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危机的潜流

1.家庭观念

对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或家庭组织,受过东方充分熏陶的人大多不敢苟同,也不欣赏。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与几十年前已大不相同。当然,美国的家庭成千上万,也各不相同我们分析的只是典型的、代表主流的美国家庭观念。

组成家庭,很重要的是有一男一女结合。对大部分美国男男女女来说,这种结合并不能妨碍他们每个人的私域(privacy)。许多夫妇都相敬如宾,互不干涉对方的私域。他们之间这种关系模式,在中国和日本是不能接受的。男女双方在很多问题上都是商量性的,听上去就像是两个不怎么认识的人在谈一件事情。当然,也存在融洽的家庭。

美国人的夫妻生活发展到这一步,是社会长期以来追求个人主义的结果。美国人自小就受到这种训练,视这种价值比任何价值都重要。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这种教育,已变得不那么善于与人打交道,已不会与人共同生活。我个人认为,这是美国社会将来的一个难题。结婚并不能打破在每个人心里筑起的这座堡垒,特别是年轻夫妻。年老的夫妻似乎更需要相互依赖,不那么注意维持内心的屏障。

这道屏障是如何形成的?这要从美国人自幼的环境谈起,谈起来我觉得不少的年轻夫妇太个人主义,太自私,不太注意对儿童的扶养和教育,不像东方人那样望子成龙,也不像传统的西方人那样倾注心血。很小的孩子,甚至连一岁还不到,一般就被送入单独的房间,美国人的观念是,这使孩子学会拥有私域,学会拥有自己的领域,另一方面也可保护家长的私域。这是让儿童学会独立的起步。美国人高度评价独立和个人主义。家长们向孩子们灌输这种观念,同时也是保护自己。他们不希望由于孩子的降生而使自己失去这些。他们内心的这些兴许是无意识的动机推动他们鼓励孩子去“追求第一”和“自立”。从社会效果说,也许有积极的意义。孩子们很早就受到教育,应当自己做决定,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使家长可以较早地摆脱孩子的纠缠。

儿童很早就开始挣钱,家长也会给他们一些钱。不少很小的孩子在银行有户头。9岁至10岁的儿童可以为邻居送报纸,13岁至18岁的孩子可以为邻居看孩子。美国社会是一个金钱社会,家长们深知要使孩子获得独立,必须强迫他们学会与金钱打交道。

到了18岁至21岁,家长们便鼓励孩子离开家庭,过独立生活。一般来说,孩子们到了这个岁数,都外出自谋生计。孩于外出之后,与家庭的关系,从中国人的观念来看,十分淡漠。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故事,子女打电话给父母,说某日几点钟来,几点钟走,届时便走。年轻人进入社会就像进入战场,要想有一个较好的生活,不能不使出浑身解数。这种压力也迫使他们无力顾及父母。我知道有些人很爱他们的父母,但他们没有时间经常去看他们。我也知道许多人对老人很淡漠。不少老人住在养老院或什么地方,子女等于没有作用。不论出于哪种情况,子女要赡养老人极力困难。老人的现状教给年轻人的是什么呢?会在年轻人身上留下什么烙印呢?

父母一般也不管子女的婚事,那均由子女自己决定。子女只是把女朋友或男朋友带回家里与父母见见面。美国人在这方面较为随便,豪门望族可能严厉一些。父母也都是这样过来的人。青年一般在中学就有男朋友或女朋友,性的观念较为开放,父母们对十五、十六岁的孩子的异性朋友,并无反对意见。我认识的一位老师就把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女朋友带到课堂里来,介绍给大家。她的儿子才十五岁。我问她对这种关系有何想法。她说她觉得很好,儿子的女朋友比他大两岁,有自己的汽车,不让她儿子喝酒、抽烟。接受这种事实在美国人看来是家常便饭,因为父母也是这么过来的。女朋友、男朋友的概念决不意味着结婚,当然,也有可能结婚。

对子女的态度是由各种原因产生的,其实我觉得许多人很爱他们的孩子。然而,一般家庭必须让孩子早早独立,供养不起,所以他们无法去爱。反过来,子女也爱父母,但父母的晩年不能依赖子女,子女是无法负担的,因而子女也无法去爱。这层关系对社会有深远的影响。父母的晩年得依靠赴会保险或福利制度,而不能依靠子女。老人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生活。中国文化中包含浓烈的养儿防老的因素,孝道也为中国文化基本概念之一。美国人不是不想有这种观念,而是无法有。有位朋友说,除了文化的因素,物质的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养儿防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势必减弱。

老人的现在就是青年人的未来。老人的这种状况影响着年轻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从他们开始有孩子起,他们内心中就十分明白,这个孩子将来是不能依靠的,抚养他是一种单方面的义务,大部分情况下不能指望什么报答。这会对父母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父母要真正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即战胜他们自身从小形成的个人主义(不是贬意的,而是指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代代相传,要选择新的开端极不容易,这是未来的一个问题。

亚里士多德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战后这些年的发展,家庭这个细胞在美国已经分解。表面上看,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但实际上,真正的社会细胞在美国是 个人。家庭组织和家庭观念正在加速这个分解过程。过分传统的家庭对个人的束缚太紧,不利于个人发展,但过分松散的家庭是否就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呢?家庭本来可以协调不少人际矛盾和人际关系。在家庭分化之后,这些矛盾就得交给社会了。

政府承担着沉重的由于家庭分化而产生的负担,从儿童教育到老人问题。这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包袱。但在家庭组织日益分化的今天,这个包袱可能会越来越大。政府能提供的只是物质条件,情感上的问题谁来调节?家庭的分化使社会失去了不少人情,这对一个和谐社会也是不利的。

不少人对家庭的演变也忧心忡仲。新保守主义思潮便是代表之一。新保守主义强调家庭的作用,不少人希望家庭能传递宗教、道德、伦理等基本规范。不过在美国社会这种机制下,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社会究竟以个人为细胞好还是以家庭为细胞好,家庭应该如何组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观念。美国社会至今依然是以家庭为社会基层的单位。但在精神上,家庭正在被架空,而社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以个人为细胞的调节机制。最后要问两个问题:

  • 人性究竟适应于过有家庭情感的生活还是没有家庭情感的生活?

  • 个人主义是情感选择的还是不得不接受的?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必然导致传统家庭的分解,美国社会走过的道路似乎是这样。现代化与传统社会结构之间是两难困境。我在新加坡时就深感这个问题的困难。新加坡是华人社会,也是新兴工业国家。经济发达之后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家庭分解的危险。新加坡力图通过儒家文化来缓和现代化的冲击波。家庭观念和家庭组织的演变,也很好地反映出了马尔库塞所描绘的“单面的人”。马尔库塞对美国提出的问题是:爱欲文明能否取代技术文明?我的问题是:除了性爱之外,人类社会还应保持怎样的情感?

2.无知的一代?

青年一代的教育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忧心忡忡的社会问题。大学教育具有相当水准。主要的原因还有,年轻人可以进入大学的面很广,人才是在大学中淘汰出来的,而不是选大学之前。但中学教育令人担忧,中学(高中)教育水平之差,令人吃惊。当然不是全美国都如此,有地区性的差别,在大城市和黑人居住的地区,情况尤其严重。10月4日晩上电视播发了一项特别节目(Burning Questions,热门问题),题目是:孩子为什么不及格?看了之后,令人大为震惊。在美国这样一个屈指可数的发达国家中,教育水平如此之差,一般人难以想象。

电视节目分为三段:高中生、教师和家长。高中生的基本知识面很窄,电视中报道了一些测验的结果。在有关本国的知识方面,知道美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珍珠港事件的有81%,知道政府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都部分并相互制衡的只有64%,知道门罗主义的只有42%。对于最高法院判定黑人和白人隔离违反宪法之事,知道的人只有20%。在世界知识方面,高中生的问题更多。大部分人不知道国际上的政治领神,但对杰克逊、玛多娜这样红极一时的歌星却十分熟悉,知道奥威尔的《1984年》一书的只有25%。美国人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然这里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在数学力面,也是惊人,知道10的87%是多少的人,只有60%。在地理方面也同样创造“纪录”,据闻有50%的人找不出华盛顿市在哪里。我认识一位台湾来的留学生。他说有一次一位美国学生问他从哪里来,他说是台湾,没想到对方提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问题:“台湾在欧洲的什么地方?” 另一位巴拿马来的留学生也曾告诉我:美国大学生对巴拿马的概念,就是一条运河,两旁有许多房子,根本不知道巴拿马是一个国家。

此类问题,在美国讨论已久,对美国人不能书写,不能计算,美国人自己也忧心忡忡。曾有一个人告诉我,他认识的一位朋友开一家店,买可口可乐六瓶可以打折扣,如一瓶50分,六瓶就只要两美元。一位美国人来买,他向他介绍买六瓶合算,只要两美元,那人就是怎么也算不过来,说宁可一瓶一瓶买。这当然是极端的例子。但这种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10月3日的《芝加哥论坛报》报道说,IBM公司设有一个成人识字(Literacy)中心,正在实施一项计划,教育成年人识字。IBM公司每周三天开设课程,学生从20岁到退休年龄不等。这是这个地区的大公司首次实施这样的计划。IBM实施这个计划的目的是很值得注意的。他们认为,到九十年代,在这个地区就难以找到他们需要的工人了。IBM成人识字中心经理Dave Cox说:“我们认为成人文盲是个主要的经济问题。如果我们要扩充经济,参与竞争,我们就必须得到经过训练和能够加以训练的劳动力。”

根据1980年的统计,伊利诺州的官员估计,该州大约有200万人可以被认为是实际上的文盲。估计芝加哥市的这项数字是75万人。在全美国,问题之大,不难想象。如果说教育系统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美国的未来发展就会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日本战后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教育制度的严格性。今日的日本,教育体制依然相当有效,这恐怕是美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除了知识教育之外,严重的问题还存在于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青年人在这方面的情况也令人担忧。关键的因素是青年一代失去了信仰和伦理观念。保守派对此十分反感。这档电视节的总结是:孩子们缺乏价值观、纪律和目标。

原因何在?

教师们的答复是:教师的工资太低,待遇太差,高中留不住人,大家都见异思迁。家长的答复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管孩子,挣钱都来不及。问题是,是不是联邦增加拨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部分解决,但不能全然解决。美国人的思维容易想到拨款上去。

我在一个中等水平的家庭里看这档电视节目,主人有一位女儿是高中生,另外还有一位女儿的同学。看完电视节目后,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女孩子说,“美国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但在我的学校中问题没有这样严重,同学们的成绩要好得多。学生缺少地理知识,也许与生活太优越有关,他们不需要到别的国度去就可以得到舒适的生活条件。对价值、纪律和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她的同学说:“这种问题在大城市和贫困地区特别明显,很多人不会写不会念,他们认为读书不能马上赚钱,而贩毒或做什么事却可以马上赚钱。接受更多的教育没有立即的好处,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位高中生是一位想过这个问题的人。

在商品经济中,钱的力量是难以抗拒的。如果没有一种力量加以引导,人们都会唯利是图。最后会引出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处在这样的困境之中。发展经济,需要首先调动货币机制,引导人们的精力。等到经济发展了,需要高科技高技术了,才发现难找这样的人才,因为货币力量会趋使人们寻找简单劳动挣钱,而非复杂劳动。这是值得发展中国家引以力戒的。

“货币能解决的问题,智慧一定能解决。但智慧不能解决的问题,货布一定不能解决。”

这家主人的评论更突出地表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然,这是一种绝对化了的说法。智慧和货市结合方能解决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主要不在于智慧或货币绝对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两者如何结合。他说:“青年没有价值、纪律和目标,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家长也没有。” 这句话点明了有知识阶层的忧患所在。这一代是过去的一代造就的,而下一代又将由这一代来造就,结局是可以想象的。

如果基本知识的传递都成问题,那社会的基本价值信念如何传递?如何社会化?这不仅是对美国社会经济的最大挑战,也是对美国政治的最大挑战,新保守主义的兴起表明这种忧虑已达到相当的程度。

3.游离少年

家庭观念的变化,以及家庭组织的松散,在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是促进社会发展,还是相反?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个人主义发展的结果,使人担心谁会认真承担家庭的责任。年轻夫妇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解决家庭责任。在中小城市和乡村里的家庭中,我觉得家庭观念还较浓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家庭责任也较明确。尽管美国的社会机制使人明确知道子女的不可依赖性,但有责任感的家长依然尽自己的义务,把孩子抚养到成年。

然而,个人主义和私域观念是那样根深蒂固,以至家庭关系中也笼罩着这种氛围。我觉得这种家庭精神————个人主义和私域————使家庭关系较难以调整,家庭中紧张态势(Tension)较大。父母很难管理较大的孩子,尽管父母可能是正确的。父母因为要维持自己的私域,有时难以考虑周全子女的愿望。夫妇之间由于同样的原因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美国的离婚率很高,很多原因不是社会和其他问题,而是个人的精神问题。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克莱默夫妇》,深刻地反映了这种精神状况带来的问题。值得注意的不是乔安娜出走的说不清楚的理由,而是丈夫对孩子的态度。家庭中的这种内在精神带来了不少问题:离婚率高,单身家长多,游离少年多等。我们来看一下游离少年的问题。

游离少年的概念是新加坡人的概念,类似于中国的“逃夜”和北京土话“涮夜”之类。家庭问题首先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由于家庭矛盾导致青少年出走,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我之所以觉得这个问题重要,是在于青年乃一个社会的未来。失去了一代青年,就失去了未来。社会的未来如何?答案也在于青年一代的成长。美国人也深谙此道,参院青少年犯罪调查委员会主席伯奇·百恩(Birch Bayh)在19763年就说过:“我们的青年是民族最宝贵的资源。” 社会固然能培养出大批精英。但对一个社会来说,需要精英,也需要大众。如果大众是“垮掉的一代”,社会何以进步?

从家庭的组合,走到游离少年,只是想从游离少年的现象追溯家庭的功能。手头有阿诺德·P·鲁宾(Arnold P·Rubin》写的著作,《少年违法:美国的游离少年》。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虽然出版于12年前,但仍然有价值。

游离少年在美国较为严重。1975年的估计是每年100万,这还是一个保守的数字。与美国2亿多人口相比,这不是一个小的数宇。1973年,警察当局抓住的游离少年达26.5万。游离少年指的是未成年的儿童和少年未经父母同意离家出走。最小的有10岁左右的儿童。我们可以看一下鲁宾描写的一些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和结果。

  • 泰丽,“我出走的主要原因是家里紧张空气太浓。”泰丽17岁,她说她不想回去,家里太紧张。也不想去学校,学校里学不到有用的东西。

  • 兰迪,17岁,来自弗罗里达,“父亲把我放上公共汽车,对我说,不要让我再见到你。” 他说他出走的原因是,“我父母想摆脱负担……他们认为我的脑子有问题。” 他和他的妹妹是收养的。

  • 卡西,圣地亚哥,13岁开始游离,她说她不能同她的继父在一起,他是酒鬼。他的父亲打她,“有一天我回家晚了一个小时,与一个朋友一起走回家,他就想打我的朋友,我母亲阻止了他。他用皮带打我,问我为什么晚回家,并拿刀来,母亲阻止了他。”

  • 里克,12岁,里克的父母不住在一起,他有七年没有见到母亲。他和父亲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三个人都是酒鬼。他父亲喝了酒就揍他。

  • 白基,来自非常舒适的家庭,“我的母亲健康非常糟糕,家里很乱,她希望别人注意她,有时揍我来达到这个目的。” 跑了两次以后回到家里,她父亲告诉她不能住在家里,她离家出走,住在街上一个月许。

  • 伯克斯特,15岁,在纽约被杀害,警察局说是被她的“顾客”杀害的。她曾因卖淫被警察局抓住。但她使警察局相信她已有19岁,是第一次干,警察放了她。第二天夜里被杀害。

  • 自克莱,出走之后卖淫被抓,后来被害。原因是她父亲十年前离家出走,不告而别,家庭陷于贫困,不能不依靠政府资助。她想摆脱这种境况。

我仅随便在鲁宾提到的各种例子里举了几项。可以看到,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家庭紧张气氛纷起的,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紧张气氛。当然也有些儿童因家长不给买高保真音响设备之类的原因而出走的。可是,更深的原因在于不少家庭无法达到真正的内在和谐。人人都 想有 个人主义和私域,如何会有真正的和谐。个人主义和私域是美国社会重要的价值观,但它们是否在任何限度内都是有利无弊的?再好的东面,如果让其无限度地泛滥,必然走向反面。在美国,工作部门一般很少关注个人的私域。家庭是否也应如此?或者需要某种调和呢?

游离少年至少反映了家庭缺少吸引力。这个社会问题也意味着社会发展的两个问题:

其一,家庭的社会功能有弱化趋势。家庭是教育青年一代的重要场所,也是协调社会一部分矛盾的场所。由于家庭关系的演变,大量的青少年问题就交给了社会。单为游离少年之事,政府每年要花上千万的美元。相应地,政府也建立了游离少年的收留所等组织和设施。这实际上增加了社会的压力,增加了政府的开支,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其二,青少年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能否具备一个社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结构。青少年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虽然不可强迫,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这样大数目的青少年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对一个社会的 预后不良。实际上,大量的游离少年参与犯罪或成为犯罪的对象,失去了教育机会。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日本有完整的青少年教养机制有密切的关系。可能用西方文化的观点看,日本的做法不能接受,但日本的成功告诉人们,相背的道路可能意味着失败。每个社会都应找到良好的机制来达到这个目标。美国的今后几代还能撑住美国的架子吗?许多美国人也怀疑。

一个社会的发展,固然要依靠政治体制、企业、金融、科技、文化,但也要依靠基本组织——家庭。问题是怎样协调不断发展的社会精神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这决定社会政治协调的幅度。

4.无毒不美国

美国的概念,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必须与毒品联系在一起,故称之为“无毒不美国”。毒品已构成美国社会一个难以克服的顽症。里根行政当局最近发动了强大的攻势来反对吸毒贩毒,会有多大效果现在还难说。犯罪集团围绕毒品买卖组织起来,使出浑身解数,与政府的肃毒组织周旋。毒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美国。在一些城市中,要得到一包毒品很容易,大街小巷上有人兜售。不少人吸毒上瘾,结果陷入毒品中不能自拔。有的人吸毒上瘾,不能不为犯罪集团所左右,年轻姑娘由此而不得不卖身换毒品。

毒品正在侵蚀美国,其力量,恐怕超过了历史上各种冲击过美国的力量。毒品的泛滥,也构成对社会体制的强大的挑战。能否抑制并压缩毒品的泛滥,是对社会体制乃至道德精神的一种考验。

毒品泛滥首先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吸毒现象异常严重。我看过一部电影,讲一个中学校长如何去治理一个脏乱差的学校,主要对手是一名黑人中学生。他有一群学生拥护,在学校的厕所里公开贩毒。他们设计毒打这名校长,并且拆毁校长的摩托车。最后几个人拿了枪来杀这名校长。几乎就要被打死的时候,校长意外得救,这名学生被警察抓去,警车开走的时候,他两眼死死盯着校长,一副不甘罢休的样子,令人不寒而栗。这里面自然有艺术加工,但恐怕与一些情况严重的实际过程相差无几。毒品组织的触角早已伸到社会各个角落,尤其是青少年集中的场所。在小城镇中可能好一些,在大城市中情况更甚。

我们来看一下一份杂志《Ladies Home Journal》1987年5月号上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孩子与毒品”。作者一开始就引用了里根总统给这份杂志写的信:“毒品威胁着每一个美国家庭和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毒品使年轻人失去他们需要的教育,使每一千名美国人中十人不能工作。毒品与犯罪紧密联系,摧毁财产,提高保险比率,劳累警察局和各类执法人员,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的经济损失可以用数以亿计的美元来测量,但如何测量一个生活被毁坏的国家的损先?” 这番话,表明了美国遇到的严峻挑战。

青少年吸毒的状况如何?这份杂志对几名青年做了调查。其中有一个人的答复如下:

蒂姆•奥西基:“我在离开小学进入初中时开始吸毒。我发现这所学校中毒品很多,也许是因为我认识了一些大孩子和来自市中心的孩子。我认识的一些人吸毒,开始我不感兴趣。后采我开始吸Marijuana,不久这种东西不起作用了。后来遇到来自很有钱的家庭的孩子。他们向我介绍昂贵的毒品,如可卡因。我用了,从此可卡因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青少年在社会、学校或什么地方染上吸毒的习惯之后,便不能自拔,陷入泥淖之中。毒品的花色品种很多。有些是医用的药品,但过量了也会成瘾,对身体有害无益。毒品的名称有:Heroin,morphine,Codeine,methadone,Cocaine,marbiturates,Amphetamines,LSD,DMT,mescaline,Psilocybin,Alcohol等。

青少年吸毒犯罪,甶吸毒走上犯罪的不计其数。围绕着这个主题,人们制作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写下了难以计数的小说故事。有一部电影写的是几名中学生搞到了一小箱毒品,想出手。与另一帮人联络上后,约好在某处碰头,但发现对方带着凶器,想谋财害命,连忙拔出枪来,才没有遇险。这时另两名学生发现他们有一小箱毒品,便想抢劫。这天他们拿着枪去抢劫,正好遇上另一帮人也来抢,三方交战,死了两人。两名学生中一人被打死了,另一人在逃窜中将有毒品的那群学生的头头的弟弟撞死了,自己进了少年改造所。后者因弟弟死了,极想报仇,便故意去强奸前者的女朋友,结果也进了少年改造所。两人在少年改造所里明争暗斗。最后,一天夜里,后者打昏了看守,冲进前者的房间,展开一场殊死搏斗,结果是两败俱伤,打得鲜血淋漓。他们都是未成年的青少年。

自然,吸毒者不限于青少年,成年人中吸毒者也是大把大把地可抓。问题是这写人都是从青少年时代就染上了毒瘾。吸毒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主要是在身心方面,完全有可能便一个人萎靡不振,有气无力,情绪低落,最后摧毁一个人正常的精神状态,有时甚至导致死亡。

对于吸毒,也有不同的看法。如托马斯·斯萨斯(Thomas S·Szasz)就写了一篇文章,认为大部分人均反对滥用毒品,认为要采取强制性的政策,因为毒品太危睑。但是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损害和杀死自己,这是人的自由的一个基本方面。自我摧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罪恶,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手段来惩罚,但不能视之为一种罪行或精神疾病,运用警察力量来控制它。因此不让一名成年人拥有毒品是荒谬的。武器、利刃都更为危险,但无人禁止。这是一种权利。所以不能剥夺成年人拥有和使用毒品的权利,尽管大部分人不会使用它们。这是一种典型的反面观念。

这种观念现在不是主流。主流是主张政府采取有效行动来禁止贩毒和吸毒。话说回来,不能说这种论点没有道理。因为枪枝弹药的确要比毒品危险,在美国却可以公开出售。一枪可以打死一个人;一包毒品,只要对方不受用,便打不死人。美国人认为拥有枪是公民权利,那么毒品为什么不能拥有?这个难题,美国人还没有解开。

实际上,这也是对人的权利幅度的挑战。在社会生活中,能给予每个人的自由幅度有多大?这是实际问题。说一个人可以享有全权是不现实的。洛克、卢梭等人讨论的问题,他们未能从实际上解决,今天的人仍未能从实际上解决。恐怕我们还需要对人类做一番再认识。

为什么说吸毒是对美国的一大挑战?问题就在这里。美国人相信每个人有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这是个人的自由权,不能剥夺的。这种权利逐步发展,在二次大战之后,从政治领域的选举权利、种族平等权利和男女平等的权利,发展到后来的性自由的权利,追求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如嬉皮士等)等。这一切都被美国人接受了。如今来了个吸毒的权利,美国人却不能接受。因为接受它,意味着民族或民族中相当一部分人的衰败。美国体制中有没有坚固的哲学基础来支持这项反毒行动,现在还不能说。相反的哲学基础却有之。美国人现在大部分赞同禁毒反毒。这是一种事实和情感的选择,是一种公众舆论。未来会是如何?性自由不也曾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吗?

吸毒问题提出的挑战不在哲学领域,很少有人对这类抽象而深奥的问题感兴趣,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条件的话。吸毒问题提出的挑战还包括:促使人们吸毒的原因是什么?许多吸毒者的答案是,感到无聊、空虚、恍惚、沮丧,所以借吸毒来刺激一下。据一位精神病医生分析,美国人三分之一有这样或那样的精神问题。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样我们就得走入一个广大的视野。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这个环境包括家庭、学校、企业、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各个方面。这个环境在产生吸毒者呢还是在消除他们?吸毒者越来越多,与日俱增。反毒肃毒只是消极手段,因为只是针对结果而言的。但要改变产生结果的原因,又谈何容易?

我们深知,吸毒对一个民族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性。十九世纪中叶之后,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其产生的危害可以说至今还存在,作为历史,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反对吸毒的美国人,大部分担心自己的孩子,少部分会担心整个社会的发展,个别人想的更远。更远是最难接受的。

5.黑社会

黑社会组织或犯罪集团在美国社会中有强大的实力,严密的组织。看过影片《教父》的人对黑手党组织和各集团之间残酷较量有所了解。看过《家族的荣誉》的人对黑手党的活动和手段有所了解。其他各类文学形式也常常以此为主题。黑社会组织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虽然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的渲染。其实现实生活中,黑社会的存在的确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大难题,构成对这个富裕社会的极大威胁,也构成对这个社会制度的最大挑战。

11月25日的《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两个贩毒集团情况,读后令人不寒而栗。这两个集团的名称一个叫Bloods,一个叫Crips,基地在加利福尼亚州。他们利用发达的高速公路系统,在全国建立起井井有条的暴力和贩毒组织。这个组织从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发展到东海岸的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从大城市扩展到小城市。这个网络的主要功能是出售可卡因。这两个组织发展到差不多每一个州,八百处据点。贩毒组织精心经营,成为一种具有良好管理的组织。

贩毒组织不仅扩大力量,而且装备精良。缉毒部门往往由于武器没有贩毒组织精良而被打得落荒而逃。这些组织装备有轻重武器,遇到麻烦,便大打出手。

这些组织一旦来到一座新的城市,往往不是悄悄的来,而是大造声势,开着昂贵豪华的小汽车,穿着珠光宝气的衣服。

这些人往往不带身份证,也不在街头兜售。他们雄心勃勃,来到一个地方,主要是建立销售网络,订合同,俨然像是在做正儿八经的买卖。

最近在密苏里州抓住两名罪犯,带了1,100磅可卡因,价值连城。

这两个组织到底有多少人,说不清楚。在洛杉矶县,人数大约在700名左右。大多数是黑人。洛杉矶市大约有27000名骨干分子。在全国各地,阵容强大。丹佛市大约有700人。俄克拉荷马市大约60人,加上已经抓住的30多人。堪萨斯市也有不少。凡是有他们活动的地方都有大批人马。

他们组织严密,而且肆无忌惮。在大街小巷各处出售毒品,并且恫吓人们不许报告警察局。在奥马哈(Omaha),有一块居住区被称为“越南”,因为这里经常发生枪战,血雨腥风。

最近出版的另一本书,书名叫《Mafia Enforcer:A true Story of Life and Death in the Mob》。作者是托马斯·莱纳和塞西尔·科比。前者系著名的记者,专写犯罪活动内幕,在美国很有名气,得过各种奖,是研究有组织犯罪的专家。后者是一位悔过的犯罪集团要员。犯罪集团悬赏十万美元巨额,要拿他的脑袋。他由警察局严加保护,化名隐姓。这本书由寒西尔·科比口述,托马斯·莱纳记录并写作,暴露了黑社会的内幕,惊心动魄。

我们仅来看下他们在书的最前面勾勒的犯罪集团的组织图表。一类是家族式的犯罪集团,如黑手党。最高层是委员会,下面是老板,老板下面是小老板,小老板下面是头头(Caporegima)。头头下面是士兵(Soldiers),士兵的职责是强制执行纪律,手段是威胁、进攻和暗杀,同时执行领导层的命令。犯罪集团同时与各类人员和组织结成庞大的网。黑手党一般从事两种活动:一类为合法活动,如银行、酒吧、俱乐部、食品生产、工会、保险、房产、饭店、娱乐等,另一类为非法活动,如酒精、攻击、爆炸、贿赂、出口、绑架、暗杀、卖淫、偷盗等。

另一类组织是非家族型的,称为Motorcycle Gang。这类组织有全国性領导层:主席、副主席、司库等。下面有Sergeantat Arms,War Lord,Road Captain,他们负责管束集团成员,管制非成员,手段也是殴打、暗杀等。他们与社会三教九流有广泛的联系。从事的活动也有两类:合法活动包括汽车买卖、酒吧、娱乐、俱乐部、视频、摩托车买卖、房产、饭店、货运、建筑、古董等。非法活动与黑手党相同。

这类组织组织严密,能量惊人,主宰着很大一部分美国社会。白宫治理着美国社会,黑社会组织也治理着很大一部分美国社会,但这一部分是黑暗的。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本书中描写的一个场景(第五章,卖身姑娘):

“他们常常打死一些女人以保护他们自己,因为他们认为她们可能会变成告密者,这是许多姑娘消失的一个原因。消失者或者受酷刑,或者被谋杀。她们被肢解,钉在十字架上或被扔进荒地,让野兽吃光尸体,不留痕迹。姑娘们也因其他原因而消失。有时他们在低级酒吧里做妓女或伴舞,在16岁或18岁时就变得太老和无用了。有的因为想摆脱拥有她们的俱乐部,有的没有上交规定上交的钱,有的仅仅是因为没有挣到足够的钱……”

看了这样的章节,不禁要问,这是美国吗?不错,这是美国。这是硬币的另一面。政府承认这些犯罪集团威胁着社会。1985年,联邦调查局的统计表明,最大的四个犯罪集团有3,800名成员,这还不包括八百个小的集团。今天,犯罪组织和黑手党的势力已大有发展,成为社会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之一。

犯罪组织的存在构成对制度的一大挑战。有组织的犯罪的出现,本身就表明一种体制上的漏洞。自然,不能说哪一种体制可以完全避免犯罪。但犯罪集团发展到全国性的大规模组织,实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体制有这方面的漏洞。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讲的洞,仅指可以透过某种东西的空间,并没有特定的设定。从这方面讲:

其一,美国人的观念是有罪必究,无罪不管,法律放在那里,只有当触犯法律后,才加以追究。也许这是政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任何人的行为不能在一开始就治罪和禁止,要以观后效。可是,像有组织犯罪这样的活动,等到它们人多势众时,已无法控制和治罪。美国的状况就是一个实例。

其二,美国人的观念是任何人都可以自行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权利。这也是政制的一项基本原则。美国的政党活动使是这种原则运作的结果。但是,如果允许结社,那么任何人都可以结社。犯罪也可以结社。社会只能惩罚犯罪的个人,而无力对付这些组织。这些组织往往具有合法和不合法的两面性,使想取缔它们的人碍于一些理由而难以达到目标。

这两个问题,是美国政制的潜在问题。犯罪组织把它们放到了明处。任何社会在设计体制时,均会遇到这类问题,想禁止的由于想允许的决定而不能禁止,不想给予的由于想给予的决定而只能给予。如果说美国政制过去、现在或将来有什么问题,问题就在这里。美国政制在给予和允许方面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政制,但在禁止和防范方面不是一个值得赞扬的政制。美国人想制止很多东西,但往往适得其反,越想禁止的东西,结果却越多。

6.乞丐王国

维克多·雨果的不朽之作《巴黎圣母院》,向人们描绘了曾几何时法国巴黎乞丐们的苦难和生活,卡西摩多和艾斯梅拉达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根据雨果《巴黎圣母院》改编的电影,为人们展现了卡西摩多栩栩如生的形象。这个形象那样生动,使人们把他视为下层人的典型形象。令人奇怪的是,如今走在堪称二十世纪第一巨富大国的美国的土地上,总感到有不少人与这个形象相象。他们肮脏、污秽、衣冠不整、目光呆滞、行动迟缓,脸上带着一种看一眼便不能忘怀的可怜表情。这样的人为数不少,构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乞丐王国,也构成美国的一大社会问题。

对于这些人,报章的正式叫法为Homeless,即无家可归的人。由于无家可归的人越来越多,朝野对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这一段的报纸和政府发言人常常谈论这个问题。走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都可以看到大批无家可归的人。他们或是坐在大街旁,呆呆的,或是向人要钱,或是蜷曲在哪个角落或门洞里睡觉,或是背着一大堆破破烂烂的东西在慢慢行走……这里可以举我亲眼所见的几个事例来谈这个问题:

  • 1988年,华盛顿。一位英国政治学者邀请我去一家黎巴嫩饭店吃饭。我们说好两人从下榻的华盛顿希尔顿旅馆走到那家饭店去,顺便看看华盛顿的夜景。我们傍晚7点从希尔顿出发,走到市中心最热闹的一条街上。有一位黑人拦住我们,问我们有没有零钱。这是我第一次碰到Homeles。这天晚上,在吃饭的来回路上,遇到的Homeless和向我们要钱的人不下十名。这个概率很大的。

  • 1988年12月,纽约。纽约的这类人物大概较为集中。那天晚上朋友开车一起去纽约,准备投宿在一位朋友家中。由于对纽约的街道不熟,车开进了哈莱姆区。这是纽约犯罪最高的一个区。当时已是夜半。只看到每一个街口都有成群的人,有的在大声喧哗,有的在喝酒,一种令人恐慌的气氛包围着我们。第二天像朋友一打听,知道昨夜闯入了哈莱姆区,不禁一身冷汗。

  • 1988年12月,纽约。到一位朋友家里去,走到他住的那幢门口,看见台阶上坐着一个人,正在吃东西。衣冠不整,旁边有一大堆破烂的行李。不由得提高警惕,迟疑要不要进去。结果那人先抬起头来,原来是一位老妇人。她说:“不要伤害我,我是无家可归的人,我只是坐在这里吃东西,不会做别的事。” 听了她的话,心中泛起一种巨大的怜悯。

  • 1988年1月,伯克莱。我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伯克莱分校的东亚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每天中午去吃饭,要走过一条商业街。这条街上要钱的真多。就在商业街一侧的一个门洞里,连续几天我们都看到地上铺着旧报纸和纸板,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碎纸,每天晚上有人在这里就宿,盖着破絮。尽管我们没有见到那个人,但可以想象他是什么样的形象。

这样的见闻很多,恐怕任何一位在美国的人都会有这样的遭遇。冬天来临,西海岸各城市中无家可归的人特别集中。在旧金山市的市政厅门前,有成群结队的无家可归的人。在西雅图市的大街小巷,无家可归的人聚集在车站和公共场所。纽约的火车站厕所里,一大群无家可归的人在里面要钱,吓得一般人不敢上茅房;Grey Hound车站里也不逊色。1989年1月20日,是老布什宣誓就任第四十一任总统的日子,在他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时,电视里穿插了一个画面:一名无家可归的人盖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在地上睡觉。可见,这个问题已经多么严重。

1989年1月16日的《纽约时报》在头版上有一篇文章,讨论Homeless带来的社会问题。说的是一座小村,叫艾姆斯福特,成为韦斯特切斯特县无家可归的人的“首都”。这个村子共有3,300名常住居民,但无家可归的人却达378人。他们住在那里的四家汽车旅馆中。纽约州法律规定:任何人如果需要紧急住处,便应提供给他。所以县的福利部门安排这些事情。在这378人中,只有9人来自这座村庄,大部分人来自其他地方,如波士顿、路易斯安那、奥来根等地。韦斯特切斯特县1988年花了5400万美元来安置他们,今年计划花6400万美元。无家可归的人集中在这里,引起了当地人的惶惶不安,生活质量下降了,犯罪率上升了,殴斗增加,他们担心往日的平静会被打破。不少人准备前往他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家可归的人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和冲突。艾姆斯福特只是一个很小的社区,但遇到了这样多的无家可归的人带来的麻烦。整个美国加起来,又该如何呢?

为什么有无家可归的人?这是一个不能简单答复的问题。有的人认为,那是他们自己愿意,很多无家可归的人看上去年轻力壮,他们宁愿行乞,也不愿去找工作。不少人对这样的人并不表同情。也有人认为,不久前将一些没有侵害行为的精神病人放出来,是无家可归的人队伍壮大的主要原因。他们精神上有毛病,不可能去从事工作,而他们的家庭或亲属也不愿意照顾他们,所以不少人沦为无家可归的人。

说真的,在美国,在大街上见到不正常的人,不要感到奇怪,因为太多。也有的人从越战来分析,认为无家可归的人有许多是越战老兵,他们在越战中吸毒以支撑自己的意志,结果不能自拔,毁坏了身心健康,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工作,也就只能走上这条路。如此等等。

这种现象,颇令人费解。它对美国的制度和美国精神是一个挑战。一方面是商品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是为数众多的赤贫的人。就财富本身而言,美国不像一些发展中国家。那些国家资源本身匮乏,在怎么分配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要。而社会的财富,如果用另一种方式分配足以使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都过上体面的生活,问题是,这种分配方式在这个制度下难以形成,不符合这个制度的性质。

或许有人会说,无家可归的现象与制度无关。那么,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也没有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政府和民间的不少机构的确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谈何容易。无家可归的人本身,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可能是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是社会的原因,但这种现象的存在,对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挑战。美国并不会因有这些问题就被认为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人们照样认为美国是一个头号发达国家。然而,美国因有这些现象,从而被人们更好地认识。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任何政制和行政管理也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个好的政治和行政系统,不在于它一开始就设计得天衣无缝,而在于它能针对不断冒出来的问题,来发展和壮大自身。自然,关键在于它要有这种能力,且这种能力要符合他们制度运转的内在逻辑。

7.黑色挑战

“黑色挑战”,或称“黑色风暴”,我指的是黑人问题。黑人引起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也构成对社会的严重挑战。有的人把黑人问题比喻成最大的社会难题,说这个问题最终将成为致命问题。在美国,可以深深感觉到,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马丁·路德·金中心坐落在亚特兰大市。我去参观了这个中心。与卡特中心比较起来,马丁·路德·金中心就显得小而破旧,部分原因是其建立的年代比较早。马丁·路德·金是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直到六十年代,黑人问题和种族歧视还十分严重。那时存在着只有白人可去的学校,只有白人可乘的汽车,只有白人可住的旅馆,只有白人可住的地区,黑人没有地位,没有资金。那个年代,为了打破这种种族隔离,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动乱和暴力行动,联邦政府不得不出动军队保护黑人学生和白人学校上学。尽管法院裁决种族隔离违宪,实际生活中种族歧视依然长存不散。从那时至今,已有二十多年,虽然黑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黑人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爱摩里大学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告诉我:“在南方,尽管自南北战争之后,黑人得到了解放,但黑人地位依然很低。” 南北战争的起因就是取消还是保存奴隶制度。我们知道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描绘了黑人在当时的地位。林肯总统的功绩之一就是完成了这项目标:解放黑奴。一百多年过去后,黑人不是奴隶了,但黑人却依然没有白人所享有的社会地位。

他说,在亚特兰大市附近有一个县,种族歧视的情况尤为严重。至今这个县还反对黑人居住。据说那里没有黑人。凡是有黑人住进去,都会被排挤出来。反种族歧视组织多次支持有胆量的黑人住进去,都被打出来。去年一个反种族歧视组织为抗议这种态度,在该县组织了一次游行,结果被那个县的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报刊报道了这件事,引起全国人的愤怒,各地的人都声援这个组织,前来参加游行,弄得警察局十分紧张。该县的人见反对他们的人人多势众,众怒难犯,没有敢动手。但反对种族歧视的人也只是游行一下,没有取得什么长久的结果。至今,该县依然歧视黑人。

今日,在大多数地方已经没有明确规定的歧视黑人的政策,甚至有相反的规定:政府机构等一定要雇佣黑人。有的白人觉得这是颠倒歧视,因为有时候白人比黑人更有能力胜任一个职位,但由于规定要雇佣黑人,白人便处于不公平的竞争位置上。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在很多白人心中,讨厌黑人的心理十分强烈。例如,在一些白人的住宅区,黑人要是住进去,许多白人都会伴奏。有黑人居住,房价就会下跌,因为白人不愿来住。这种事实造成黑人和白人基本上分区居住。每个大城市都有黑人区,一般都是比较落后和脏乱差的地区。有的黑人得了百万美元,还是不能跻身白人的上层社会。美国人的表面文章做得很漂亮,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种族歧视,实际上根深蒂固。

黑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文化水平也较差,经济状况更糟糕。人们在大街上会遇到许多可怜巴巴要钱的人,大部分是黑人,华盛顿这样的人多得惊人,和繁华都市太不协调;在大街广场上会看到许多卖艺的人,大多数是黑人;还可以看到招工处和救济处排队的人,大多是黑人;流浪街头无家可归的人,大多是黑人;穿得破破烂烂、衣冠不整的人,大多是黑人。当然白人也有这样潦倒的人,但人数较少。观光者看到这种状况,自然会提心吊胆。

黑人居住区最能典型地反应黑人的困境。我在旧金山、纽约、纽黑文、费城、华盛顿、亚特兰大都去过黑人居住区,给人的印象极为糟糕。一般来说,都比白人居住的地区脏乱差,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贫穷地段。不少户门前,都坐着一些懒洋洋的黑人。年轻人三五成群地站在街上,令人心里打鼓。纽约的黑人居住区尤其糟糕,里面的犯罪率极高。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有一次一位美国人带他去纽约黑人区参观,车开到一半,一辆警车紧追不舍。他们以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停下来后,警察问他们知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地方,他们说知道。警察说多加小心。他们俩只敢快速开过黑人区,不敢下来。他说如果车子抛了锚,就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了。

黑人的生活状况极差,在走投无路后,大多走上犯罪道路。整个社会的犯罪状况可列世界前茅,黑人尤烈。听到不少关于黑人抢劫中国人的故事。有一位朋友说,有一次他陪一位同事去饭店,在楼梯上遇到两个黑人拿着刀要钱。一位中国留学生告诉我,纽约的四十二街的犯罪猖獗,中国驻纽约领事馆正好往这条街上。罪犯专门抢中国人的钱。纽约警察局不得不在领馆前安排了骑警,一般的警察已经不敷为用(不过我没有看到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门前有骑警)。这可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黑人中杰出人物层出不穷,他们也成为社会崇拜的偶像:如田径运动员、个性、篮球运动员、垒球运动员、拳击运动员、橄榄球运动员。不过黑人的总体地位没有变化。

黑人的问题已构成一种循环,这个环难以解开。黑人的整体文化较低,经济水平差,在生育方面不加控制,福利制度规定儿童可以领得政府救济。黑人的生育率高于白人。黑人儿童得不到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因为上一代人就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不接受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儿童自然也得不到教育和熏陶。从小在黑人区的环境中长大,潜移默化,心理不平衡。一代一代的黑人成长起来,又没有很好的技能和教育,因而不能从事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位。不少儿童没有父母或只有一个家长,往往只有母亲。很多儿童的母亲是 Child mother,称“儿童母亲”,即十四五岁就怀孕,并有了孩子。这样的孩子如何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这种状况,在黑人社会中并不少见。他们长成之后,只能从事较低层的工作,得不到较高的经济报酬。少数人经过奋斗摆脱了这种困境,但又难以为白人社会所接受。这样代代相传,使黑人问题的雪球越滚越大。

黑色挑战正在威胁着社会和制度。到目前为止,制度对这个问题是软弱无力,或者说无能为力的。由于制度无所作为,反黑人主义的思潮正在兴起,新保守主义这所谓的“颠倒歧视”便具有这种意思。种族隔离已经成为历史,不过黑色挑战越来越大。三K党甚嚣尘上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不能说它一去不返了。如果社会不能找出改善黑人状况的根本方法,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更猛烈的反黑人行动。这是人类的弱点,在无法解决一个问题时,最便利的选择就是强烈反对它。

差不多每个社会都有类似的问题,有一部分人被视为“劣等人”。但产生这种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出自文化差别,有的出自历史源流,有的出自风俗习惯,有的出自制度。对美国来说,主要的原因在于制度,所以说,黑人问题是对这个社会制度的挑战。

8.土著的情况

美国是殖民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欧洲人漂洋过海来到新大陆时,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人居住,并且拥有这里的土地。这就是印第安人。最早的土著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1925年,一名叫乔治·麦克穹金(George McJunkin)的黑人牛仔在新墨西哥地区发现了一堆半烧焦的野兽骨头。据科学家后来分析,这些野兽是一万年前被猎人打死的。在这些之前人们一般认为土著的历史只有几千年。那么这些人是谁?从哪里来?

从1925年之后,科学家经过考证,认为土著在美洲大陆生活了至少两万年。但关于他们如何到达美洲大陆的问题,说法不一。一种方法是,在冰川时代,白令海峡没有海水,人们可以通过陆地跨越海峡。最早的土著可能来自亚洲。从印第安人的长相来看,于蒙古族十分相象。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有些科学家并不以为然。尤其是印第安人学者,他们认为这样的理论否认了印第安人对美洲土地的原始所有权,因为他们也是从他域移民而来的。至于印第安人究竟从哪里来的,恐怕是个难解之谜。

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后,就产生了两种文化的冲突。欧洲人对印第安人的文化不屑一顾,斥之为低等文化。《美洲:人民与价值》一书对照了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印第安人的文化包括一般文化的因素:(1)提供衣食住行的方式;(2)宗教活动;(3)艺术创造;(4)团体组织;(5)传播文化的手段。在印第安文化中,这些成分均有。印第安人有自己的多种特殊文化现象。但是印第安人不具备文明(Civilization),这是欧洲人才具备的。文明包括:(1)先进的技术,如金属的利用;(2)高度发达的生活组织,如城市(3)知识成果,如年历,文字等;(4)分工。后面这些,印第安人没有。

从欧洲文化的观念出发,蔑视印第安人的心理是自然而然的。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人们方开始学会尊重不同文化。自然,尊重不同文化不等于看得起它。今天的美国人对诸多种文化都是持这种态度。他们表面上文质彬彬,尊重一套不同文化,但实际上轻视它————大概可以说,包括对日本文化。

其实美洲的印第安人有惊人的文化成果,如玛雅文化、阿兹德克文化、印加文化等。不过这些文化没有发展成现代文明,原因何在,恐怕也是不解之谜。

把美洲土著称为印第安人是欧洲人的偏见。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误以为加勒比海岛屿是“印度”,于是就把这些地方的人称为“印度人”。后来发现是个大错,硬将错就错,称之为印第安人。如果是误把英国当成印度,一定会改过来。

欧洲人来到美洲大陆之后,便同印第安人发生冲突。据说欧洲人把各种疾病带到美洲大陆。欧洲人为对付各种疾病,发展出成套的医药,而印第安人没有。当时各村的死亡率在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左右。利米里奇(Limirich)说,1831年,法国著名的学者阿莱克西·托克维尔写道:“上天没有使他们变得文明,他们注定要死去。” 今天美国白人已不像过去那样持这种露骨的观念,但另一种观念是存在的:上天没有使他们变得富有,他们注定要受穷。是的,很强烈的观念。

最初一段时间,欧洲人与印第安人之间还存在良好的关系。但那是最初来做生意的欧洲人,而非移民。正像最初与中国人做生意的欧洲人一样。最初欧洲人向一部分印第安人提供马匹和枪支,支持他们向内地扩张。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和权力关系重组。最初,印第安人也友好地欢迎欧洲人。当时欧洲人需要印第安人,以取得食物之类的东西。印第安人并不需要欧洲人。

但是,印第安人后来不得不依赖欧洲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贸易。贸易渐渐使自给自足的部落变得以来外界。依赖欧洲人制造的产品,如酒之类。印第安人为了得到欧洲货,不能不为之效力。他们为债务所束缚。托马斯·杰弗逊说:“我们抓住一头狼的耳朵,既不能控制它,又不能放它走而没有危险。” 这是1820年讲的话,这头狼指的就是印第安人。时值今日,这种感觉恐怕不存在了。

后来长段时间里,欧洲移民开始大举剥夺印第安人的土地,驱赶和杀戮印第安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长期血战开始了。今日美国的电影和文献中有大量描绘这些场景的作品。直到最后,建立起保留地,把印第安人圈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像人们对待一些动物的态度一样————建立自然保护区。

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态度历来较为奇怪,也不同于他们对待黑人。内战之后,宪法修正案肯定了黑人的权利。黑人获得解放之前,黑人在众院计算人数时只算五分之三。修正案肯定了黑人享有同等权利,但没有包括印第按人。很长时间内,印第安人不能出庭作证,不能拥有财产,不能投票,不能离开保留地。白人对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态度有所不同。对待黑人,白人长期拒绝他们享有文明的成果,学校、教堂、商店、饭店和公共场所不对黑人开放。而对印第安人却不同。法律要求他们接受白人的制度,印第安人的孩子被强制送去学校。保留地里有教堂。白人希望印第安人接受白人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很有些驯化野生动物的意思。白人对待印第安人和黑人的这种差别,在于印第安人是土生土长的,是土地的所有者;而黑人是外来的。虽然在社会地位上两者相差无几,但印第安人是真正的美洲人,欧洲人的难题是,怎样使真正的美洲人“认同他们的国家”。

时至今日,印第安人的问题依然是社会的一个问题。现在美国大约有50万印第安人。他们的境况大都不能与平均水平相比。由于失望和悲观,酗酒严重。印第安人青年的自杀率高于平均数10倍,50%的人没有工作,80%的人要依靠政府救济。印第安人至今仍不能说认同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或主流文化。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语言。印第安人的教育程度一般不高,很难到保留地以外去找工作,竞争。有少数印第安人来到城市,但他们会返回居住地,从心理上来说他们认同自己的文化。

印第安人没有黑人那样多,所以他们对社会的实际挑战并不那么大。不过,他们对美国文明是一种挑战,即为什么欧洲移民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能同化印第安人。我觉得这里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如同不少地方充分显示了美国的文化,其反美情绪却更强烈。

9.精神危机

美国社会有没有精神危机?有些人不会思考这些问题。经济的高度发达,是人们不再去探讨这个表象后面的事态发展。处于美国社会之外的人,自然很难去探索繁华景象背后的东西,呈现在眼前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景象已够难对付的了。一俊遮百丑,在一个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尤其会产生这种状況。然而生活在吾土吾民中的人们,往往就更愿意思考这个问题。愿意思考这个问题的,又往往是到了一定年纪或有一定思想的人。社会物质高度发达的景象之后,存在着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不少被称为保守主义者的思想家认为,存在着精神危机。

最近一本颇受争议的书是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How Higher Education Has Failed Democracy and Impoverished The Souls of Today'sStudents American Mind. How Higiher Education Failed Democracy and ImpoverishodThe Souls of Today's Students(《美国精神的结束:美国高等教育如何搞垮民主制,如何使今天的学生灵魂空虚》)。作者阿兰·布鲁姆(Allan Bloom)是芝加哥大学约翰·M·奥林民主的理论与实践调查中心成员,社会思想委员会的教授,曾译过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此书发表之后,引起激烈争论,强烈的反响。不少人认为这是保守主义的旗帜,黑人运动和女权主义者反应尤为强烈。因为布鲁姆主张的观念在很多方面与黑人人权运动和女权主义运动相悖。但也有许多人大声叫好,据说里根就认为这是一本好书,我问过几位大学里的教授,他们也认为是一本好书。

布鲁姆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布鲁姆的主要思路是,如今的大学教育已不能使教育对象掌握奠基西方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大学在现代的发展越来越走向一种文化相对主义和精神开放。文化相对主义要求精神开放。但这种文化相对主义暗含的逻辑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价值,任何事物都是可以接受的,或不能接受的。这种观念成为一种德行(virtue)。布鲁姆认为每一个教育系统都有一个道德目标,教育系统力图达到这个目标,并在课程中体现这个目标。

五十年代,美国的教育在追求这一目标。文化相对主义成功地摧毁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文化的地位。在这种精神的主导下,大学教育的结果是年轻人对以往没有概念,对将来没有看法。负责进行高等教育的大学不提供西方哲学和文学的光辉历史的知识。学生们无法通过这些知识来理解自然的秩序和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大学没有提供严肃的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自我意识。

结果是什么呢?

青年一代对西方历史上的经典著作知之甚少。布鲁姆说有一次上课时他问学生有什么书给他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竟然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一本名著来。有一个人说是《圣经》,但大学里是不教此书的。学生们有时去看一些电影,如《甘地》、《托马斯·莫尔》,但这些电影,在布鲁姆看来,是经过人为的艺术加工的。学生们读《克莱默夫妇》,以了解离婚和性生活,但很少有人把《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视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女权主义者是经典著作的敌人(这里可以了解为什么女权主义者反对布鲁姆)。

布鲁姆认为,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反精英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斗争对学生与书的关系影响很小。那些积极分子很少攻击古典著作。但是所有的文学都是有性别差异的,以往的作家,苏格拉底、柏拉图、莎士比亚、卢梭、托尔斯泰、斯汤达,怎么会有今天女权主义的想法。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古典名著已成为昨日黄花。

西方音乐中的精品,青年一代对之越来越淡漠,哪怕去听这些音乐,也缺少必要的灵感和激情。虽然二十世纪可以讲是音乐的世纪,青年一代无比迷恋音乐,但他们迷恋的是摇滚乐、现代音乐,古典音乐在年轻一代中已经死去。贝多芬,肖邦、勃拉姆斯、莫扎特、瓦格纳等,已日益受到冷落。西方教育历来注重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性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就有所议论。如今教育丧失了音乐的一面,这将意味着什么?

青年一代也丧失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社会上生活所需要的基本品质。他们在现代社会的加工下,具有新的品质,这些品质与新的社会格局相适应,同时也意味着某种危机。青年一代变成了自我中心型(Self-Centeredness),学生们不能说不好,但也不能说高尚和崇高。个人主义的过热发展,必然导致家庭的衰落和个人中心主义的成长。学生们依然感兴趣的著作是加缪的《局外人》,这里面意味着什么,毋需多言。

性革命和女权主义给人类创造性地提出了无穷无尽的挑战。性解放是对清教传统的反叛,但性解放的直接后果是把幸福理解为肉体放松,承认肉欲并不是危险的东西。这两股运动严重冲击了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念。同时,青年一代也变成分离型的(Separatener),每个人都是相互分离的。布鲁姆称之为社会性的孤独者(Social solitaries)。这种分离型的最显而易见的象征就是离婚。离婚率高表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愿意生活在一起。爱,对学生来说已经十分陌生。他们自小就有性生活,而且发展性关系十分容易,爱的情感已经十分淡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已经缺少了这种可贵的情感。

布鲁姆列举了大量事实来说明他所谓美国精神的终结。他本人是主张弘扬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的。他赞美柏拉图、苏格拉底、洛克、卢梭、康德、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文化和精神创造,主张运用这些遗产来传延西方文明和文化精神。它讨论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自我、创造性、文化、价值这样一些基本观念。立论和论据大部分来自西方历史上的经典作家。布鲁姆对法国文化有特殊的感情,也许是他译了《爱弥儿》一书的缘故。书中时时可以看出他对法国文化的赞同和熟悉。

布鲁姆将这种发展的总趋势称为虚无主义(Nihilism)。虚无主义成为美国方式,这对文化发展和美国精神是致命的冲击,由于这种态势的发展,美国的价值体系正在衰落,整个民主体制也在受到巨大的冲击。布鲁姆赞同托克维尔的观念,托克维尔曾认为大学在美国民主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最大危险在于奴役公共舆论,民主的要求是每个人能自我决定自己的态度。民主使人摆脱传统政治强制、宗教等教条。人是自由的,但人要能自我判断。而西方传统的价值体系的衰落,最终将冲击民主制度。社会没有任何价值体系可以作为引导个人决策的价值体系,大学教育也不提供这种体系。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思想终结了,在这种思想指引下的社会制度和行为方式也会终结。

布鲁姆的观点自然属于保守主义的观点,在一些主张进步的人看来,不足为取,因为社会总要进步,旧的东西总要被淘汰。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来的问题。美国精神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是一个事实,青年一代对西方传统价值观念的无知也是事实。这种精神领域中的变革又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管理呢?任何社会制度的存在和运转,绝不是仅靠法律条文的规定就能生效的,首先是要人们信仰这些基本价值,并由这些基本价值来指导行为方式。如果价值系统崩溃了,社会制度何以为续?

在许多社会中,问题往往不是出在体制上,而是出在价值体系的衰落上。一个社会没有核心的价值体系,便会遇到最大的政治协调和管理难题。这里人们往往遇到一个两难的困境:一方面社会进步要求有新的价值系统,冲破旧的价值系统的束缚;另一方面社会和谐 和制度稳定要求保持社会价值系统的核心部分,否则一个社会的价值系统就会终结,整个社会陷于混乱和道德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由此引出另一个两难困境:如果任社会自然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念便很难保存下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总是要不断淘汰过去的东西,新的一代必然对往昔毫无概念,没有教育便没有延续。如果是民主的,由人们来选择,新的一代一代的人们很难说对以往 有何感情,选择的结果往往是不言自明的。那么,谁来完成这项社会功能呢?

每一个思考社会安定和发展的人,恐怕首先要思考这个问题。

10.太阳帝国

最近有一部电影叫《太阳帝国》,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上海的日本侵略军和一群西方人之间的关系。西方人在二战期间被关进集中营,由一队日本兵看守着,受尽折磨,忍饥挨饿,人的尊严受到侮辱。在日本经济高奏凯歌地打入美国国土和世界市场的时候,美国导演拍摄了这样一部电影。很难揣度导演的意图。但影片至少告诫人们,日本人与西方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日本人具有凶猛,残忍的一面,日本人不承认人的基本价值和信仰。这里是否意味着日本人与西方人在另一个战场——经济领域——上取胜的原因,需要人们自己思量。

日本的经济成功被誉为奇迹。日本人自己也对此也是趾高气扬。二次大战,日本战败,国土被占领。然而,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日本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一跃而起,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自然目前不能谈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有些日本人向往这一点,目前尚不能谈,未来却并非没有可能。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强国的力量:一在军事力量,二在经济力量,三在政治艺术。日本人不乏后两者,只是前者受宪法约束,不过宪法仅为一纸条文,也是人制定的。一代人相信的东西,下一代并不肯定会相信。只要风水一转,情形就会大不相同。

太阳帝国正在逼迫美国就范。日本经济的实力令美国人刮目相看,二次大战即将结束前,著名文化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写过一本轰动一时的书,叫《菊花与刀》。书中对日本文化有精到的分析与见解,但不乏优等民族看待低等族的味道。好像动物学家描绘大猩猩或金丝猴的生活习性,详尽、准确,但绝无羡慕之感。几十年后,另一位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日本名列第一》。作者系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这本书里就绝无动物学家的体验了,而且是充满了赞扬和羡慕之感。这一转变,颇具戏剧性。

1988年11月28日,一位不透露姓名的日本人在伦敦拍卖行购买一幅毕加索1905年的画,付款三千八百多万美元,创二十世纪艺术作品价格纪录,此价为一幅画的世界第三最高价格。由此可见日本人的实力。日本对美国的经济入侵,远远超过了珍珠港事件那一顿饭的狂轰滥炸。在美国的大街上,举目皆是日本汽牟,Toyota,Honda,Nissan等。在电器商店里,更是日本化,各类日本电器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日本人在美国大举购买房产。旧金山日本人满地走,檀香山据闻已成为日本人天下。日本人购买房屋付现金。由于日本人的到来,房价大涨,没钱的美国人只能望房兴叹。亚特兰大市IBM的高楼,收归日本所有。我在圣路易市的一个全美最好的花园中参观,结果看了一大半的日本花园。最近世界最高建筑芝加哥的Sears Towal在出售,有人担心会落到日本人手里。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有的日本人买房子从来不先问价,在城市里转悠,看到中意的房子就指一下,让人搞来。日本队美国的投资大大增加。许多日本产品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太阳帝国的影子正笼罩着美国。

我们来看一下一些严肃的数字。日本人口(1985)1.2亿,美国为2.89亿。日本国土为37.7万多平方公里,美国为937.2万多平方公里,日本只有美国的零头。1987年的GNP(国民生产总值),日本为23,850亿,美国为44,880亿。贸易总值,日本为3,790亿,美国为6,770亿。从国土和人口的比率看,GNP和贸易总之相差不大。日本的贸易(1987)对美国出口只占总额的36.5%,进口只占21%,而美国(1986)对日本出口只占总额的11.9%,进口占22.4%。投资额也很高,日本目前在美国许多州设有工厂。从人均国民总产值来看,日本已超过美国,1985年美国的数字为16,709美元,日本为17,244美元。从1981年至1985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4%,日本为4.1%。美日两国之间的贸易差额越来越大。二次大战时,美国人由于战火而知道日本。今天,美国人由于享乐而知道日本。日本经济的侵入,表现在它占领了大部分美国家庭。

太阳帝国的力量像核聚变那样增长。1985年时,1美元兑换240日元,如今只能兑换130日元。苏珊·芝拉(SusanChira)在《纽约时报》(1988.11.28)上著文说:

  • 日本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竞争对手,购买美国的财产或公司;

  • 日本投资者借了巨款给美国,大部分购买了Treasury securities,他们可以动摇市场;

  • 日本称为当地的经济统治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不像日元升值那样快。日本在台湾、南朝鲜有大量投资,日本能左右这些地区;

  • 日本称为比美国更大的世界巨富,他捐钱给发展中国家,拥有了新的权力,能影响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定。

日本人现在可以左右美国经济,许多美国人对此忧心忡忡。美国向日本大举借债,把控制权奉送给日本。1988年前七个月,日本花了90亿美元购买外国公司,其中好几家为美国公司。美国的市场,公司纷纷沦陷,为日本人所占领。

太阳帝国对美国的挑战是严峻的。目前虽不能说日本取代美国,而且在近期内也不能作如是说,不过日本的咄咄逼人的长剑以直接指向美国。日本实际上在美国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美军占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日本都得到好处。日本现行体制的轮廓也是美国人的产品。然而,今天,战败国日本比战胜国美国还要财大气粗。日本人也不愿隐瞒这种感觉,乐于翻身道情。在不少地方等于做给美国人看,美国人有时只能干瞪眼。在自由经济的原则下,无法将日本人拒之门外。况且美国经济确有难言之苦,不能不仰人鼻息。从心理和情感上说,美国人并不喜欢日本人。

问题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局?除了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之外,两种文化的差别是一个重要原因。一定的制度必然会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用,但一定的文化更会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用。美日两国经济竞争的结局,便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基因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这更是文化的制约,而非体制的制约。有人说,美国同日本比,东方文化就占了上风。

哪些因素在发生作用?这里难以一一枚举,只能略举大端。

  • 日本文化推崇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推崇个人主义。现代化大生产讲的是分工配合,日本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基因更适于协作生产。美国的个人主义,往往排斥大规模或忘我的合作,美国人首先讲要个人的地位。美国人往往思考个人的成功,而日本人往往被引导思考集体的成功。日本大公司的统一精神在美国难以发现。日本人可以终身奉献给一个公司,做一个细小环节的工作。美国人恐怕难以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集体主义有利有弊,但集体主义凝聚的力量大于个人主义,这是显而易见的。

  • 日本文化注重个人奉献,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享乐。美国的文化是享乐主义的。工作是为了享乐,美国人从来不跟自己过不去,有钱必花。有大批存款的美国人是稀有动物。不少人往往不知明天从哪里弄钱。美国人借钱买房子,买汽车,上大学等等。先花了再说。日本文化中个人的位置不高,也不强调个人享乐,而是主张个人奉献,日本男人工作,许多人要工作到半夜,都是自觉自愿的,没有加班费之说。有人告诉我,如果日本男人在公司工作晚上不干到半夜,人们就会认为他没有戏唱,不受重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可能是数一数二的,在住房、交通、教育、饮食、环境等方面均超过日本,虽然人均收入没有日本高。享乐主义文化导致人们将大笔钱用于福利,而非投资。日本人是典型的“经济动物”,投资欲很强,而在个人享受方面却不像美国人那样注重,日本人讲究享乐,近年来开始有所时兴,但从根本上说不符合日本文化的精神。

  • 日本文化是管制型的文化,美国文化是放手型的文化。日本文化造成的氛围是,每个人都接受严格的管理,于是整个经济和社会机制组织得较为严密,整个机器的运转较为统一。这套机制用在经济发展方面,必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美国人不可能接受日本式的管理,美国人比较散漫,比较随便,机器的运转也较为民主。日本人受上峰强制去打天下,非打不可,不打不行。美国人往往出于自己的动机去打天下,上峰的指示也可以民主地否定,上峰对此也可以接受。在日本没有这样的故事,或者这样的故事不多。

如此等等。这里提出的问题,不仅是两种文化的差别,而且是要求人们再评价两种体制。美国的体制,总体来说建筑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基础上,但它正明显地输给一个集体主义、忘我主义和权威主义的体制。也许美国人宁可在经济上输给别人,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体制。这套体制保证信仰的实现,同时也保证了社会的一定繁荣。今天的世界格局,似乎表明这套体制难以保证美国的最发达地位。人们往往面临这样的选择:维持价值体系,还是追求更有效的体制——但违背传统的价值体系。有的时候问题在于,一定的文化能否允许一个社会选择全然不同的体制,往往不行。另一方面,美国人又不可能接受日本文化。美国人对日本文化往往不那么感兴趣,不少人认为日本人处于不发达的文化氛围中。在这一点上,不少美国人看不起日本人。这种心理屏障将保证美国的发展不快于日本,同时也保证美国人难以最后接受太阳帝国。

美国今天遇到了来自日本的挑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国的体制、文化和价值反对美国本身。二次大战后,美国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社会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然而,相隔三、四十年后,美国的地位就受到了严峻和有力的挑战。可以说,日本只是第一个向美国挑战的民族。在下个世纪里,必然会有更多的民族也向美国提出挑战。那时,美国人才会真正反省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当然,仅就日本和美国而言,日本在资源、领土上不可能超越美国。问题是美国社会上存在的种种相斥因素和力量如果继续这样运动下去,不仅会使其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会构成不可阻挡的危机和潜流。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