国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虽然有人民圣殿教这样几百人集体自杀的案例,但这是罕见的。美国民族不倾向于神秘化和神化,但这个民族有一种特殊的天性,我称之为“神圣化”。

何为“神圣化”?神圣化首先是一个世俗领域。它带有某种崇拜的性质,但不是宗教崇拜。神圣化的过程,是将某一人间现象推到极高的地位。这个过程并非哪一个人或者哪一个组织发动的,而是社会化的过程。我们先来看我所谓的神圣化的具体分析,在来分析这种现象的社会功能。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很容易感情冲动的种族,也是一个很容易接受外部事物的民族。神圣化可以在政治领域中看到。两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便是这种神圣化的典型表现。会场上的人们如痴如狂,那种热烈,那种激动,那种真情,都是一种少有的精神上的共鸣。两党各自的候选人,都会在这个会场上受到热烈的欢迎。他们出场时,人们可以欢呼十分钟之久。他们的讲话,不断的被鼓掌声和欢呼声打断。整个竞选过程中,两党候选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这样的欢迎。照理这样一个个人主义和平均主义的文化中,一个个人很难受到这样的崇拜。其中的原因就是他们被神圣化了,他们只是一个象征,一种文化或大家追求的目标的象征。人们更多地是在追求一种神圣化了的精神。

美国人对个人也极容易走到这一步。不论是什么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取得了成就,往往容易成为神圣化的对象。上至总统,可以说华盛顿和建国之父、林肯、罗斯福、肯尼迪等是被神圣化了。美国人在赞美他们的同时,也在赞美一种精神。个人的神圣化并不仅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中,在体育界,很多著名的球星或其他运动员都被纳入神圣化的过程,如田径运动员刘易斯、跳水运动员洛加尼斯等。在经济界,被神圣化御可能性更大,艾柯卡一度是这种神圣化的热点,艾柯卡在福特汽车公司取得了光辉的业绩,被赶出福特公司后,加盟克莱斯勒饩车公司,又引人注目,他的书成为畅销书。电影明星自然在神圣化之列,著名导演、艺术家也不例外。尤伯罗斯 因组织第23届奥运会而名声大震,也被神圣化。最近在伊朗门事件中受牵连的诺思中校,居然也成为神圣化的对象,因为许多人觉得他忠于职守,是美国精神。不过,好像很少有哪位教授成为神圣化的对象。歌星自然非君莫属,玛多纳红极一时,杰克逊更是红得发紫,连里根总统都授予他一个什么奖章。他的演出达到的效果,令人惊奇,听众们的崇拜劲头,恨不得死了去。科技界的人士,也极容易成为神圣化的对象,如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始人、王安电脑公司的王安等。这个神圣化的过程,充分开放,不是由一个中心决定谁可以成为神圣化的对象,而是由社会大众加以选择的。

这种神圣化,自然也表现在其他方面。如橄榄球比赛,实际上也被神圣化了。人们不是在那里看球,而是看各自所信奉和拥戴的东西。比赛的整个进程,从奏国歌、仪仗、出场、比赛、球场休息时的演出,都超出了球赛本身的意义。如庆祝建国二百周年在自由女神像下搞的活动,热闹、场面大,其性质也非一般的庆祝,带有某种神圣化的味道。这是政府所为。政府常常成为神圣化的推动者,如军队,军队的神圣化很明显。尤其表现往美国人对军事胜利的态度和对在战场上阵亡的人身上。华盛顿有一座奇特的越南战争纪念碑,每一个阵亡的人都留下了名字。对于阵亡者,官方要举行隆重的葬礼。政府对航天飞机的恋度,也是一个极好的实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后,政府给予遇难的宇航员极高的评价和荣誉,把他们视为开拓美国精神的献身者。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政府视为美国精神的胜利,意义已在宇航技术突破之外了。

神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将各种人们信奉和选择的现象上升为美国精神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接受美国精神的过程。社会培养了这种机制,人们有牢固的英雄崇拜、成就崇拜的心理沉淀。西部片中描绘的基本精神,就是英雄崇拜和成就崇拜。《星球大战》在另一个角度体现这种精神。今天的英雄已非昔日的牛仔形象,今天的成就概念也在变化。然而,美国人内心中英雄崇拜和成就崇拜的性格依然存在美国民族缺乏鬼神崇拜,取而代之的是前两种崇拜。

这两种崇拜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在得到强而有力的呼唤时会显现出来,当代美国文化中平均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的生长,使这种性格受到很深的压抑。在一般条件下,很难想象美国人会有这样强烈的崇拜情感。神圣化过程,一方面是一个社会感应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自我释放的过程。看一下球扬、会场和演唱会上观众疯狂的情感,就会明白它们如何满足了人的上述两种基本需要:崇拜感和个人释放感。

这种世俗崇拜,不同于神化崇拜,神化崇拜是崇拜超人和超自然的力量,如神、仙、鬼、图腾等。对上帝的情感,在美国人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感、一种信念,而更多地不是ー种崇拜。美利坚民族非神秘化的倾向,使他们很难产生神化崇拜,人的崇拜需要便转向世俗。人们在自己的周围寻找崇拜的寄托。美国人是个实用主义的民族,他们难以崇拜抽象的、传说中的、看不见的对象,但对自己周围的成功、勇敢、冒险、智慧,他们可以崇拜。这种崇拜带着复杂的因素,理性的,非理性的,情感的,非情感的,有意识的,无意识的。神圣化过程,实际上不是神圣化个人,而是神圣化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已构成文化的传统,成为其中的基因。社会的神圣化过程又不断地巩固它。这是一种什么精神,难以名状。抽象地讲,存在。有关这点,可见康马杰所写的《美国精神》一书。

神圣化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社会功能,这就是维持和传播社会的核心价值。社会的神圣化过程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它一方面将其精神传播给社会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又吸引人们加入神圣化的过程。人们的情感、思想、信念、追求在这里达成某种一致,我想起卢梭说社会必须有公民宗教的论点,觉得社会神圣化的过程,十分像制造和传播公民宗教的过程。在这样一个个人主义的、自我中心的社会中,神圣化是最好的传播核心价值的机制

一个社会没有核心价值就不能均衡发展。问题是核心价值从哪里来,又怎么样来维持。如果是来自对人们周围亊物的提取,由人们自己来传播和维持,则可能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机制。

5.航天飞机的误导

“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飞黄腾达,直奔蓝天。各电视网都播发了现场镜头。这次发射成功,对美国人来说非同凡响。1986年1月以后的两年多时间,美国没有发射过航天飞机。那一年,“挑战者号”爆炸,宇航员不幸遇难,曾震动世界。两年半之后,“发现号”发射成功,不能不说实现了许多人的梦想。

航天飞机的计划最好地体现了美国人的一种精神,也就是康马杰所云:美国人的信念是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除非得到全胜就绝不罢休。对太空的探索恰恰体现了这种信念。航天飞机的制造、发射和控制过程异常复杂。只要看一下控制中心令人眼花缭乱的成百台电脑,就可以想象这里面需要的科技能力。自从“挑战者号”出事之后,美国航天部门,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来改进计划,共作了四百多项技术改进。美国人的信念是如上所说,所以他们坚信能找到办法,坚持不懈。这种精神促使他们进行许多极为大胆的想象,如星球大战计划、航天飞机等,也促使他们接受许多不起眼的小发明,如开信封的机器,开罐头的机器,电动削笔刀等。应当说,这种信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

不过,这种信念也会异化。这种信念促使美国人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面临的问题,结果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但科学技术高度达之后,人们又往往产生错觉,似乎最终解决难题的不是人,而是科学技术成为最终的力量,人成了它的奴仆。

一位教授和我讨论这个问题,也有同感。这种错觉主导着很大一部分社会。在一些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面前,美国人往往会认为是科学技术问题,或者是钱的问题(这是商业主义精神的结果),而不是人的何题,主观性的问题。在政治领域也是如此。对待苏联实力增长的态度是拼命发展优于苏联武器系统的装备,包括最终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对待恐怖主义的方法,就是用先进的攻击力量打击对方。对待国际海域的威胁,就是强大的设备精良的舰队。对待不喜欢的政权,就是向反对派提供大量先进的武器。最典型的说明就是残疾人得到的装备,自动导向的轮椅,可以听从命今的床边服务设备,可以导向的眼镜。残疾人可以自由行动。但作为人,他们的问题没有解決。在政治和国际关系领域中,也如此。

一方面人们充分信仰技术,另一方面技术也成为政治。“发现号”发射成功后,肯尼迪航天中心主任佛莱斯特·麦克卡尼(Forrest McCartney)说:“今天每个美国人都肯定扬眉吐气。”总统里根在华盛顿看了电视,并发表演说:“美国重新回到了空间。” 其实,航天计划从一开始就是政治砝码。六十年代,苏联登月成功,美国人大为恼怒,肯尼通总统下令全力发展航天计划,后阿波罗登月,压倒苏联一筹。技术竞争背后存在着政治竞争,政治竞争需要技术竞争、技术竞争支持政治竞争。

二十世纪人类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政治与技术的高度一体化,没有技术的政治无法成为强大的政治,当然,没有政治的技术也成不了强大的技术。

由于技术与政治的这种结合,技术本身异化了。这一现象在美国尤为鲜明。有时候,不是人掌握技术,而是技术掌握人。如果要压倒美国人,必须做一件事情:在科学技术上超越他们。对很多民族却不一样,有技术不行,还必须有文化的、心理的和社会学的条件

美国人长期处在优越的地位,差不多从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它的优越地位就形成了。七十年时间里,美国有过几代人,二次大战之后出生的人目前也已是四十多岁。这一代美国人更是处在“美国第一”的氛围之中,心理上形成一种定势。因而,美国也是输不起的民族。技术优越感已渐渐发展成民族优越感,他们不能想象有什么民族可以超越他们。日本在战后几十年中迅速崛起,在高科技领域中发展异常快速,在有些方面已超越美国,如电子产品、汽车等。日本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日本资金也大量涌入美国。有人说夏威夷的地产不少落入日本人手中,由于日本人纷纷来买房子,弄得地价飞涨。美国人对此是不服气的,对日本人往往不屑一顾,谈起来总带有轻蔑的神态。美国人在很长时间里不愿承认日本的成功。哈佛大学教授 傅高义为使美国人明白这一点,花了不少气力。他的《日本名列第一》令美国人如梦初醒。类似的状况,我想美国人还会遇到。

政治和技术的这种奇妙的交合,也涉及航天飞机。而且这种高科技更是这种关系的集中反映。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批评这种“异化”。有一位叫阿伦(Allen)的物理学教授就认为,在“挑战者号”发射失败之后,为了挽回面子和出于政治上的动机,宇航局把发射成功放在首位。我说航天飞机的误导,只是个比喻,实际上指科学技术的误导。美国人可能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才能认识到这种“误导”。

6.工作伦理

美国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自然不能说是清一色的,有很大差别。如果言整个社会的劳动力,那差别极大,很多人宁可领政府发的救济金,也不肯去找工作,有工作也不做。这构成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很多纳税人牢骚满腹:为什么政府要把我們口袋里的钱拿去给那些游手好闲的人?特别是中产阶级对此忿忿不平。

如果说在工作的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大多数工作的人,都工作得努力、勤奋、积极。对此,对此,可以作多种解释。工作态度是一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人们的工作态度认真、勤勉,社会就获得了这笔财富。反之,社会就会丧失这笔财富。日本、新加被、香港、南朝鲜的经济起飞,与人们的工作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自然,在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促进工作态度。如在日本、南朝鲜、新加坡、香港这样的东方文化中,严格的管理制度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发达资本主义周家,例如美国,个人主义占主导地位,什么东西促进着人们的工作态度,很值得分析。无论如何,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激发出来的良好的工作态度,均是一个杜会的第一财富

美国人的工作态度,可以说是认真的,勤勉的,而且有些人的工作态度使人觉得不易做到。

在所有的政府机关、公共场所、商店、机场、车站、饭店等地方,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工作态度。他们认真、热情、主动、熟习业务。我去过许多公共的或私人的部门,有的去做调查,有的是去办事,那儿大部分人都可以称得上工作称职。他们工作主动。我在国会议员内格尔(Negel)的联络处做调查时,那里的两个办事人员一件一件地认真解释,还翻箱倒柜地找参考资料。我在的政治学系的三位秘书,每天坐在那里,三个人很少讲话,自己忙自己的事情。大部分工作场合的人,部是忙忙碌碌的,闲着的人几乎没有。

如果到第三产业的部门去,服务态度均不错。饭店里的招待,热情主动;商店里的营业员,也一样,有问必答,常常主动问,要什么帮助。公共汽车的驾驶员,处处为乘客着想。我乘坐的一班车,由于时间长了。驾驶员知道我住在哪里,就在那个路口主动停车。乘坐飞机,如果有什么问题,航空公司会全程安排。我的一位朋友的父母来美国,老人不会讲英语,又遇上飞机误点。航空公司全部负责安排,包括误点安排旅馆、接送。如果坐在家里想吃pizza,打一个电话去,航空公司就会送货上门。整个服务业,十分方便,令人感到不陌生。

讲到工作态度,许多美国人也是极其勤奋的。我认识一的位年轻助教,几乎每个星期六、星期天都要来办公室工作。他正在完成他的博士论文。大部分教师每天都来系里办公,坐在计算机前著书立说。据说一些人达到正教授的位置后,就不那么勤勉。一位教授的夫人,是搞激光的,那个工作劲头令人吃惊。几乎每个晩上和星期天都在实验室工作。可能日本人的工作态度还要厉害。日本人每天工作到深夜是很正常的。日本人有过一句名言叫“工作到小便发红”。美国很多人也工作勤奋,但他们与日本人还是有区别。美国人有一个专门的字眼描绘这种人,叫 Workaholics,直译叫“酗工作者”,由“工作”和“酗酒”两个字眼组成。

问题是什么东西促使美国人这样工作?在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这样一个个人主义的社会中,有什么力量可以促使他们这样做?如果工作态度需要庞大的机构来促进的话,那这对社会的经济管理来说,将是不堪忍受的负担。

解释有多种。其一就是工作伦理(Work ethic)。工作态度受工作伦理的影响。工作伦理,也成为清教伦理,新教伦理。有的认为它们鼓动人们勤奋工作。这种精神由早期殖民者从欧洲带到美国,其基本精神是:物质上的成功是上帝恩赐的信号,实现了这些成功的将是上帝的选民,将会进入天堂。韦伯曾写过一本书来分析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关系,算是这派的著名理论家。如今,这种宗教色彩早已大大淡化,但这种精神在小范围内还存在。大部分人已不能说受这种宗教精神的影响。文化的发展,早就把这种宗教精神排挤到遥远的地方去了。如果说上了年纪的人还有这种观念,年轻一代就不知这种宗教信仰为何物了。所以,显然不能甩宗教的感情来解释。宗教情感,对新一代人来说,已是十分遥远的故事了。

另一种解释就是美国之梦(American Dream)驱使人们勤奋工作,看过电视连续剧《埃利斯岛》的人,不难明白什么是典型的美国之梦:这就是发财致富。勤奋工作可以得到报酬,可以拥有财富,提髙社会地位。移民到美国来,结果“发”了,成为巨富。这种解释,至今还能成立,大部分工作着的美国人出于几种交汇的动机,其中获得金钱是很基本的动机。但是否每个人都想腰缠万贯,难说。不少美国人已没有这样的兴致,只要能生活得舒适就行了。

还有一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的。这种解释相信工作可以使人产生满足感,如马斯洛就有系统的理论分析。事实上,的确有不少美国人在工作中追求心理上的满足。这种现象可以从大量的自愿工作者的现象中得到证明。自愿工作者没有报酬,完全是义务的,但他们由工作可以摆脱个人的孤独感,得到社会的承认,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从纯粹心理学考虑问题的人毕竟不多。

应该还存在别的什么机制,促使人们认真工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们追求生活的愿望只有在勤奋工作时才能得到满足。产生这种机制的主要原则有两个:一是生活水准的提高与否主要决定于收入的多少,金钱的多少,金钱成为维持和改善生活之必需;二是大部分工作职位由私营的部门提供,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都有充分的用人权,没有终身雇佣制。一方面是人们为了生存或生活得更好必须工作,另一方面如果要继续工作下去或得到更好的报酬,必须勤奋工作,不然就可能失去工作。这两种原则,是当令促使大部分美国人勤奋工作的主要动力。

当然,这两种原则要能发挥作用,还需要其他条件。从紧急上来说,商品的充分涌流是一大条件。商品充分涌流使每一个有钱的人可以购买任何出售的东西,地位、权势家族不再成为限制,这样大家就会去追求金钱,而非其他。从文化上来说,由于金钱在任何一件工作面前都是平等的,各行各业的髙低之分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拿这些钱一样可以达到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搞环境卫生的人挣的钱并没有臭味,在社会上一样流通。当人们的消费欲望被充分刺激出来后,只要有钱便可以,而工作性质的差别是第二层次的东西。

可以说,这套机制具有强制性,它们把所有的人都纳入资本主义的运营方式之中,并且强迫进入这个机制的每一个人服从它们的规则,也可以说这是私有制的强制。它们可以把任何不愿服从这个机制的人驱逐出去。人们在这里得到金钱,资本也在这里得到利润。这套机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运转的基本机制。同时,这套机制又在政治系统之外,人们的工作态度由这套机制来保证,而非由政治系统来保证。政治系统显得轻松多了。

以上只是概而论之的,社会存在反社会和反这套制度的力量。许多人宁愿游离于这套制度之外。

美国人工作勤勉,但也最善于放松。用美国人的话来说就是to work hard and play hard,玩命地工作,玩命的地玩。这一点和日本人不同,曰本人大概只有前一半,玩命地工作。日本人最近纷纷议论一种病,叫“过劳死”,即许多人在中年时就因长期过度劳累而死去了。美国人在周末或在假日里,具有最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大笔大笔的花钱。学生在周末也最疯狂。也许是在工作中受的强制和压抑太多,要发泄一下。

任何社会要使人们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都有一个先决条件,也很简单:就是想办法使每一个人部感到是在为自己工作,而非为别人工作。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重要的。怎样使人们产生这样的感觉,方法可以不同。这种感觉,仅在经济领域并不一定能产生,还需要政治、文化等其他条件。其实社会组织,无论何种方式,很少允许每个人都为自己工作,这样社会将不成其为社会,关键的是要使人们有这种感觉,这种信念。

7.性解放

西方人的性解放,在东方人眼中是一件既诱惑人又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对西方人的性自由、性随便、性泛滥,东方人大都早有耳闻。其实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刚刚踏入美国的人来说,并不那么容易探讨,因为无法深入美国人的生活。观光者可以看到街上有放X级电影的电影院,在纽约的大街上也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妓女。在电视节目中也有裸体和性生活的镜头。书店和杂货店陈列着《Play gril》、《Play boy》、《Penthouse》这类黄色刊物。但是这些都是商业化的性解放。真正普通美国人对性问题的看法,并不那么容易了解。我所分析的,理论多于实际,因为我的确没有深入到美国普通人的思想和生活中去。我记得《光荣与梦想》这本书中,对性解放有非常记实的描绘。

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今天西方人和美国人对性的看法已大大异于十八世界,甚至两次世界大战前。西方传统的观念和伦理也强调妇女的贞操和自重,强调女子应有整套严格的行为规范。旧式欧洲的文化更注重这一点。今天已经全然不同。经典的观念转变是:性不能被限定在一个肉体快乐的定义中,也不能仅仅理解为人与人之间深深结合的象征(Elizabeth Janeway)。因为如果作这样的理解,性活动就要受社会、宗教和道德价值的约束。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生活是压抑性欲的,主张人压抑自己奉献上帝。《十日谈》描绘的是这种压一下人们的内心追求。欧洲宗教精神基本认为性活动属于肉体范围,而不在灵魂升华之中。信奉上帝应追求灵魂升华,克制人的本能。西方社会传统上对人的欲望的制约来自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二次大战之后,这些观念迅速的发生变化,今非昔比。美国人把旧时的性观念称为“僵化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性标准”。这个标准的核心是:性应限制在结婚之中,妓女无疑是一种罪恶,色情(pornography)是道德堕落,同性恋是邪恶。今天这些观念已经转变。自然不能说荡然无存,因为尚有不少人还保持着传统的观念。

为证明观念的转变,我们可以来看一些数字。根据商业部的统计,没有结婚而生活往一起的男女占百分之十五(1980),未婚生育的子女1980年有66万。八十年代初大约有200万妓女,其中60万是18岁或更年轻的姑娘。色情业的收入八十年代初每年大约四十亿美元。同性恋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地位。在一些地方,同性恋是合法的,可以正式登记结婚,居住在一起。同性恋者经常举行游行,以争取“合法权利”。电视和电影最能给人这种转变的实例:动不动就“床上运动”。自然,一些优秀的电影的功力不在这里,如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种转变,来看一下莱奥尼(Bruno Leone)和奥内尔(M.Teresa O·Neill)写的一本书《性观念:对立的看法》,这本书介绍了对待性观念转变的不同看法:

  • 非婚性关系是否可以接受?有人认为,性生活首要功能是提供快乐,因此首要问题不是已婚未婚,而是有没有快乐。另一种观念认为性生活是要有爱,爱是有特定对象的,性没有特定对象,所以两者不能等同。另外一些人从纯科学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有的认为性生活是一种放松、自我推进、经历、推进结婚选择、減少嫉妒、节省时间、结束性歧视、限制妓女等。相反的意见认为,性生活需要相互适应,个人沟通是性生活的关键,有罪心理会成为障碍等。对于政府是否要加以管理的问题,观念也截然不同,一些人认为政府管理侵犯私域,另一部分人认为政府管理有利于促进家庭成长。

  • 美国普及在未成年的儿童中进行性教育,关于这个问题也引起争论。一些人认为性教育引出性活动,因为儿童原本不清楚这些问题,一说明白,大家都想试试,结果引起少女怀孕。另一种观念认为性教育促进了负责任的性行为,每年有百分之十的15-19岁的女青年怀孕,因此应当进行性教育。其实在这样性解放的社会环境中,少年从各个方面耳闻目睹,性教育也是“逼”出来的选择。由于观念不同,第三种意见是家长有权投票,以决定自己的子女受什么样的性教育,或不受什么样的性教育。

  • 同性恋是否可以接受?一种观念认为同性恋对社会有害,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同性恋导致男性原则的衰落。女性同性恋可能无害,但男同性恋十分有害,因为这样将会没有家庭。另一种观念针锋相对,认为同性恋对社会有贡献,同性恋不是病态,同性恋使人们结合在一起。有人提出同性恋应当“闭门造车”,不可公开。有人宣传同性恋有权公开生活,应当让他们到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人的权利。

  • 色情刊物有害吗?1968年,尼克松总统组织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调查这个问题。委员会的八名成员对色情刊物和电影进行了调查。他们的报告认为色情业无害。他们认为这些媒介可以增加成年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公众舆论认为为立法禁业色情刊物是不可接受的。这是多数成员的报告。委员会少数派的报告认为色情刊物有害,认为它们对社会、公众道德、人类价值、家庭态度、文化有极大的危害,色情业违背人性。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两派截然不同,赞成禁止的相信色情业导致性暴力、少年堕落、家庭崩溃等问题。反对的人认为色情可以安慰人的心理,符合自由社会的准则。关于色情业究竟有没有促进暴力行为,也是每执一端。

  • 妓女是犯罪吗?妓女,中国人一般理解力“卖淫”。美国人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也是泾渭分明。一部分人力主妓女是犯罪,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妓女不算犯罪,两派争执不下。

这些争论都与性解放有关。从前,这些问题都是不言自明的,今天反而不明白了。美国的文化如今已是一种容忍性的文化,五花八门都可以存在。这既是美国文化的长处,又是美国文化的短处。在美国,恐怕最优秀的东西可以存在,最恶劣的东西也可以存在。

“性解放”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性观念。现在成长起来的家长大多是六十年代“性解放”高潮中的一代。人们对性解放一般持较为开放的态度。高中生有女朋友或男朋友已是正常的事情。髙中生以上的就更是如此。年轻人从快感角度思考问题较多,似乎不把快感和成家立业联系在一起,这是两码事。家长们对这些事也是习以为常。常常指导自己的孩子如何正确过性生活,以免女孩子杯孕。有一位教授对我说,她的孩子不需要她指导,她一说话她的孩子就表示三年前早知道。大学生之间的性关系也较为平常,也很随便。对东方人来说,觉得有些观念还是难以接受。

何谓“性解放”?可以看一下1976年2月出现的《新性权利和责任的宪章宪章》。《宪章》说:“肉体快乐与道德价值具有同等价值。传统的宗教和社会观念常常指责肉体快乐是“罪孽”。这些观念是非人道的,它们摧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为科学的发现指出,剥夺肉体快乐,尤其是在人生成长期,往往导致家庭被裂、虐待儿童、犯罪、暴力、酗酒和其他非人道的行为。我们宣布人类关系范围内的肉体快乐是至关重要的。” 这实际上是性解放的酵母:从惧怕肉体快乐到追求肉体快乐。

美国人的“性解放”恐怕已达到高峰。没有任何东西剩下供后人发掘。色情杂志已将男男女女的一切暴露无遗。再发掘就成解剖学了。色情杂志往往用大幅彩照来渲染人的躯体,包括生殖器的细部。在许多州,这些杂志均可以公开出售。色情电影充斥着性行为。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各种争论自然会很激烈。

最大的问题,就是年轻一代。为了应付这样一个个追求肉欲的时代,学校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其他少年手册、家长手册更是数不胜数。各类图书馆都备有这类手册。少年学生都上这门课。这类书一般清清楚楚地告诉青少年男女的生理构造,青春期的变化,如何避孕等。这类教育十分普及。

虽然说“性解放”,但不少人对性的问题还是有自己的看法。一位朋友告诉我。美国入并不像电影里描绘的那样随便,至少他对这个何题很严肃。在政治生活中,有婚外性关系是丑闻。1988年大选,原本想竞选总统的哈特由于这类故事,不得不退出竞选。在学校等领域,有时候这会成为一个问题。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奎尔曾经也被卷入选种风波,幸好没有其事。所以,维持一个社会基本的秩序的道德规范并没有被完全冲破,它们仍然在起作用。

问题是为什么发展到六十年代之后会有“性解放”,以前没有?这与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有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应该是有的。弗洛伊德说,文明生活的发展必然要压抑人的本能。马尔库塞称之为“必要的压抑”。但在物质生活充分发展之后,人们毋需用全部精力去应付自然界和维持肉体生存时,人的本能就会奔放。社会物质水平的发展,导致了道德观念的革命。这个过程,更重要的问题是提出了社会管理的新课题:从物质生产管理转向人类行为管理。这恐怕是任何杜会在物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均会遇到的问题。

马尔库塞把“性解放”视为现代人从资本主义大型机器的压抑下解放出来的手段,赋予它政治的含义。不过迄今为止,这种政治含义不那么明显。有一条可以确认,就是性解放的社会意义不在于个人得更多的肉体快乐,而在于人们观念的变革,观念变革对于社会管理来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性解放”产生了新的问题。在性活动受到严格的约束时,由性压抑引出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成为家庭和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性解放消除了这些矛盾存在的基础,家庭管理和社会管理放下了不小的包袱。尽管社会背上新的包袱,毕竟换了一个。对社会管理来说,维持旧秩序和旧观念是一项棘手的工作。时间越越长,难度越大。自然,维持新秩序和新观念也是一项棘手的工作,时间越短,难度越大。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矛盾,是个两难困境,令人难以选择。美国社会的问题也在这里。“性解放”是最典型的样本,它所提出的新问题,现在已出现了,未来还会更明显。

8.孤独的心灵 xxx

最近有一位作家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孤独的美国人》,颇引起轰动。书中主要思路是:在今天的美国社会,各式各样的人已经变得十分孤独,单身汉也好,结过婚的也好,少年也好,老年也好。孤独,或者说人们内心中深深的孤独感,给社会带来了重重困难和种种问题。尤其是作为有情感需要和交往需要的人,更容易在这种环境中产生苦闷、失落、凄凉、彷徨、惆怅、焦虑、忧愁……。这些内在的变异,以及精神上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因而也构成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股压力。人的孤独,正在向社会提出越来越严重的挑战,构成社会管理和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国人如何是孤独的?有些人也不以为然,认为美国人并不孤独,至少他们自己也许不都这样认为。也许不能说每一个美国人都是孤独的,但有孤独感的大有人在。

  • 儿童在家里完全有可能是孤独的。儿童产生孤独感的原因很多。有不少儿童只有“单身家长”,也就是只有父亲,或只有母亲。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离异,也可能是由于母亲未婚生育。在这样的家庭中,儿童缺少必要的家庭温暖,久而久之,孤独感便会产生。“单身家庭“的现象极为普遍,少年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即便是在一个完整的家庭申,这种状况也容易产生。如果父母忙于工作,那么便会无暇顾及子女。不少家庭采用美国式的抚养子女的方法,就是鼓励子女独立。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让他们自己生活。在一定意义上,这有利于儿童成长。但在某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这也会导致儿童的孤独感。我不敢说这种哺育方式必然导致人们心灵中的孤独感,但它往儿童心灵中打下的烙印很难是反孤独感的。心理学家的发现表明,少年时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将对这个人的一生发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 我们可以说少年不知孤独,生在孤独中,不知孤独。但老年人对此就深有感触。老年人的孤独感是美国社会一大令人头痛的向题。大多数老年人,都处在孤独状态之中。子女一般不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各自有自己的事情。老年人没有什么心理上的慰藉。子女逢节假日回来看看,也是旋风式的。日常生活,子女很少干涉,认为这是每个人的私域,其实也不想插手。不少老年人生活在养老院里,到了年纪就搬到养老院中。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由亨利·方达主演的电影《金色池塘》,深深刻画了一对老年夫妇的内心孤独,以及他们对待这个问题的诙谐的态度,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老年人有自己的许多组织,都是为了消除孤独。如墓葬委员会,多由老年人组成,负责安排老人死后的殡葬事务,这个组织的存在,大概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 处在儿童和老年中间的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也感觉到各种各样的孤独。工作着的人们,似乎也难以发现某种消除孤独的机制。工作是一种纯粹的技术的或物质的活动,也就是说这里缺乏情感的和精神的交流。当然不是说任何工作场所均缺少这样的机制,但要形成这样的机制不容易。美国人的自我主义,往往体现在工作中,这就将工作发展成情感和精神交流的最大障碍。社会工作的流动性大,也构成超技术关系发展的障碍。不少打工的人,往往是干三、五天就走,何谈人际沟通?结婚的男女,一般来说较少孤感,但也不尽然。不少伴侣之间仍有心灵沟通的困难。离婚的男女,有孤独感无须多言,而且这个问题成为美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美国的离婚率之离,恐怕为世界之最。离婚之后的男男女女,十分容易产生孤独感,也往往生活在孤独的境况之中。

美国人的孤独感,有的是浅层的,有的是深层的,表现形态不一。这也是所有发达社会衍生的病痛。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个故事,栩栩如生地反映了一个美国人的孤独。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近五十岁的妇女。她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与一个教授结婚,后离婚。子女已长大成人,在外面独立生活。她现在一个人住一所房子。没有工作,靠打短工挣些钱。由于精神上忧郁,常常酗酒。酗了酒就神志不清,又哭又闹,这自然是由于精神上感到孤独而产生的。但使人感到她孤独的不在于她的境遇,而在于人们对她的态度。这位朋友借她家的房子住,他常常为这位妇人的状况担忧。他打电话给她的子女。她的子女说,这是她的事情,做子女的不能干涉,如果她觉得需要上医院或报警,应由她自己决定,作子女的无法决定。实际上是说不能管,只能任其发展。他打电话给她最好的朋友,答案也是一样,说无能为力。尽管是最好的朋友,也不能越俎代庖,这位朋友常常只能看着她发酒疯,束手无策。她的那位好朋友说:“她是想把我当母亲,对我撒娇。”从心底里,那位朋友也看不起她。问题是,她为什么会如此?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孤独。她的孤独不仅表现在她自己内心之中,也表现在外在社会对她的态度上。她孤独于社会,社会也孤独于她。这是一个孤独的美国人所遇到的境况。

美国人如何是孤独的?这是一个难以用一句话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说,美国的经济制度造成了人的孤独,社会对钱的突出和看重,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金钱化,而人情味在金钱关系中被强制压抑下去。一点温情可能就意味着金钱。我们可以说,美国的主导价值:个人主义导致个人的孤独。托克维尔说美国革命导致个人主义的生长,但个人主义同时意味着自我孤独。不接受自我孤独,恐解也难以真正为个人主义创造条件。社会上个人主义的压倒性的地位,可能是对孤独的美国人的一个很好的注解。我们可以说,美国人对私域的保护,同时也保护了孤独,每个人不喜欢或不希望他人侵入自己的生活领域。这种愿望滋生孤独。也许美国人喜欢孤独,或者更准确地说,希望有适度的孤独。问题是,他们有没有谁备好应付更大的或者说社会强加于他们的孤独。人们自己设计和建立的保证适度孤独的机制,在社会上总和起来,把难以忍受和承受的孤独强加给个人。这种机制给个人带来的问题,成为社会潜在的问题。人的孤独是社会体制的产物,只要这种社会体制不灭,要找出方策便是困难的。一种体制最难克服的便是他自己的副产品

《大趋势》的作者认为,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更加追求高情感。一个社会对任何一种东西的过于集中的追求,都会构成政治管理问题。人的孤独,已经成为政治系统的一大负担,并且还将继续如此。分析政府的很多政策行为,不难发现,更为基本的动因在于每个人的孤独感的复杂而又恒久的作用。

9.未来世界

美国人的心态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有时甚至令人觉得是那样的矛盾。流行的看法是:自詹姆士和皮尔士发展了实用主义哲学之后,这个民族便成为一个最讲究实用的民族。实用主义的观念和“兑现价值”的要求渗透在美国精神的每一个角落里。

所谓实用主义,体现在气象万千的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中,就是讲究一切都要达到有用、实效、实际的目标,而排斥虚无縹渺,可望不可即或似有若无的价值标准。在当代美国,这种精神又具体化为“金钱至上”,以眼见金钱为实用主义的验金石。任何事务,只要能make money(挣钱),就具有压倒一切的价值。Make money,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实用主义在现时代的本质。

在社会当中,当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仍在奋斗,追求政治的、道德的、伦理的、宗教的、社会的或哲学的价值。但大部分往这些领域中从事工作的人,都没有那样多的理想色彩。大选当头、不少人为两党出汗马之力,但绝不是为了信仰,而是因为他们受雇于这些政党,拿了别人的钱就得替别人做事;在政府部门中,那样多的官员,大概不会有太多的人时时在思念美国人的理想,他们完成本职工作,是因为这只是工作,绝无"铁肩担道义”之类的责任感;在福利机抅中,人们热心地照顾穷人、残疾人,但很难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因为体恤社会下层人和穷困的人才这样做,而是因为这是工作,因为有人pay(付钱);大学教授著书立说,在课堂上慷慨激昂,批评政府,针贬时弊,呼吁变革,但大多数教授们只把这个作为工作,并没有那样多的人具有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认为这是Job,这是一种工作,难得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己”的感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里仅仅说明,实用主义如何主导着美国人的精神和社会,尤其是在这个认钱不认人的社会中。

另一方面,不可忽略,也令人奇怪的是,社会又充斥着另一种精神,我姑且称之为“未来主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难得有什么力量能够压倒实用主义。然而,未来主义的观念却具有特别强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因此,在这个社会的一般精神中,未来主义也构成一个基本核心。别的观念难以说服大家,但未来主义的观念是强而有力的。所谓的未来主义,就是指目前没有直接作用,但将来会发生作用的东西,无论是具体物质,还是抽象的观念,或一种状态。这样看就会发现实用主义和未来主义是一对矛盾,一个追求现时现刻的价值,另一个追求未来的价值。但这两种精神的确主导着这个社会,所以说是一种复杂的综合。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关于未来主义精神的实例:

  • 在政治方面,可以看一下1983年的总统大选。布什和杜卡基斯的一个热门论题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或者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与美国。美国能否保持它在世界上的地位?面对来自日本和欧洲的挑战,以及可能来自中国的挑战,美国将何去何从?苏联及东欧国家对美国形成全方位的挑战,美国又当如何抉择?两党在争取选民时,无不谈到自己的政策方略将如何使二十一世纪继续成为美国的世纪,他们认为二十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如今已有人谈二十一世纪将是日本的世纪或中国的世纪。布什常常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美国世纪。这种口号是颇蛊惑人心的。尼克松1987年写的新书《1999:不战而胜》,其中反复出现的基调就是美国在未来如何取胜,未来美国会遇到仟么威胁,美国应如何选择对策等,立时成为畅销书。可见,这种关切不仅在于政治家、而且在于大众,不然以此作为拉选民的战略便不会成功。

  • 在军事方面,美国人也有较强烈的未来主义的情感。在未来战争、战略、武器研究方面,美国一直十分关注,投下重金。耗资百亿的星球大战计划,是一种未来主义主导下的产物。这项计划,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奇想,但美国人决意认真地付诸实现,以对付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一轮战略武器竞争。这一计划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引起朝野争论不休,其中潜在的一个因素就是实用主义精神与未来主义精神的冲突。在军备发展方面,未来主义精神大多数情况下占居上风。加之军火工业界大都支持未来主义,因为有利可图。尽管他们自己可能都是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最近推出的B2轰炸机,也是这种未来主义的典型反映。在战略要冲的发展上,占主导地位的是未来主义,而非实用主义,尽管表面上看是实用主义的。在尼加拉瓜、菲律宾、中东的冲突和波动中,美国政府的态度,大多基于未来主义的战略思想。

  • 在科技发展方面,美国人更加讲究未来主义在基础理论、天体物理、生物科学、化学等基本领域,未来主义的观念极其兴盛。人们常说,理科在美国大学中钱最多。这些钱都是从学校以外的基金会或什么机构搞来的。为什么这些机构愿意大笔大笔地投资,主导思想乃是着眼于未来。最近美国宣布搞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总长度为80公里,听起来是惊人的项目。但着眼于未来,美国人决定拨款建设。在电脑方面,美国人也着眼来来,各公司均投下大笔资金发展最新型号。环境保护,在这个社会中引起空前关注,大众对这个问题有前所未有的共识,成为主导政府政策的一个基本力量。没有未来主义的精神,这种共识是难以形成的。

  • 在城市建说方面,未来主义的印记更深。无论是在只有几万人口的小城市爱荷华,还是在有一千儿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纽约,未来主义在城市建供的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规划的方案,要想取胜并付诸实现,有一项必须留神的条件,这就是在未来几十年中这项设计将会变得怎么样?会变成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还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桥梁?在许多城市中,高速公路、地铁、楼宇、住宅的设计和建设均有着对未来世界的考虑。例如纽约的国际贸易大厦,上面是高高屹立的雄伟建筑,下面的世界更是惊人,有巨大的地下层,有地铁、火车等通往纽约各地以及毗邻的州。设计师在设计时就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在不少城市,很多住房均具有五十年以上甚至百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不显得破旧或狭小,一幢幢的小楼,经过装修,依然是十分可观的住房。这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如果当时都造五年或二十年要被淘汰或变得不能居住时房子,那么住房也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未来主义,在城市建设上,表现为百年大计。

  • 在人才教育方面,未来主义也显而易见。美国人懂得,未来的世界是今天的儿童和年轻人的世界。他们能否应付这个世界的挑战和未来世界的挑战?所谓“儿童的天堂”,讲的就是儿童在这个社会受到全面的照顾,以便他们迎战未来。大学教育也是如此。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和地位与大学教育不可分割。教育的成功是维持和发展一种社会制度最强大的力量。无论这个社会制度是什么性质的,教育不成功,都难以维持。在应付未来世界方面,政府和大学均花了极大的气力。

未来主义精神,体现在诸多方面。因此不能简单而论,把这个社会统统打成成实用主义。不言而喻,实用主义占主导地位。问题是要弄明白,为什么这个社会滋生出如此强烈的未来主义?这两种精神文是如何协调的?美国传统的精神一直是实用主义。从第一批移民踏上这块领土,开始在这块新发现的土地上建立家园和与自然作斗争,就必须讲究实用主义。这里没有那么久的文化传统,没有那样多的哲学思想,也没有那样多的金钱和财富供人们从事想入非非的事。要生存,就得讲究实效。早期移民形成的这种精神。随着这块广大领土的开发,不断衍续下釆,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导精神。

另一方面,自二十世纪以后,美国逐渐卷入国际社会,而一跃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泱泱大国。二次大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强国。几十年的历史,使美国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我们是世界第一。” 维持这种地位,成为这个民族的一种共识,要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上维持“老大”的地位,自然而然要选择未来主义,不如此便会落伍。“世界第一”心理对未来主义的促逬,是潜移默化的,恐柏这里难以下个精确的定论。但如果一个国家处在世界第一的地位上,不想如何不被他人超过,如何在各个方面领先于他国,自然会被淘汰。

若从个人心理上深究之,美国人跟随未来主义也许和每个人觉得未来太没有保障有关。美国人在就业、社会生活、婚姻、教育等方面,很难说有哪项事物是终身保障的。在美国的制度下,个人难得有政府的终身保障,唯一的可能是社会保险,那也得有工作才能亭受,个人不能寄托于家庭、父母、朋友、私人企业甚至政府,个人只能寄望于未来有一个更好的或者不比现在更糟糕的社会环境,使个人有更好的或者不更糟糕的谋生余地,进而有过更好生活的更好的或者不更糟糕的条件。从每一个社会分子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感是个人信仰未来主义的重要动力。

在这里,实用主义和未来主义既有冲突又有综合。在综合的时刻,是两股思潮都认为有利有益的时刻。在冲突的时刻,便是两者意见相左的时刻。这个社会在很多问题上发生的冲突和争执,大凡与这两种精神的异同有关,当然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冲突。在不少情况下,人们信仰未来主义,往往来自实用主义的思考,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信仰实用主义,又是来自未来主义的思考

这块土地的发展,与这里的人们对未来世界的关注不可分开。关注未来世界的人可能出于诸种目的,如想称霸世界有之,想推进世界的发展有之,或者出于个人的动机有之,但是这种关注都将会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一种观念和精神,它带来的推动力量是其他力量不能替代的。广而言之,任何民族只有关注未来世界,并找到自己在未来世界将有或者将争取到什么地位,才能真正我到发展之路,以及一个广阔博大的眼界。

10.人总是人

一般人认为,美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复杂,人们凭本事、知识、金钱在社会上生活,而不是凭关系、家庭等因素,这构成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最大的差別东方社会的文化,尤其是儒教文化圈内的文化重身份、重纲常、重礼仪、重血缘,西方文化重才能、重法律、重实利、重权威。一般而论,仅一般而论,这种划分是可以接收的。但绝不能由此就认为,美国和西方社会绝对如此。正像在东方社会中并非时时刻刻靠人际关系一样,西方社会并非时时刻刻不靠。

由于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有一些问题,在美国社会较为容易解决,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过程。一个人去做最苦最累的活儿,修路、清洁工、搬运工,拿了钱之后可以买商店里的任何商品,可以去住任何高级旅馆,可以到任何饭店里去吃喝。大部分有钱人能办到的事,别人有了钱也可以办到。这就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同化或一体化。马尔库塞对此持批评态度,他认为这种机制同化了阶级分野,工人阶级同化进资本主义制度,受其剥削和压迫反而无所意识。这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结果。商品的充分涌流,协调了社会矛盾。其实在许多社会中,各种社会矛盾的诱因是商品匮乏普通人并不思考那样多的高深莫测的问题,他们从自己的衣食住行出发思考问题。社会协调他们的重点,不在于精到地解释一种宏大的理论,而在于满足普通人的日常需要

抽象地说,美国人的人际关系不那么复杂,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不那么深。美国人的生活核心是保护私域。所以很少有人喜欢别人侵入得太多,或侵入别人太多。这与东方文化不同。所以美国人的朋友概念与东方文化不同。朋友可以是一个熟人,或者在学校认识,或者在教堂认识,或在运动场上认识,或在公司里认识。但这种交往不深,难得有莫逆之交。美国人初交不难,深交不易,中国人初交不易,深交不难。社会的流动量很大,五分之一的美国家庭毎年要搬家,物质丰富为这种选择创造了条件。流动量大造成两种推动:一方面人们经常移动,需要有快速寻找朋友的机制,另一方面这种流动性又使真正牢不可破的人情难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非亲属交往,来自少年和青年时代。有了家庭之后,很难形成深交。精力、财力、文化都不允许。而在少年和青年时代比较容易。在一个地方住了十几年,与一群人共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到了大学时代,情况就变了。大学的机制也使人们不易形成深交,大学生基本上是孤独的,没有班级的概念,选什么课就在什么班,下个学期各奔东西。居住条件良好将人隔离开来,大学如此,社会也如此。美国人长期独居的生活,使他们往往有一种内向和被动的心理,不知道是否应该与一个生人打交道。对待外国人尤其如此,他们很少主动与外国人打交道。虽然,“外国人”这个概念对于美国人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常常分不出谁是“外国人”,谁是“本国人”。事实上也很难,只是外国人常在心里想自己是外国人,这里指的是身份明确的外国人。但如果外国人主动的话,美国人往往很热情。如此等等。有的人认为对社会发展有利,因为社会没有太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人可以凭本事吃饭。有的人认为对社会发展不利,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深交,人情太薄,社会生活不和谐。

以上只是一般而论,其实细细观察美国社会,人际关系并非不重要,而是至关重要。人总是人,没有人际关系,社会何以持续?在许多方面,与东方文化下的人际关系十分相象。一位教授告诉我:在美国,没有人际关系人们可以生活的很好,但如果有人际关系人可以生活得更好。这恐怕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柏杨说“丑陋的中国人”,其实这种非一个民族特有的现象,只是在不同文化条件和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程度不同罢了。

我可以举一些实例来谈谈美国人的心态。

在政治方面,人际关系的作用十分明显。1988年总统竞选中的一大争论就是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奎尔,舆论认为奎尔并非杰出人物,也非靠自己的奋斗出头露面,而是靠他的家庭,他的家庭每年有二百万美元的收入。他读书成绩不佳,征兵时又有些议论,等等。家族的力量在美国依然是重要的。没有家族背景,一个人可能出头露面,有家族背景,一个人更可能出人头地。肯尼迪家族便是一例。布什当总统后,有权任命所有政务官,他的许多老朋友都得到高官厚禄,尽管舆论对有些人不以为然。关于政治中的这些现象,我将专门讨论,在此不赘。

有一位研究非洲问题的教授告诉我,要做好研究必须到东非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要进行考察就不能在系里上课。他从系主任那里得到许可。其他教授们便十分妒忌,他们表面不说,但背后闲话很多,认为这位教授既不教学又出国,还能得到工资,实在太划算了。相比之下,他们太不划算。我问他如何能得到系主任的同意。他说系主任与他关系很好。他正在努力实现一个计划,让系主任到非洲一个国家去风光一下,顺便讲学。这位教授是一位很正派的人,但他懂得如何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在东海岸一所大学访问时,有一位朋友告诉我,系里教授间的人际关系很复杂,教授之间勾心斗角,明枪暗箭。有时在课堂里就发生争执。有一位教授在课堂里批评一个学派没有理论,数据太空洞抽象,在场的另一个教授马上要他讲得具体一些。实际上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教授们常常把同一领域的教授视为竞争对象。当然也有关系和谐的。

在社会上打工和工作,人际关系更为重要,与老板的关系如何,与工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地位和前途。我想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况且如此,何谈其他。

在大学中,拥有终身职的正教授掌握系里的大权,其他人没有什么权。正教授可以决定其他人员的晋升和留任,这样一种权力关系決定了系里教授的基承关系。其他教员与正教授搞好关系的愿望十分明显。我并不是说这种关系本身不好,而是想说明人际关系的存在。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一所大学里看到的情況,很能说明美国人并非不重视人际关系。一个日本企业界代表团来到一所大学讲演,代表一些日本的大公司和重要学术机构。日本人有钱,已是举世皆知的了。在招待会上,许多美国人对日本代表毕恭毕敬,找话头。有一位当地政府的女官员,拉住一位日本人的手有几分钟之久,满脸堆笑,直说日本人的领带漂亮。我看了都觉得不自在。其实她是想为本地拉拢一些日本的投资。美国人大都看不起日本人,但他们对日本人的态度和他们内心所思是不同的。

人际关系的实例,比比皆是。但它们的作用和机制与东方社会有所不同,也不像东方社会那样重要。美国的体制提供了一个条件:大不了走。在私有制下,人们离开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谋事很正常。但在有些社会中没有这一机制,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就更大。社会体制、物质丰富、文化心态,决定美国的人际关系不同于东方社会。但如果说这里不重视人际关系,不需要人际关系,那就太理想主义了。

人总是人,有恩必报,有仇必报。人总是人,人有人的情感,人有人的需要。现代化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人的本性,需要好好研究。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