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完全竞选

1.争夺白宫

1988年是大选年。四年一次的总统竞选空前热闹,是政治生活中最精彩也最生动的部分。在每次大选中,两党都要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以争夺白宫、入主白宫。这次总统大选民主党推出了马萨诸塞州州长杜卡基斯,共和党推出现任副总统老布什。两位候选人及他们的副总统候选人都忙于四处发表竞选演说,拉选票。

竞选有一个强大的机制,这就是选民的选票。如果得不到选民的选票,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得到了多数选民的选票,才能掌握大权,入主自宫。受这种机制的吸引,大选中,候选人首先必须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发表见解。其实两党之间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的分歧,有的只是在同一意识形态下对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的分歧。可以说,它们之间的分歧在于对一些共同认同的问题持什么态度。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杜卡基斯和老布什在一些主要问题上的看法(根据美国报纸):

杜卡基斯

  1. 外交政策

    • 反对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力量

    • 想加强对南非的经济制裁,寻求更全面的禁运

    • 要求加强与以色列的战略关系,反对任何可能损害以色列安全的军火买卖,鼓励以色列和约旦直接谈判

    • 主张对波斯湾进行国际武器禁运,国际海军保护海域自由权利

  2. 预算

    • 同意增加所得税,但只作为最后的办法

    • 反对减少资本赢利税

    • 支持“单项否决“权

    • 愿意削减赤字,但没有论述,说将维持现有军费

  3. 健康保护

    • 支持普遍健康保护计划,要求雇主为工人提供保障费用

    • 想增加艾滋病研究基金;支持对军事部门以及对来自艾滋病发病率高的国家的实行指令性检查

  4. 环境

    • 要求简历国家标准,以减少酸雨的主要成分Sufur dioxide 和 nitrogen dioxide的传播

    • 反对在重要的环境保护地区和产鱼区采油

    • 反对建立新的商业核反应站,先解决安全问题

  5. 就业

    • 称全面就业为第一目标

    • 把最低工资提到每小时4.25美元

  6. 军备控制

    • 反对星球大战计划

    • 要求谈判达成全面禁止核试验

    • 主张谈判结束试验和发展反卫星武器

  7. 社会问题

    • 反对死刑

    • 支持25亿法案,分给州政府的基金以帮助穷人和中等收入家庭

    • 反对修改宪法以使流产合法化,支持联邦基金

    • 支持拥有武器的权利

  8. 毒品

    • 主张成立内阁级委员会领导全部禁毒计划

    • 将将给予外国更多援助以帮助它们禁止毒品生产;将援助愿意阻止毒品进入美国的政府

    • 答应更多支持地方禁毒和康复计划

  9. 教育

    • 主张建立国家基金,以招募教师

    • 将鼓励企业让雇员到教学单位工作三至五年

    • 支持反聘有专长的退休人员

    • 将建立教育投资计划,使大学生能偿还学费借款

    • 将建立高校机会基金,如果家长提供子女教育的资金,政府将保障学费

老布什

  1. 外交政策

    • 同意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力量提供军事和人道援助

    • 反对进一步制裁南非

    • 美国应成为中东的经纪人,促进谈判。但又强加条件,要求永不抛弃以色列

  2. 预算

    • 答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增加所得税

    • 想减少资本赢利税15%~28%

    • 同意”单项否决“权

    • 要求灵活冻结,但拒绝说明将削减什么计划

  3. 健康保护

    • 想消灭转变生命保险的活动,IRA实行长期保障计划

    • 想推进购买团体保险计划的创议

    • 赞成地方控制爱滋病教育;赞成对囚徙、移民进行艾滋病检查

  4. 环境

    • 想发展洗煤工艺以减少酸雨

    • 支持建造核反应站

  5. 就业

    • 要求在八年内创造三千万个就业祖会;后认为这个要求太乐观

    • 反对增加最低工资

  6. 军备控制

    • 支持星球大战研究,支持空间实验

    • 反对全面禁止核实验条约

    • 支持实验和发展卫星武器

  7. 社会问题

    • 赞成死刑

    • 反对联邦政府提供救济;赞成对每年收入低于二万美元的家庭的每一个子女建立新的一千万税务贷款

    • 反对联邦枪支登记和发持枪证,赞成放松枪支控制法律

  8. 毒品

    • 主张建立内阁级委员会领导反毒品行动

    • 主张对毒品致死罪实行死刑

    • 主张开拉美国家会议,谈如何结束经济对毒品的依赖

    • 主张立袪,没收屡犯者驾驶执照和联邦学生借款

  9. 教育

    • 计划设立五亿美元的基金修整推进学生教育的中学

    • 要求对学生作更多测验,对教师作更多的能力测验

    • 将建立高校储蓄公债计划,如果利润用于高校,可以免税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两党候选人关心的、讨论的都是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谈,恰恰是为了争取选民。以上九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学术界、新闻界、政界和公众日常讨论的问题。预算、健康、环境、就业、毒品、教育等均为令人头痛的何题。哪个党的总统候选人要当选,就必须想法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每个候选人也不知道能否解决,为了当选,就必须提供方案。其实这些方案社会早就有之,而且有多种方案。两党的工作只是选择可能最受人支持或同情的方案,列为自己的方案。也可以说,“选择”不是一个很准确的字眼,从政党来讲,这是把商品——候选人,投入市扬;从选民来讲,这是在市扬上现有的商品中选购。

因此,选举形成一种很奇怪的逻辑:究竟是政党选择选民,还是选民选择政党。在许多情况下,大概是政党选择选民。结果是,政党并无统一的纲领,党员也可朝三暮因,选民也可今左明右。这就是选举的力量(见第五章第1节“驴象治国”)。

其实,政党在当选后能否实现它的纲领,愿不愿意实现其纲领,在竞选时是无法检查的。等到可以检查时,已经当选,又无法控制了。最多是等到下一轮再说,下一轮又可能发生上述现象。在竞选中需要“说得好听”。

对此现象,学者研究甚多,有两种观点此较流行:一是把选举胜利看作是对总统候选人的“授权”——“mandate”,即授权此人实现其竞选纲领;二是把选举看作是上届政府绩的“总结”,以便决定是否要换人。这里意在换人,而不在于新人上来后如何干。反正不论怎样,怎么做能争到白官,夺到总统宝座,就怎么倣。这种逻辑,要求政治高度灵活,高度敏捷,成为社会要求的晴雨表,不然不可能入主白宫。

2.总统之路

1988年10月下旬,总统的选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电视里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正副总统候选人已经做了三次辩论,各种民意测验结果充斥电视屏幕。总统候选人在各州巡回演说,再过几个星期就要选举总统了。

美国总统可算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他以美国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往往可以产生扭转乾坤的念头。一听总统候选人的发言就可以感觉到,每个人都在声称他将如何使美国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尼克松的新作风靡一时,题目叫《1999:不战而胜》,他有一番话足以说明在总统宝座上坐过的人的心态:“如果美国不在国际社会中起中心作用,和平与自由就不能存在。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正像安德烈·马尔罗曾对我说的那样,‘美国是历史上第一个不刻意追求世界强国地位而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然而,如果我们不能领导自由世界,那就不会有可以被领导的自由世界。”此番宏论,没有特别好的自我感觉,怕是说不出来的。

总统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上去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在美国这种政治制度下,总统是选民投票选出来的,任何人只要获得选民的选票,都可以走进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事实上,选民也货真价实地投票,在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候选人中进行选择。没有得到多数选票的人成不了总统。

不过,如果从这里推论出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总统这样的结论,那就大错特错了。抽象地说,每一个公民只要符合条件都有可能成为总统。具体地说,建国两百年来,只有四十几个人有这个运气。其他人可以有做总统的梦想,但也仅此而已。

总统的产生机制,等到全国正式投票这一天,早已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这套机制虽然是非正式的,但却是政治生活中的核心部分。

事实上,小党的候选人往往名落孙山,没人知晓。吵吵闹闹一阵之后,恐怕只增加一点“知名度”,或有益于体魄健康,其他的可能不会有什么。唯有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候选人才具有最后一搏的条件,因而要做总统首先要取得两党的提名。这就把一大批人排除在外了,在两个党内,能够有权提名的是少数人。

两党之中,一小部分人组成核心会议(Caucuses)。核心会议提名候选人竞选各种公职,如州长、州官职和总统职位,不过核心会议有不同层次,州级官职一般由州立法机关的骨干组成核心会议提名。全国一级的核心会议提名总统候选人。核心会议至关重要。1988年选举的核心会议在爱荷华州举行。

核心会议之后,要进行初选(Primary)。初选实际上是党内选举,在党的大会上进行。大会代表由州和地方的党组织选派代表参加,代表性大于核心会议。核心会议确定一定数目的候选人,都是同一党的。党的大会再在这些候选人中选出最合适的人,作为该党参加正式选举的候选人。

看一下这个过程就可明白,一般人不可能得到提名。只有两党的意中人才有这份福气。不过,这里需要知道的是另一个问题,即选举过程中,对候选人的管理和组织实际上由两党承担,而非由政府承担。两党把候选人限制到可能的数目,这是任何民主选举必须有的机制。这项工作是一种棘手工作,如果社会上没有组织来做,政府是无法做的。政府做这件事必然会违背民主原则。对于一个民主社会来说,应当考虑建立什么样的机制来实现这种功能。

两党的代表大会是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成百上千的活跃分子集聚一堂,电视台现场直播。党的代表大会做两件事:一是提出党纲(Party Platform);二是选择总统提名人。其他选民只能在他们选择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或者不选择。参加代表大会的代表至关重要。他们产生的方式在各州不一样:有的州选举代表;有的州的代表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有的州的代表不受限制,可以自我决断;有的州选民选举产生一定代表,郡和州的党组织又任命一些代表。

如果想获得提名,首先得影响提名大会代表的产生。代表产生机制的多样性与政治制度的多样性相符,这是美国的一大特色。

代表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的,代表一般是官员、国会议员、州长、市长、州立法机关成员,总而言之,是党政要人。平民官姓也只能望代表兴叹。代表的职责是,决定拿出什么货色来供选民选。两党的代表大会共确定两个人,每党一人。选民们将来实际上是在这两个人中择其一,当然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非党的候选人,然而他们无法登上全国之堂。

在两党选定候选人后,总统竞选战役开始。这个过程体现了美国式的民主,不过是两个人,最多是四个人的民主竞选。所以说是“不完全竞选",正像经济学上有不完全竞争的概念一样。如果没有两党的前番不那么民主的活动,后面这一层民主恐怕也无法实施。试想一下,如果几百名候选人参与全国竞选,会有什么局面?两党候选人四处奔走,发表演说,争取民心。这一环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能不能当选,要看选民的投票。这一环的确货真价实。选民们没有过多的选择,但对这两个人来说,只消选择另一个就够受了。

选民在投票时并不直接选举总统,而是选举选举团(Electoral College)。每个州都有一定的选票,与该州在国会的代表数相等,如加州有47人,爱荷华州有8人。哪一个总統候选人在一州获得多数,该州的选票就都属于他。

而大州尤为重要,人口多的州也重要。因此1988年老布什和杜卡基斯的第二场辩论便在加州洛衫矶举行,目的是对着那里的47张选票。加州加上纽约州有83张选票,而得270张选票就可以当选。各州的选民选举 选举团成员,选举团成员由各州党大会、党委员会、或其他方式选举产生。这些选举人必须支持党的正式总统候选人。选民在选举那天不是选总统,而是选这些选举人。只有多数选举人代表的选民才有表达意志的机会,其他选民的意志统统由多数选举人“强行”代表了。

在12月第二个星期三后的第一个星期一,获胜的选举人在各州首府(State Capital)开会,交选举证书、登记。实际上已经是“走过场”,因为选举人产生之后,局势就明朗了,谁当选为下任总统已心照不宣。

普通人要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另一个困难是竞选费用问题。竞选费用已经达到惊人的数宇。1972年时,竞选费用正式公布的是1000万美元,非正式的就不去谈了。1988年的费用是多少,其时尚未公布。金钱超过了一定的限额,对普通人来说是同样的:无法弄到。总统候选人的费用来源通常是捐款和赠送。当然送的人有自己的意图,接受的人也明白。洛克菲勒一人用于竞选的各项费用达300多万。普通人如何能享受这种民主?

我在这里的分析,意图不在于谈政治制度运转不灵,而在于指出:对管理一个大型社会来说,如果最后要形成一个政治领袖,民主究竟能展开到多大幅度。我们对美国民主的分析表明了这个难题。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要求有一个集中的过程。如果完全彻底的民主,美国恐怕连总统也选不出来。美国政党起的作用是在正式体制以外的集中作用。它们实际上是在不那么民主地集中意见。选民们的选择在这个集中过程之后,是“二道手”。为什么这样一个过程仍然表现为一个民主的外观呢?我想有两条:

其一,美国政党活动的方式和组织在政治体系之外。它们无法运用国家或政府机关来实现自己的计划。但它们在政治体系之外这一事实,使其活动不能正式计在政治体系的份内。这一部分比较集权的政治活动,在非正式过程中,在社会活动中完成。政党控制政治的手段在于促使总统候选人和各种候选人当选。当选之后,他们可以利用合法程序实现自己的意志。每个社会都需要两个方面的政治活动,一是比较集权以产生政治领导的过程,一是比较民主以领导政治的过程。美国政治体制应付的,是后一个活动。前一个活动由政党决定。

其二,美国政党内部也形成较为程式化的运作过程(民主、共和两党不完全一样)。各类代表大会和会议,虽然有党内核心人物加以控制,但有一定的余地。党的代表大会上,有同党的不同人选之争。这个过程不仅有效地掩饰了集权的最后表现——最后决断权,而且找到了解决党内矛盾的方法。对于美国政党,我还要另作分析。

美国的政治体制有一个妙处:你不能说它不民主,你也不能说它民主。所以我说美国的选举是“不完全竞选”。

3.第三县民主党聚餐会

分析了政党在整个选举中的宏观活动,对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了概念,其实政党的活动离不开其基层组织,没有下属各级组织积极有效的活动,一个政党便会成为空壳。

周末,休假两天,星期六和星期日无人上班,星期五已经流行说一句:“周末愉快”。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人际关系中的反映,大概原始人在见面和分手时,说的是:“打一只兔子。”

1988年9月16日,在爱荷华大学活动中心,碰到几位大学生在为民主党候选人杜卡基斯和地方的候选人作选举宣传。食堂前摆一张小桌子,两位姑娘,一位小伙子。两位姑娘似乎很腼腆,根本不是干政治的人物。而小伙子很活跃,一听到我是政治学教授,想了解地方政治运作的情况,高兴极了。立即邀请我参加周末举行的第三县民主党聚餐会,或者叫picnic(野餐会)。说是邀请,当然不是免费,而是“征费”,因为这类聚会的主要目的是为候选人搞钱。

下午5点左右,我们来到设在爱荷华市郊外的会场。会场设在一个较为冷静的地方,不是农场就是公园。会场的设置较简陋,有一间大房子,有点像我在干校劳动时的礼堂,只是铺了地板,外面有一个大木板棚子。有两个小伙子在棚子里卖饮料,因为这种会议本身的目的就是集资,不可能提供大量免费饮料。旁边有几位年轻的姑娘在卖印有竞选口号或候选人名字的T恤,这是一种宣传手段。还有一架“拍立得”照相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的像立在那里,与真人一模一样。可以上去站在旁边拍一张照,颇有逼真感。募捐的主要方法是靠交“伙食费”。“伙食费”价格较高,单个人是8美元,一家子是24美元,儿童是6美元。这反正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来的人大都是民主党的积极分子,故对捐钱在所不惜。其实,这些积极分子也与民主党有依赖关系。其中包括国会说员、参议员、州议员、州参议员及各种地方显赫人物。他们当选这些职位,离不开民主党的支持,所以对民主党的活动自然十分热情,恐怕也不能不热情。这成为一种“人际关系”或称“关系网”。没有这个“关系网”,一个人就会失去很多资源。按理说在这样一个崇尚个人主义和私域的社会中,人们会对此满不在乎。其实不然,我发现人们很在乎。没有加入这些关系网的人,削尖脑袋想钻进去,人们怀着叵测的心理来到这里。

本地民主党的重要人物都到场了。这种聚会,对这些人物本身也很重要。这里面有一种奇怪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是这种聚会需要这些人来壮声势;另一方面这些人也必须在这种会上亮相,作为“义务”,也作为自己建立“公众形象”的一部分。

来的人,高位的有国会议员,叫Nagel,他穿了一件苹果绿的T恤,到处与人打招呼,显得随和,潇洒。还有一位是爱荷华州长候选人,民主党推出的,高高的个子,戴着眼镜,颇有学者风度,叫Christal,走来走去的。我过去与他交谈,他很随和,问我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命运有何看法。我说,戈尔巴乔夫面临许多困难。他说,苏联的体制很牢固,不易改。作为地方人士,对国际问题如此关切,在美国实为不易。美国地方人士的国际观念较为薄弱,与美国这个大国的地位不相符合。

这样一谈,我对他有了兴趣。正好有人来送宣传品,我就拿了一份看起来。John Christal是爱荷华州一个农场主的儿子,1949年从爱荷华大学得到经济学学位。1949-1959年经营农场,1959年转向银行,1961-1984年任爱荷华州储蓄银行的董事长,1973年做过州银行主协会主席。宣传品上介绍他说,他的金融技巧使他得以拯救许多小农场主和农业银行免于崩溃。1987年,他还被提名为“爱荷华本年农场领袖”。自1956年起,他就积极投身于民主党的政治活动。宣传品上连说,他在二十五年中一直是最受尊敬的苏联问题顾问。他怎么会有最后这种能力,我没有搞清楚。从他的经历来看,完全是以经营为主,政治为辅的。

许多政治家都不是职业政治家,大多是在必要时出任政治职务。大到总统,像卡特是种花生的,里根曾是演员;小到市镇的公职人员,都一样。这恐怕也是政治的一个特点。

这种格式,使大多数公职人员有退路,不需作出特殊的安排。可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把他们长年累月的经营思维方式和社会技巧带进了政府,使政府特别善于处理经济问题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地方政府不是那么政治化的,反倒像个大公司处理各种社会事务。实际上,选民们也是根据得到的实际的好处来投票的,政治原则的作用不那么大。Christal有很好的经济经验,这是从政的必要条件。

还遇到了州参议员Jane,我1987年曾经就州参议院的地位和功能访问过她。她在分发扇子,上面印有她的名字,也是一种公共关系。这种场合,当然是重要而且是关键的,应该到场亮相。还见到了民主党在本县的一些头目。

Nagel在本县的代表Kerry Bowen对我开玩笑,说如果去共和党的聚餐会,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们,因为两党在竞选。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两党组织和纪律虽然那样松散,但共和觉和民主党均有较好的从上至下的活动方式。尽管下层组织的活动与上层几乎没有“思想路线”的指导关系,完全是为了在本选区拉选票,而且可能只是为了本选区中的同党人士竞选州或地方政府的议员或官员,而不完全是力了全国性的总统候选人。但这种活动强化了众人对一个党的认同,无论是民主党也好,共和党也好。政党的地位更多地是树立在人们的心中,因此可以说政党的概念是政治的,也是文化的和心理的。两党的全国性系统之所以能显得卓有成效,很关键的一点就在手它们有十分庞大而活跃的基层系统。

维系这一整套系统的是利益结构。其实各党没有十分明确的全国性利益,各党在总统选举中提出的纲领,之所以得到各州拥护,倒的确是出自信念和价值选择,而并非因为体现了各州的具体利益。各州及各政党组织均有各自的利益和价值选择,有的甚至很不相同,它们打着两党的旗号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全国性的政党组织也乐得让它们这样做,这可以保证某种形式的向心力。州及地方各级党组织通过自己的活动,实现了当地权势人物的意图和利益。这个过程呈现出二种奇特的效果,虽然当地党组织多数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但它们实际上强化了党的全国性联盟。此乃政党体制的一大特征。

4.电视辩论

1988年的总统大选,与过去一样,紧锣密鼓,十分热闹。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共和党候选人乔治•老布什,两位对手到处作竞选演说和活动。每天都有新花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争取选民。他们的纲领性争论我已在前面描述过(见第六章第1节“争夺白宫")。实际上这种活动重要的不是让选民懂得他们的政治纲领。美国有足够发达的大众传播媒介,任何人想了解它们的政治观点并非难事。这种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扩大影响,树立形象,联络感情,壮大声势。选民发展到今天,已不太注重从政治纲领考虑问题,不少人很看重总统候选人个人的性格、能力和形象。有一位大学教授对我说不喜欢老布什,我说为什么,他答道:“老布什的脸看上去不可靠,杜卡基斯要可靠得多。” 这算是什么标准?

1988年大选的一个高潮是9月25日晚上举行的老布什和杜卡基斯的电视辩论,将通过电视向全国观众直播,时间为90分钟。不少人对这场辩论很关心。爱荷华大学政治学系的教授早就在谈论此事,也许是因为职业的缘故。当然也有不少人置之不理。事后,电视播了一些镜头,记者在大街上采访了几位行人,都说没有留神,没有看。政治学习教授们当天下午有一个野餐会。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大家都驱车回家,等候辩论。

我在一位教授家看电视转播。他夫人是搞激光的,也坐在那里静气以候。他的儿子是一位小学生,似乎也兴味盎然,并且一直看到了最后。7点钟,辩论开始。会场上有两个对置的讲台,老布什和杜卡基斯一人一个,在他们前方,坐着四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当然是资深的记者,负责提问。后面是一个很大的会场,大约有几百人坐在下面。在播音员桌子的前面,有红灯和绿灯,以指示发言人时间。播音员背对观众,与发言人面对面。他们坐着,两位显赫的人选却站着。

发言的程序大致如下,一位记者先提一个问题给其中一位候选人,然后候选人回答,回答完毕后,由另一位候选人评论,其实就是反驳。双方得到问题的数目大致相等。

辩论应当说是激烈的。老布什曾在辩论中说:“我希望这是一个不那么友好的夜晩。” 双方就税收、赤字、教育、毒品、流产、军备和国际关系展开了辩论。内容大致上是重申他们在各种场合就这些问题发表的见解,因为是现场交锋,总要显示一点机智和幽默。一上来,杜卡基斯就说:“如果他能做到,他就成了美国政治的Joe Isuzu。” 影射老布什像电视广告商那样卖狗皮膏药,引得全场哄堂大笑。不久,老布什也说了一句精彩的话,说:“这个回答就像波士顿港那样清楚。” 波士顿是麻萨诸塞州的州府,污染严重,杜卡基斯是那里的州长,老布什意指杜卡基斯说不清楚。双方还有一些针锋相对的交锋。杜说:“我想保证决不与巴拿马的独裁者打交道。” 这里指的是诺列加,老布什说:“七届政府都与诺列加打交道,但里根——老布什政府使他走向正义。” 杜卡基斯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奎尔总统的概念令人惶惶不会。” 奎尔是老布什的副总统候选人。老布什说:“他干得十分出色。” 杜卡基斯说:“显然副总统是怀疑我的爱国主义。我爱这个国家,我信仰它。” 老布什说:“我并没有怀疑您的爱国主义,而是我们能让国家变得那么左吗?他离开了这一点,离开了美国的主流。” 整个辩论持续了90分钟,会扬上时有掌声和笑声。

由于紧张,两位候选人也犯了错误。老布什有一次称自己为“总统”而非“副总统”。杜卡基斯也有一次讲错引起哄堂大笑。老布什老练,讲到一半想不起一个防务系统的名字,就说:“只有冰人才永远不会犯错误。” 过了一会儿,主持人算错了时间,时间未到就让老布什停止发言,老布什声辩后,主持人说:“对不起,我搞错了,您说过人人都会犯错误。”

在辩论中双方是动足了脑筋。老布什称杜卡基斯为麻萨诸塞州州长,想给人造成一个印象,杜只是“地方官员”。而杜卡基斯则老称布什为老布什先生或乔治,避而不提副总统的头衔。

在辩论中这些方面都重于实质性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候选人能否在心理上征服选民。除此以外,双方还特别注意形象。报纸评论说,两位候选人语言、音色、风格都很成功。两位都是久经沙场的政客,自然能说会道。在美国做政客的第一条件是要会说。服装也经过精心筹划。杜卡基斯的竞选顾问弗兰克·格里尔说,为了保证形象优雅,杜卡基斯带了好几件衬衫和好几条领带,以便上镜头。杜卡基斯穿的蓝灰色西裝,白村衫,红领带,老布什也一样。美国人的观念是,政治家的形象不是个人问题,而是老百姓对他们有没有信心的问题,所以都十分注重形象。

辩论完毕之后,各界纷纷发表评论。有人说老布什赢了,有人说杜卡基斯赢了。人们发表评论时感情色彩很浓,支持谁就说谁好。记者当场采访了位候选人竞选班子的成员,都说自己好。我们看一下几家电视台主持人的评论。NBC:“难说谁输谁赢。” ABC:“两人都很出色,不过杜卡基斯略好,也许他赢了。”CBS:“没有新的东西。如果有赢家,杜卡基斯稍好一点。” CNN:“乔治•老布什胜了。” 另外,马上就有人做民意调查,看看谁得分多。我的印象是,两人差不多,但老布什更老练,有国际政治的经验,有全国性政治的见识,杜卡基斯在这方面稍差一点,但杜卡基斯有有利的一面,因为公众对老布什的期望值高,他只要能应付老布什,并不需要占明显的上风,就可以交待了。

这种程序十分有意思,其公开性程度很高。此种辩论就是一例。最高一级行政首脑的选举可以公开辩论,使其成为一种真正的公众事务,尽管候选人有强大的党派背景,平民百姓无从问津。当然平民百姓可以加入该党,可以志愿为该党候选人做工作:助选、拉票,也可以捐款等等,但如果要获胜,就得搞公共关系。美国政治制度的特性促使各种政治团体和党派追求这种公开性,不然的话,无法当选。

在扩大公开性方面,社会有两种动力:一是来自要想取胜的党派,另是来自公众。在不少社会中,提高公开性的要求往往来自后者。社会物质生活的丰裕,使大多数人不再理会抽象的政治原则或什么方案,而要对一个政治家有感性认识。体制又从另一方面促使人们这样去做。任何人想当这官职,必须获得选票,没有选票,便无从谈起。选票的力量推动他们去想方设法尽量公开。各位候选人到处游说,做姿态、上电视,目的也在于此。奎尔之所以令人不放心,部分原因在他太年轻,也可能太嫩。把公众事务交给这样的人,有些人心里总有点不踏实,不少人是这么想的。其实美国人对政治兴趣不大,兴趣大的是这个人怎么样,这叫做“政治的非政治化”。

这种辩论形式,也为公众更好地认识候选人提供了条件。很长一段时间,成年公民也有投票权,但选民从来不知道选的是谁,怎么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长,有什么主张。选票是投了,但没有民主。民主的一项重要标准是:充分了解下的选择。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难乎其难,美国也没有百分之百地做到。

5.议员之梦

众议院议员选举与总统选举同时举行。在选举日(1988年是11月8日),选民们将同时选举众院议员和总统,因此,国会议员的选举在总统选举进行的同时也在加紧进行。我与共和党在爱荷华市所在县的总部取得联系,要求观察国会议员的竞选,总部的人员十分热情,让我跟随共和党候选人唐·莱德弗(Redfeln),观看他在爱荷华市的竞选活动。

国会的选举按选区进行。选区根据人口总数划分,每个选区的人口相等。每个选区选举一众议员,因此每位众议员代表的人口数目相等。每个选区大约包括一个或几个县。大城市情况有所不同。爱荷华州是农业州,人口不多,所以选区地理幅度较大。两党都在各选区设有竞选总部。爱荷华市所在的选区为第三选区。区总部下又有县总部。所谓总部,实际上是两党租借一个场所,有一、两位工作人员。共和党在爱荷华市的总部在两层楼上,地方不小,有一块地方放了二十几张椅子,可以做演讲。有两、三位工作人员,一位姑娘是常任人员,其他是志愿来工作的。总部负责安排本党候选人在本县的活动。

莱德弗先生的一项活动是与本县企业家共进早餐。本县企业家为当地之精英,或称“乡紳”。他们有一个自己活动的俱乐部。每个周二早晨在一起吃早饭,一般是交流信息,谈淡生意,请人来做演讲。这是当地的权势集团。一个人想要在当地选举获胜,首先要争取这股力量。

早餐早晨7点开始,吃了几分钟后,由莱德弗发表演讲,涉及他对美国内政、外交的看法,基本上也是他的“老生常谈”。他为共和党的候选人,所以很多观点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老布什很相象。他讲完后,由出席早餐的人士提问,莱德弗一一回答。然后,企业家们做一个游戏,每人发一张小纸片,请各位模拟投票,结果是老布什18票,杜卡基斯2票。自然,因为莱德弗是共和党人,如果来一位民主党人做演讲,可能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快到8点时,企业家们陆续离席,到8点时,只剩四人。早餐结束了。

企业家有企业家的组织,任何人想要在选举中获胜,不能不拉拢这个集团。

作为候选人,十分辛苦。一天里面东奔西走,做很多事。中午莱德弗从250英里远的地方开车到爱荷华市,以便参加下午的活动。

第一项活动是去爱荷华大学的教学医院。爱荷华大学的教学医院全美闻名,是一个设备精良,医术高明的医院。莱德弗自己开车去那里,我和一位美国教授坐在他的车上,没有任何人前呼后拥。到了医院后,被引到一个会场,共有16-18个人,其中5人是随他去的(包括我们),7人是新闻界的,剩下的是医院里的人。人之少,出乎意料,不过莱德弗似乎不在乎,照样发表生动的演说,讲他对美国国内国外政策的基本看法,然后提问、结束。留下二十分钟,他一一接待到场的记者,每人可以提几个问题。

所以人少并不要紧,重要的是通过报紙、电视和电台,让成千上万的人都知道他。在美国,最难的事是找到听众。教授们到大学里来做讲演,也不易找到听众。一位国会议员候选人,似乎没有多大吸引力。这是美国政治中很有趣的现象。任何人想从政,均有求于选民,而非选民有求于他们。

出了医院之后,同车去一个学生宿舍,准备在那里见见学生。到了那里之后,莱德弗的主要活动应该是站在学生食堂门口与学生握手,寒暄。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见了学生就说:“你好,我是康·莱德弗,国会议员候选人。” 然后问一下学生是否去投票之类的话,纯属联络感情。这种工作极其难做,学生们似乎对此没有兴趣,一般只说一声“Hi”就过去了,很少有人愿意多说几句话,有的人极为冷淡。我再旁边看看,做一个国会议员候选人真不容易。也没有人前呼后拥,我们一共三人,他,他的助手和我,这就是美国的政治。他的竞争对手是内格尔(Nagel)。内格尔目前是本选区的国会议员,还在争取连任。内格尔也在校园中活动过多次,发表演说之类。莱德弗似乎对这项活动不甚感兴趣,做一会儿就赴下一站,他心情沮丧地对他的助手说:“走吧!我的感觉不良。” 的确如此。

下一站也是一个学生宿舍楼,叫“五月花”。在中国闻名的国际笔会中心就在那座楼上。我们自己开车去,有一位女学生在那里接待,引到会议室中,有近二十位学生。莱德弗讲了四十分钟,全是他对内政外交的看法,不过侧重讲了教育问题。讲完之后,学生提问,涉及社会保险,教育等问题。问题完毕,结束,前后一小时,这里的人数也不多。在会场外是学生活动室,有不少人在玩电子游戏机,台球和乒乓球,也有人在看电视。他们都没被一个国会议员候选人的演讲所吸引,自己干自己事。

一天的活动此结束。莱德弗开车送我回学校。在车上,我们讨论了国会议员候选人的产生过程。国会议员候选人按选区产生。自己觉得有能力竞选的话,就可以参加,但须征得一定人数的人的赞同。首先要经过初选,经过初选之后才能成为候选人。初选在党内的各位有志选举的人士中进行。莱德弗赢得了初选,成为共和党候选人。共和党支持他的竞选,包括给他法律允许的经费,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他说政党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政党的支持,竞选难以取胜。其实在美国政治中,候选人在初选中有真正的竞争。不过各党的初选已经排除了其他人。初选之后,只有两大党的候选人具备被当选的可能性,实际上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竞争。

两党制有效地使候选人变得“干干净净”,这种功能,政府没有办法承担。由于政党中有竞争,所以可以容异,不至于内部分裂,不同意见的人由投票淘汰,也不至于牢骚满腹,对谁怀恨在心。这种机制,作为社会管理体制的一部分,显得较为有利。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像国会议员这样的“高级选举”,并不那祥吸引人和激励人心,大部分人似乎无动于衷。这是民主的一项重要条件,虽然并不是理想条件。如果人人对政治怀着强烈的兴趣,民主是不会成熟的运转的。有人说,民主的最大敌人恐怕不是专职,而是民主本身。美国的政治很少能直接影响到选民的日常生活,除了税收之外,所以选民抱无所谓的态度不难理解。这种状况迫使每个候选人使出浑身解数来奔走、验收、号召,让选民认识自己。这种机制迫使两党拿出像样的候选人来,候选人在仪表、性格、口才、知识、为人、交际等方面,都要能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否则无从感召选民。

拿莱德弗来说,本人是一位律师,有丰富的经验,仪表堂堂,口才极隹,富于幽默感,善于与人打交道。内格尔大概也具有同样的素质。选举制度加上政党制度,使候选人具有较高的素质。这两者,少了哪一方面,都可能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莱德弗的竞选活动由他自己负责,并无多少人为他做事。他谈的均是老百姓关心的具体问题,这倒并非候选人愿意谈,而是选举机制的力量。自然,还有一种力量更为重要,这就是政党。平民百姓,没有政党背景,很难在选举中获胜。

6.选举日 xxx

11月9日为1998年大选年的选举日,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激烈的竞选即将结束,选民将通过选票决定谁是每统,另外还涉及众议员、部分参议员和部分州的州长。包括一些县的官员的选举,均在同一天举行。这样可以不必为各种选举花费更多的时间。

在选举日之前,每个选民都要登记。在选举前一定时期内没有登记的,便不能投票。登记时可以注明登记为共和党或民主党的选民,也可以不注明。选举由县政府的专门机构管理,所有选民的名单都输入电脑,按选区(percinct)分好。输入的数据有姓名,社会保险号码,地址等。拉选民登记为本党选民的活动,早就开始了。学校中常有亲某个党派的学生设一个摊子,请各位登记。当然也可以去总部登记,或去选举机构登记。

每个党的总部也都有登记为本党选民的花名册。在选举日即将到来之前,便开始忙碌,清查名单。选区的党的工作者也要联络本党选民。过去是到各家去,现在一般采用打电话的方法。自愿为各党总部活动的人员也得开始活动,如散发宣传材料等。

选举日这天,各选区设有投票站。选民们自己开车去投票,我在一个投票站作了观察。选民来者不少,似乎有一种责任感。要自己开十几分钟的车,还要排队,然后投票,没有一定的观念支配是不可能的。这种观念构成政治制度运转和二百年不变的重要条件。如果人人都对投票没有兴趣,也就是对维持一种体制没有兴趣,这种体制如何能存在下去呢?自然,物质条件的发展在某种程上也是公民参与的一项条件。家庭都有车,来去方便,尤其是在乡村。

但是与有些西欧国家相比,美国选举有些不便之处(如事先登记,不在公假日选举,居住时间限制)。选民的投票率低常被认为与此有关。

投票站里,选民要填写一份小的表格,写上姓名,住址和社会保险的号码。然后到另一个工作人员那里,他在电脑打出来的花名册上找到选民事先登记的记录。签到,表明选民已经来投票,然后到第三个人那里领取选票。

选票是一张长条纸,大概有40公分长,15公分宽(各州的选票也不相同)。上面印着各位候选人的姓名,最先一栏,是民主党或共和党人的。如果选民对所有的候选人都想选民主党或共和党的,只要在民主党和共和党后面的空格里做记号就完了,表示这位选民投所有这个党的候选人的选票。如果要具体投每个人的选票,下面有各位候选人的姓名,包括一些小党的总统候选人、参议员、众议员、县官等。那可以一一区分,可以做花样选择,既投共和党的几个候选人,又投民主党的候选人,实际状况也是如此,因为最后的结果是共和党赢得了总统宝座,民主党赢得了众院的大多数木座。虽然是木座,加起来也不可忽视。

选民填完选票之后,用一个选票遮着选票,然后送入选票箱子。这个选票箱有自动计数器,计算选票数目。待到投票结束,晩上9点,所有选票送往县政府负责选举的部门,进行计算。计算过程是电脑化的。从9点开始,电视台就不断向观众报告各州的统计结果。

在选举日,投票站的工作人员不少是志愿人员。选举站也有“站规”,如不许在选举站进行竞选,不许把选票给其他人看之类,这类规则贴在墙上,以示公告。

选举日,各党的总部有何公干?各党总部积极分子不能到投票站去宣传,但各党都派一位监督投票的人在每个投票站。他们都有一本花名册。每个选民进来登记时,工作人员就会告诉他们。他们便在自己的花名册上做记号。这有两种功能,一是监督防止有人投两次票,各党都得防止他党选民作弊;二是看看本党选民是否都前来投票。如果有人没有来,他们就会打电话去,以示关心,如果有什么困难,各党总部想办法提供方便,如看小孩之类的。这叫拉选票(Pull Poll)。

在防止作弊这件事上,美国人对他人怀有戒心,不那么大大咧咧。从基层党的初选开始就采取措施,如规定两党初选必须在同一时间举行,使一个人不可能参加两个党的初选。在选举日,也都会向各选举站派观察员。

9点之后开始点票,由于美国本土有几个时区,所以东部各州最先点票,电视台马上就一点一点公布結果,各州的选票数不断变化,观众们随时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这次总统选举,在差不多中部时间11点时,已经见分晓,老布什当选。这时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各州刚刚结束投票,刚刚点票,所以西部的人大发牢骚,认为这不公正。因为不等他们的意见表达出来,总统已经决定,他们投的票毫无用处。这也是美国选举制度的一大弊病,现有人建议立法规定全国投票站统一关闭的时间。

当然,这是在中、东部各州的选票倒向比较明显的条件下,如果中东部的投票结果难分胜负,西部的票就举足轻重了。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的选票,因为加州的选举人人数很多,砝码很大。

总统选举,讲起来恐怕有些问题。总统选举,实行的是选举人制度。各州按人数划分选举人的名额。大州多,小州少。选民数对总统选举没有直接的影响,他们直接影响选举人的投票方向,如共和党在某州得了多数,哪怕多一个人,这个州所有选举人票都属共和党,言下之意,投民主党的选票全部没有用。从最后数字讲,老布什得了4700万张选票,占总数的54%,杜卡基斯得了4100万张选票,占总数的46%,差距不算太大。但看选举人的票数,差别悬殊。老布什得了426票,占总数的79%,杜卡基斯得了112票,占21%。选举是多数统治,多一个人也是多数,其他均为少数。这个政治难题,至今难以解决。一千万人就一定得服从一千万零一个人吗?但是要选择民主制度,就得接受这个现实。这一次失败了,下一次争取多这一个人或者更多。

选举结果知道后,两位总统候选人均发表演说。杜卡基斯说:“我几分钟钱打电话给布什副总统,祝贺他取得胜利。” 老布什说:“几分钟之前我接到了杜卡基斯州长的电话,是真诚的,这是美国政治的一大传统……对于那些没有投我的票的选民,我也希望成为你们的总统。” 双方都感谢一番为选举做出贡献的各总部的人,感谢一番各自的家庭和各自的竞选伙伴。失利的候选人和支持者也承认对方为总统,并无二话,不能说不接受选举结果,另拉山头。

这套制度运转的有序程度,就表现在这里。虽然总统候选人产生的整个机制并非人人可以参与,而是掌握在各党手中,但其最后结果是货真价实的。失败的党不能说不接受现实,或另有他图。即便有人想,恐怕也没人会响应。

一般而论,制度运转成熟的特点,在于社会每个人都认为制度合乎程序运行的任何结果都不能用非程序的方法来解决,而只能靠这套程序本身。如果想改变结果,就得从头再走一遍程序。什么时候重新再来,由法律规定。人们相信一种程序,并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是为了防范别人。一些人可以用来损害他人的程序,他人也可以用来损害这些人。制度趋向成熟,就在于这种心理和认识不断发生作用,同时社会提供了足够的各项条件保证制度如形成和存在。

7.谁主沉浮?

老布什身经百战,当选为第四十一任总统。杜卡基斯也身经百战,但慘遭败北。老布什为什么会胜利?杜卡基斯为什么失败?这不仅是两位总统候选人的问题,也是选举机制的反映。可以通过对老布什当选总统和杜卡基斯的失利,分析美国政治过程的运作,颇有启发。

理查德•斯滕格尔在《时代》杂志选举特刊号(1988.11.21.)上撰文说,1988年的总统竞选有九个关键时刻,这九个关键时刻決定了老布什的胜利和杜卡基斯的失败。我们以这篇文章为基础,来分析总统选举这样一个重要的政治过程。

  1. 在初选阶段,老布什在新罕布什尔州竞选,一开始他落后于共和党参议员多尔和罗伯特逊。老布什立即紧急行动,召来里根最喜欢的演讲稿撰写人佩基·诺南,乘空军二号专机随老布什返回新罕布什尔州。诺南连夜奋战,起草了一份演讲稿,显示了老布什的新形象。同时大众传播顾问罗杰·艾尔斯主张批评多尔,而另两位广告顾问反对,认为不宜揭露自家人——共和党人的缺点。老布什开始时同意。这时黑格站在多尔一边,离选举还有三天。民意测验显示老布什不能在初选中取胜,只有发表攻击多尔的广告。老布什仍在犹豫,州长索努奴认为可以发表,老布什夫人也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于是老布什决定发表。他们买下了星期四的所有广告时间。多尔的班子星期三也在开会,决定不用反面广告。民意测验表明多尔领先,所以他们没有立即制作新的广告。当他们想用旧的竞选广告时,他们被告知所有的时间都满了,结果老布什胜了。如果老布什在州的初选中输了,哪有今日?

  2. 杜卡基斯在初选中情况看好,他还遇到了两位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是阿尔格尔,一是杰西·杰克逊,杜卡基斯认为他需要得到纽约市长科什的支持。他打电话给科什。科什关心杜卡基斯对杰克逊的态度,杜卡基斯态度不明朗。科什反对杰克逊,所以对杜卡基斯的态度不太满意。反过来高尔态度谦恭,与科什趣味相投,科什选择了高尔。但科什对杰克逊态度太鸡肋,在表示支持高尔的仪式上,大骂杰克逊,反而使高尔失分,杜卡基斯得胜。

  3. 两党候选人确定之后,便是老布什和杜卡基斯之间的较量。开始的民意测验表明,杜卡基斯领先10至12个百分点。这时助手建议老布什攻击杜卡基斯的缺点。索努奴建议攻击杜卡基斯的下述弱点:富卢希计划,波士顿港口污染,监狱人满为患。但老布什有点犹豫,他想等到共和党全国大会。但调查表明如果等到共和党大会,杜卡基斯可能会领先20个百分点。老布什当机立断,采取进攻姿态。

  4. 在选择竞选伙伴——副总统候选人时,杜卡基斯的助手建议此人最好来自南方,以与肯尼迪的竞选相媲美。杜卡基斯有不少人选,但杜卡基斯选择了参议员本森,认为他是以为老练的政治家。

  5. 在民主党内部,也存在竞争。杜卡基斯须得到党内各方大员的支持。杰西·杰克逊就是一位。杰克逊想当副总统候选人,但杜卡基斯没有这方面考虑。此后,杰克逊一直想与杜卡基斯私下谋之,但杜卡基斯一直佯装不知。杰克逊便从中作梗。杜卡基斯的竞选主席保罗·布隆塔斯打电话给杰克逊,杰克逊发牢骚说杜卡基斯从不征询他的意见。布隆塔斯说:问题是你从未明确支持杜卡基斯。杰克逊很惊奇,这是责怪他做得太少了。他的助手建议他表明支持杜卡基斯。 此后杜卡基斯打电话给他,他的助手建议他去讨价还价,说的含含糊糊。杜卡基斯一下子愣住了,挂完电话后甚感沮丧。五天后,他们再次见面。杰克逊很兴奋,但为时已晚。

  6. 老布什选择副总统候选人时,也有很多人选,如杰克·肯普、克•肯普、彼得·多梅尼奇、多尔等人。老布什想运用这个选择来表明他是有独立想法的人。他与高级助手詹姆斯·贝克等人多次商谈,但没有決定。他最后选择了奎尔。这完全是老布什个人的选择,他的助手们也不清楚如何对待这个奎尔,如何把他介绍给新闻界。他们根本没有准备有关的材料。助手们都觉得手定无措。

  7. 杜卡基斯的竞选组织缺少章法。原来的竞选得力干将萨索因故被他打发走,他们也很少交谈。在民主党大会期间,两人住在一个旅馆,但没有见面。后来杜卡基斯眼见不行,打电话给萨索,萨索谈了自己的想法:确定竞选主题,做电视宣传,加强竞选班子。但杜卡基斯又拿不定主意,直到8月份,他的百分点开始下降之后,才不得不重新起用萨索。萨索使出浑身解数,但拖的时间已太久了。

  8. 第二场电视辩论,为最关键的一场辩论。第一场电视辩论,杜卡基斯表现不俗,但第二场更为重要,它的助手们均劝他象《第一滴血》中的兰博那样去打,但他有所保留,最后杜卡基斯同意了助手们的选择,准备在下述问题上向老布什发动进攻:奎尔、伊朗门、流产、爱国主义、毒品和波士顿港口。在辩论这天,杜卡基斯感觉不好,身体也不舒服,上午的三小时辩论训练取消;下午依然疲倦,睡觉,直到5点钟才起来,离辩论只有一个小时了!辩论前半小时,又有人打电话来,杜卡基斯讲了二十分钟。助手认为这个电话使杜卡基斯不能集中精力。辩论开始不到一分钟,提问人就提到一桩谋杀案,杜卡基斯从未准备过这个题目,只谈了准备的六个问题中的一个。辩论结束,局势明朗。

  9. 老布什在第一次辩论完之后,感觉不良。第二天,老布什要。求每天给他送一份有关一个问题的备忘录,以备再战。他摩拳擦掌。第一场辩论时,他请了十多个教练,这场他想自己干,有一天,备忘录没有送来,他要求助手在一个小时内搞定。有一次在空军二号飞机上,他自己大声地自言自语,与想象中的杜卡基斯辩论。辩论之前,老布什的辩论教练与他一起聊天,引他发笑,以减轻思想负担。老布什一上场看到杜卡基斯十分紧张,便心中有数了。

这是一个人的分折,可能不全面,可能是浮光掠影的。但向我们揭示了总统选举中几个关键的环节。人事关系至关重要,任何候选人,如果没有处好这些关系,不可能在选举中获胜。竞选战略也十分重要,没有有效的竞选战略,不可能获胜,每一步每一环都可能是千钧一发。候选人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在选举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少选民不太考虑太复杂的政治问题,而只根据直观评价候选人。从这个过程看,选举在两党内部的初选和两党各自的候选人之间,是真枪真刀,必须全力以赴。

在总统选举中,谁主沉浮?是个复杂的问题。以上的材料表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层次上,均有不同的作用。当然,只有在统治集团支持下爬到这一层的人,才会有这样的问题。平民百姓对总统选举无门而入,也无可奈何。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取得提名之后,面临的是汪洋大海,谁能最终到达彼岸,是一场你死我活真的争斗。谁在渡海的旅程中沉下去,谁能渡过大海,取决于各种因素。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