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层面的社会调节

1.看不见的手

西方经济和社会运转,奉行“看不见的手”的原则,即让经济杠杆、市场调节经济运动。自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的经济原则以来,虽有凯恩斯主义以及福利国家的兴起,但自由主义的原则依然是西方经济和社会运转的基本原则。“看不见的手”一度曾转化为“看得见的手”,即由政府对整个经济和社会运转过程进行直接的管制,目前西方各国政府对经济行为的管制已大大超过了以往。但西方社会依然以“看不见的手”的协调为主导。无论是“看不见的手”,还是“看得见的手”,均与政府的行为有关。采用哪一种方式,决定了政府功能和负担的大小。一般而论,“看不见的手”减轻政府负担,“看得见的手”加重政府负担。在现代社会中,政治与经济水乳交融,改变经济管制的方式,实际上就意味着改变政治和行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看不见的手”,意味着政治和行政系统对经济和社会做间接管制,只在税收、金融、法律等方面进行管制。而各个企业的具体经济运营,则由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去施展本事。由此产生了广泛的竞争。

在一个经济领域中,一家企业要想取胜,要想赢大利,必须善于竞争,必须善于从别的同类企业中赢得时长和客户,否则就会被淘汰下去。它们没有政府机构可以依靠,从法律和确定程序上来说,政府的结构与经济的结抅全然不同,难以切入。如果竞争不善,经营不善,就会倒闭,破产。这类情况,可能发生在一家企业内部,即企业内部经营出问题;也可能发生在一家企业的外部,即其他企业善于经营,善于管理,环境发生变化。任何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都要独善其身,不断改进。最重要的竞争在于服务质量。无论是产品,服务,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最终都可以归结于服务质量。没有服务质量,便没有顾客,便没有市场,便没有利润,便要被淘汰。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每个企业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争夺市场。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政府并非无所作为。政府运用法律、金融、税收等手段管制经济行为,然而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过程。政府在三个阶段进行管制:企业开办时、企业运营时和企业倒闭时。管制不是管理,大概可以说,管制决定在这个社会上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管理决定在这个社会上什么可以做,什么应该做。当然,这只是非常抽象的议论。政治和行政系统的职责不在于把着手教企业去做什么,而是控制它们不要出格,引导它们走向社会发展的总方向。这并不是说,这种协调机制完美无缺,既然是,"看不见的手”起主导作甩,那在很多方面政治和行政系统就插不上手,或者难以插手。有时,政治和行政系统也可借此逃避责任,袖手旁观。

为了说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这里仅举旧金山中国城里的旅行社之间的竞争为例。旧金山中国城里究竟有多少旅行社,恐怕难以说清楚,大概有几十家。在旧金山的中国城里走走,满目是旅行社的招牌。打开当地的中文报纸,旅行社的各种广告比比皆是。这些旅行社大都是华裔开的,一般的服务包括组团旅游,买机票、买礼品和国外买单,中国取货服务等。由于旅行社的服务项目大致相同,它们之间就存在激烈的竞争,争夺市场,争夺顾客。

我们随手可以举出一些旅行社的名字,如泛伟旅运、利达旅游、惠亚旅行社、您的旅行社、顺风旅行社、国泰旅游、金山旅行社、丽山旅行顾问、飞飞旅游公司、捷航、太古运通公司、东风公司、七海旅游、飞行船旅行社、励驰旅行社、永安旅行社、恩华旅行社等等。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且只是中国城里的旅行社,基本上专为华侨和华人服务。加上中国城外的旅行社,竞争之激烈就可以想象。

这样的旅行杜,均办理世界性的旅游項目。如去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同时也办理国内旅游项目。由于存在竞争,各家在服务方面均要有新招和高招,招数包括:特廉机票,路线设计,代办酒店,租车等方面。从机票方面来说,价格也各不相同。如从旧金山国际机场飞往日本再飞往上海的机票,有的旅行社报价480美元,有的报价460美元,有的报价440美元。这种价格上的竞争,自然促使各旅行社尽量把价格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就要失去市场。要报低价,又牵涉到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如果报低价,没有赢利,企业自然要垮台。所以,它们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价格的竞争,也是管理能力,人的素质和经营方式的竞争。这种竞争反映出在“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下企业竞争的一般特性。

从服务方面来说,由于存在竞争,各旅行社也得尽量提高服务质量。我在这里的一家旅行社订从旧金山返回上海的票。打电话问明价格之后,旅行社的职员便用电脑帮我订了票。隔了几天我去取票,一切都已安排妥当,问明是否需要改日期和航班,不需要改的话,就出票。当场取了票,那位女职员还告诉我国际机票72小时之前要确定,她说旧金山启程由旅行社代办,到日本后旅行社鞭长莫及,不要忘了。还取出办日本签证的表格给我,这是一种顺带的服务。我说我对办日本签证的情况不了解,她立即打电话给日本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签证处,问明情况。过了几天,旅行杜打电话来告诉我,从东京飞往上海的班机取消了,问我愿意改在哪一天走。对客户非常负责。

我们系的另外一名教授也在旧金山出境,他要去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买机票麻烦多一些,因为要将所有这些地方的机票连接起来,还牵涉到在一个地方的签证时间,等等。最后选定了一家旅行社,由他们出票。他们认真计算,给了最低价,并且帮助办理签证。办香港签证要去洛杉矶,自己去不方便,给予代办。各家旅行社在服务方面,顾客有任何要求他们都尽量考虑满足,并且往往主动为顾客着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服务质量?道理很浅显:服务质量高则兴,服务质量低则亡。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上,一个企业要生存下去,只能如此。

不过,“看不见的手”要发挥威力,也得具备一定的条件。资源丰富是一个重要条件。如果旅行社那样多,却没有那样多的航空公司,机票买不到,航空公司便可以有垄断价格,用不着要求旅行社帮它们推销。要是各家航空公司之间也存在竞争,那么旅行杜便有了票源。整个社会的经济也是如此,由于整个经济为一竞争型的经济各个环节都在竞争,“看不见的手”才能起作用。如果宏观环境不是竞争型的,几个企业便无法展开竞争,“看不见的手”太小,“看得见的手”太大。竞争型的经济是逐渐发展出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美国社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逐渐形成这套机制。

这套机制的形成,对政治与行政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它可以大大摆脱沉重的具体管理负担。社会的交通、运输、通讯、日常商品、房产、食物,绝大部分均由私营企业在竞争中加以管理。政府所起的作用,便是间接管理,在这种状况下,“看不见的手”减轻政府负担,“看得见的手”加重政府的负担。

“看不见的手”也有其短处,由于“看不见”,所以大家均不知手在何方?往往等到事态发展至一定阶段,人们才恍然大悟手在这里。这时可能经济和社会运转已出现较重要的毛病。西方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均可成为这一循环的有力的例证。

我们所要观察的,不在于经济行为,而在于在不同的经济模式下,政治和行政系统会受到怎样的制约。在“看不见的手”的模式下,政治的火车头没有挂上经济的一长串车厢,经济有经济的火车头。其利处是,两者的负荷均较轻,可能跑得快;其弊处是,既然是两个火车头,那么相互之间便难以控制并达成和谐。在“看得见的手”的模式下,政治的火车头挂上了经济的一长串车厢。其弊处是,负荷较重,行动不易快捷;其利处是,由于是同一火车头,可能易于向一个方向有规则地行驶。这里不包含政治。从政治的角度看,结论可能又不同。

考察任何社会的政治,不能脱离其经济模式。正像任何政治行为,都不能超出其经济模式一样。美国社会政治的结构和性质,离开其经济模武,也难以得到解释。

2.钱管社会

在美国这样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完全适用,另外还可以加上一条:有钱能使神推磨。在美国社会,的确会有一种切肤的感觉:绿钞(因为美元是绿色的)打遍天下。商品经济的发达,便人人在金钱面前平等,有钱可以买任何可以买到的东西,没有划定的界限。金钱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有形的动力,追逐金钱推动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美国人干许多事情,都抱着挣钱的第一目标,教授教书,多无忧国忧民之内心冲动,这是一种工作;政客们也难说都是理想主义者,为政党竞选服务也怀有钱的目的,如此等等。因为,在任何以货币为价值符号的社会中,没有钱就无以为生。在某种程度上,美国社会围绕着钱组织起来,

承认这个事实,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我称之:“钱管社会”。钱成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媒介。人们管理钱,同时又用钱管理人。以钱为中心的一整套机制构成美国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机制。人们为钱服务。由于钱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人们绞尽脑汁发明各种机制、方法和技术来管理钱。结果以钱为媒介组成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资本恰恰利用这个系统,来达成取得剩余价值的目的。这套系统独立于政府之外,独立于政治系统之外,无须政治系统直接控制。它自己承担着庞大而复杂的管理过程。马克思言,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表面上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至理名言,适用于任何以物物关系为表现形态的人人关系。人们管理钱,实际上是管理人。这套非政府的钱机制调节着人们的思路、情感、行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钱的使用过程,对个人来说极为方便,尽管从管理过程来说并非如此。

银行是首要的管理的部门。各类银行多如牛毛。州立银行一般较为有实力。银行承担着各种社会管理功能。各雇人单位发工资,直接拨到每个雇员在银行的帐号上,并不把大捆的钱交给每个人手中,每个人再去银行取钱。银行直接代管了。

带着一大笔钱在身上并不安全,而且不方便。带着一皮包钱去买彩电或冰箱,显然不方便。支票在美国或在西方社会是普遍使用的东西。银行备有各种类型的支票,存了钱之后,可以选择。支票上印有持有人的姓名和地址,这一切过程在两个星期内可以解决,原则上说,在美国和世界的大部分地方,支票可以使用。持票人只要只要写上付给谁,多少钱,签名交给商店或旅店即可。收到支票的人将支票通过银行转账,银行自动从写支票的人账上划走这一笔钱。每个月 银行向存户书面报告一次,并寄来银行收到的存户签售的支票。存户不必在现金上操心。自然,如果丢了支票,那就成了问题,因为支票除了签名之外,谁到可以用。另外,也有人在银行中并无存款,已经用完,仍在用支票。为了保险起见,有时收支票的一方要看身份证或记下电话号码。

从旅游来说,还可换旅行支票,旅行支票没有签名的话没有用。自然,丢了也是问题,要报失。银行的另外一种服务是取钱卡。一种塑料的卡,后面有磁性带。凭这个卡,可以在自动的机器上取到现金。每个持卡人都有一个密码,只要将密码输入机器,机器是电脑化的,它会自动识别,然后给顾客所需的现金数目。大部分这类机器是地方性的,但也有全国性的。这种机器也可以存款。只要报上密码,将所要存的存款放入机器旁边备有的信封,送入存钱口即可。

除了这些之外,信用卡(Credit Card)在西方社会非常普遍。拿了信用卡,可以在大部分国家使用。中国的许多商店或旅馆也接受信用卡。信用卡需要申请。信用卡是一种塑料卡,后面也有磁条。卡上有持卡人的编号、姓名。在任何地方使用此卡,有条件的持卡人将卡放在一种特殊化的电脑化的设备上,屏幕上会显示出持卡人的卡是否可以接受,如此卡是否挂失,是否有信用等。然后将卡和有关款项的账单放在一起,在一种特制设备上压一下,将卡的号码和姓名印在账单上,请顾客签名。这样,顾客不必付现金,每个月信用卡公司会将帐单寄给持卡人。持卡人在一定时间里要付帐给公司。这类卡很多,较出名的有Visa,Master,American Express,Discover等。卡也有不同等级,主要是一次可购买货物的总数,如1,500美元或更大的数目。信用卡的确是非常方便,但同时所有持有信用卡的人也受到发卡机构的调节。

持卡人付帐给信用卡公司,只要坐在家里写一张支票寄去就行,许多事情均是通过邮局和支票来完成的。付税给政府,可以寄支票去。订货,可以寄支票去。冲照片,可以连支票和胶卷一起寄去。借了谁的钱要还,可以寄支票去,当事人双方的银行直接打交道。

钱的管理,还体现在借款上。银行向企业和个人贷款。企业借款,作为投资的资本,这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自然,企业是私人企业,实际上是个人贷款。但这部分货款归投资所有。也有纯粹个人贷款的,如买房子,买汽车等,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个人贷款需每月偿还一部分,并付利息。银行的利息并不仅仅来自企业,而且来自个人。这点与中国有所不同。由于贷款,个人就与银行联系起来。如果不还贷款,银行有权取走贷款人的财产做抵偿,由警察局做后盾。

在银行之外的借款、欠款关系中,也有组织的管理体制。例如在医脘里看了病,花去很多钱,没钱支付医疗费。医院便会把这项事务交给专门的讨债公司。讨债公司的职责就是讨债,精通法律,专攻此道。它会给欠债人制定计划,让负债人每月还钱,再不行,就得上法庭。

银行提供了种种便利,也有严格的控制的系统。任何人要获得这种便利,都得接受这个控制系统。如申请信用卡,要填写申请表。申请表上要写明姓名、出生年月、杜会保险号码、住址、家庭电话、在本地居住的时间、自己的住房、还是借的住房,以前的家庭地址、居住年限、分开居住的最亲近的亲属和朋友、地址,母亲未婚时的名字、雇主或公司名称,工作性质、地位、年限、地址、电话、三年以内须写明前雇主或公司,年工资、其他收入、其他收入的来源,核实姓名、电话,银行存款号码、银行名称、银行地址等等。发卡机构要一一核实这些情况,然后才发卡给申请者,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怎祥从管理钱出发、发展到管理人。这些数据将成为个人的档案,而旦是非常详细的档案。申请借款等也得经过这个过程。

还有专门的公司负责管理个人的信誉问题。这类公司叫信用报告公司(Credit Reporting)。这种公司是私营的,由法律调节。实际上收集个人裆案,主要是经济方面,而非政治方面。这类公司根多,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每个人只要与银行或金融机构打过交道,都有名在案。银行和各种金融机构可以向这类公司询问顾客的情况。如果申请贷款,银行用自己的电脑终端就可以查到情况,如过去付帐、信用等情况。如果信用不好,银行就会拒绝贷款。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网络。银行与这种公司有合作关系,银行主动向他们报告客户的情况,而信用报告公司反过来减少银行使用资料的收費。这套机制有力地管理着想与金钱或不能不与金钱打交道的人,可谓天下之人,皆入囊中。

自然,如果信用好,可以享受到以上种种便利。这种机制管制着每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被排除在以上种种机制之外,一个人会遇到种种麻颊。方便是什么?且看American Express在金钱以外提供的服务:在世界1000个城市设有1400多个旅游办事处,可以帮助制订旅游计划,处理紧急事务等。

由此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有效并有力地控制着社会大众,从而控制着整个社会。这套机制中的大部分机构是私营的,但实际上他们管理着整个社会的很大一部分事务。这种管理不是建立在强制和命令的基础上,反而是建立在每个人自愿的基础上。人们或者是自愿,或者是由社会环境的驱使,自动上门来受管。美国人最不喜欢人管,但最喜欢钱。钱的逻辑,就是引导人们被管。这套机制关系到每个人的基本生存,因而管得有效。也许调动起一个社会钱管人的能力,是减轻政治系统管理压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钱的惊人的活力,把个人与个人,机构与机构联结在一起。政府超脱于这套机制,用法律的手段间接控制它们。在这机制中的人,均为自己的利益而活动,维持着这套机制的平衡。如果仅仅是存款关系,恐怕不会发展出一套管理机制。关键的问题是,金钱在多大程度上发展成一套人们须依赖之的体制。美国人信奉自由,不依赖别的体制,但他们依赖这套体制。一个社会没有一套主体管理体制,使人人依赖它,便不可能有效地加以管理。

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体体制,在经济充分发达的社会中,也许得从以政治体制为主体过渡到经济体制为主体。

3.人的标准化

标准化为现代社会所必需。美国社会在这方面达到一定水准。可以发现,各类事项和各种工作,均有确定的标准。尤其是在人员选择,或者说对人的学识和技能的评价方面,有标准化的评价程序。

美国是一个流动性很高的社会,人没有固定的户口,也没有工作档案,受教育的程度和系统都可能不同。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达到一定的要求,或者能否胜任某项工作?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就是个人要通过标准化的考试。用人单位往往要依照这些考试的成绩来判断雇用还是不雇用一个人,学校也根据这些考试来确定录取或不录取学生。中国学生熟悉的TOEFL或GRE就属于此类考试。

这类考试往往不由政府具体负责,而由私人的专门公司负责。政府可以委托这些公司设计专门的考卷,或者规定要担任什么职位,必须通过何种考试,没有通过指定的考试,不能担任此职。如律师就须通过指定的考试。这类公司负责组织、设计、分析、考试。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视之,它们承担了杜会运行过程中很重要的职能。

ACT便是这样一种类型的公司,全称叫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Program。我访问了这家公司,与总经理里查德,费古森(Richard L·Ferguson)作了访谈。

ACT是一个独立的、非赢利性的组织,向学生、家长、高中、大学提供各类服务,也向专业组织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ACT建立于1959年。六十年代名声大振,因为它负责组织和设计大学入学的考拭,使这类考试标准化。ACT还发展了各类其他计划,包括教育、学生录取、职业教育和开业合格书等方面。其目的是为各类教育提高质量提供有关的信息。ACT的总部设在爱荷华市,同时在华盛頓特区、加利福尼亚、丹佛、亚特兰大、奥斯汀、奥伯尼设有办公室。每个办公室负责九个州,这样便构成一张全国性的网络。

AGT的领导机构有两个部分:一是ACT Corporation,成员由各州选举的代表组成,每年开一次会,检讨政策;二是董事会,董事会15人,每季度开一次会,检讨ACT的行政董事会任命总经理,总经理为ACT的主要执行官员。

ACT的业务包括很多方面,我们可以看几项:

  • ACT评价计划。这是一份综合性的计划,为大学、高中和要进入大学的学生服务。学生参加ACT设计的考试,包括教育和自传性的问卷,四门考试(英语、数学、社会研究和自然科学),以及一门兴趣表(Interest Inventory)。ACT分析了考卷之后,准备出有关的报告,供学生、高中和大学使用。可以用于选择职业、课程设计、录取学生等方面。每年大约有一百万初中生和高中生参加ACT的这项考试。考试结果有2,900所大学、学院、学来机构或州教育系统使用。也就是说大学等录取考试不是由政府组织的,而由一个私营的全国公司ACT组织,但各个机构均承认这项考试的权威性。

  • 教育机会服务(Educational Opportunity Service),ACT运用计算机分析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有关情况、包括教育计划、兴趣、优点、教育目标等。

  • 注册信息服务(Enrollment Information Service)。这项服务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市场分析服务,一是收益分析服务。这两项服务根据前述考试获得的数据做出。

  • 行业考试计划,ACT备有40多种标准化的考试,目的是让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获得专业证书,证明他们在实际工作或独立研究中达到了大专水平。这项考试包括艺术、科学、商业、教育和护理等领域。参与机构根据考试寄过颁发证书,设计课程等。

ACT提供的服务还有很多种类,包括职业规划、计算机分析数据、财政分析等。另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向专业组织提供服务。在社会上,各类专业组织或职业组织均是非政府的。专业组织要在社会上存在,并使人们信任它们,就必须具有髙质量,具有高水平,否则这个组织就不会起多大作用。因此尽管没有人要求各类专业组织对自己的成员进行考试,它们自己要组织对自己成员的考试。专业组织往往委托专门的公司做这件事。ACT向大约八十个这类组织提供此项服务,也包括工会和政府机构。这类考试主要是评价一个人的水平和资格,能否得到奖学金、证书或执照,或者录取在某项计划中接受进一步的专业训练,可以看一下哪些协会与ACT有关:

  • 美国眼科学院;
  • 美国耳鼻喉科学院;
  • 美国商学院联合会;
  • 美国德语教师学会;
  • 美国微生物学协会;
  • 美国教育委员会;
  • 美国牙医学会;
  • 美国医学院学会;
  • 急诊护理协会;
  • 法学院录取委员会;
  • 全国药理学协会;
  • 美国国防部; 等等。

象ACT这样的公司,还有其他几家,都是大型的全国性的公司。这些公司之间也存在竞争,它们要生存下来,也要讲究信誉和质量。各公司花很大气力研究如何改善和改进考试和考卷,怎样更好地评价应考者,怎样确定合适的标准。同时,负责保密,不让考题和考卷泄露出去,因为这关系到公司的信誉。一朝弄虛作假,整个公司就可能挎台,因为要失去业务。失去业务的话,公司就无法生存,因为它们是私营公司。虽然是非赢利性的,但工资及行政费用均要从这些业务活动中获得。如ACT的全日和计时工作人员近500人。按美国的工资计算是一大批开支。政府不负责公司的费用,因为没有干系。

可以看到,这类公司的存在与社会对标准化的要求有关。如果社会不需要标准化,这类公司也无法存在。现代化社会同时是一个标准化的社会。在标准化方面,这类公司得益于两点,一是政府有明确规定,从事哪类活动或职业必须通过哪个公司的哪项考试;另一方面,学校、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也有此种规定。任何人想从事某项职业或进入学校或某个机构,不通过必要的考试便不能成事。这种做法,一方面省去了政府的一大笔开支,政府无须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进行这样的考试,而由私营部门通过收费来维持社会上的这套标准化程序。另一方面,标准化的过程得到了实现。政府有充分自由的权利,它可以规定某项职业须通过某个公司的某项考斌,也可以规定通过另一家公司的某项考试,只要它觉得前一家公司不合质量和标准。其他组织也一样有这样的权利,大家都要维持自己的信誉和可信度,因而达成一种制衡。

自然,另一项重要的条件是:社会有普遍标淮化的需要。如果社会没有形成这种氛围,这类私营公司也难以生存下去。只有在社会每个细胞组织都真正考虑自己的利益和生存问题时,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如果每个细胞均没有利益意识,有所依靠和依托,好坏不负责任,便不会有这种氛围。只有当录取每一个人都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时,人们才会追求标准化。

推动标准化的另一股动力来自人员的广泛流动。社会流动性大,每个人都需要在技能和知识上验明正身,每个机构也需要有可靠的证书证明每一个人的技能和知识。地方性的证书已不足以满足这一要求。太综合的证书,如大学毕业文凭也不足为专业行当能力之证。人员的广泛流动,要求每个要谋得某种职位的人都能有效地证明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人们要取得这种证明,便要达到社会公认的标准。这个相互的过程,推动着人的标准化。证书是各类人的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人们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根据商品的用途、性能和尺寸选购。在人的资源发展达到某种程度时,人的标准化便会成为杜会必不可少的环节。

4.法规文化

任何社会均需要一定的法规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法规的调节均必不可少。法规可以有各种层次,宪法是最高层次,法律又是一个层次,具体规定又是一个层次。法规调节,是人们在解决冲突和矛盾时可以采用的一种手段。自然,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法规的地位有所不同,起到的调节作用也有所不同。法规在不同社会中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有的以成文的法律形式表述,有的以传统的禁忌表述,有的用宗教戒律表示。

美国社会是一个法规社会,各种法规多如牛毛,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都有一定的法规加以限定。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法规文化”,值得探讨,我们先来看一下社会的法规文化的具体方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些问题。

美国最大的法规就是宪法。在这个社会里,宪法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不仅仅是政治和法律的核心部分。我记得有一次一位教授来复旦大学讲课,有一位中国学生问了一个问题:“美国没有固定的意识形态,人们根据什么来统一思想?”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式问题,教授大惑不解。经过解释之后,他明白了这个学生想问什么问题。他思考了一阵后说,“宪法。” 答案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宪法是法律,并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没有法律效力。但这个答案的确反映了美国人的习惯反应:宪法是文化,不仅仅是法律。宪法深刻体现了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并将其变为法律。宪法两百多年来深印人心,成为社会争端的最后仲裁。并非人人时时刻刻都想到宪法,但在争执发生时,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人觉得可以相信的就是宪法。(参见第二章第5节“二百年的宪法”)。

宪法是太抽象的法规,日常调节人们行力的是成千上万的具体法规。这些法规,我个人觉得,在东方社会和东方文化中,恐怕大部分人觉得:过分严厉。东方文化中长成的人,如果真正生活在美国社会中,有时会觉得并不那么舒坦、自由。

酒,有严格的法规控制。未成年的人不能喝酒,喝酒为违反法规。商店如要售酒,必须得到政府的营业执照,没有营业执照,商店或饭店均不得售酒。爱荷华市的超级市场星期天上午12:00以前不售酒,理由是这时人们应去教堂里弥撒。当然这不是政府的意图,而是宗教的影响和一种传统。

食品,也有严格的法规加以调节。如水果、蔬菜中含化学元素的最高标准,肉类的上市标准等。如果超过有关规定,食品便不能上市,如果违反规定,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罚大笔的款。

汽车,多得惊人,每家基本上都有一辆,不少家庭有两辆。如何管理汽车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人们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来调节“汽车行为”。交通规则十分严格。每个想取得驾驶执照的人必须通过专门的考试。高速行驶中,人们也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否则车毁人亡不是不可能的。车行,是个头痛的问题,车不行,也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停车(Parking)是个大问题。街道两旁,均有明确的标志牌,指示能否停车。在不能停车的地方停车,会收到罚款单(Ticket),如果不付款,法院就会通知你到庭,或者下次更新执照时遇到麻烦。高速公路,名叫高速,但对汽车的驾驶速度也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在50-65英里之间。高速公路上有警察巡逻或蹲点,发现超速的汽车便要罚款,几十美金是一般的数目。

坐车或开车,前排的人必须系安全带。如果不系安全带,也是违反法规。(对此,各州的法律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规定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须系保险带,有的规定在市区街道开也得系)。

在税收方面,恐怕有最为详尽的法规,可能是因为这关系到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税收规定之细,一般人得细细研究许久。每个详细环节,均有规定。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因此每个人在与政府税收打交道时,均得小心翼翼。如果不付或付不出财产税,政府有权取走这一部分财产,并出售抵税。任何人都得向政府报告收入。在这方面,美国人最不自由。(参见第四章第5节“税收制度”和第七章第6节“透明议事”)

学校教育,也有严格的规定,录取、考试、学费、学分、助教的工作、医疗保睑等,应有尽有。这些规定调节着学校的活动。这些规定完全有可能让违反规定的学生离开学校。

工厂、政府机关、学校、军事机关等各个领域,均有各自的详尽的法规。从人的本性来说,人们并不愿意遵守法规,人们愿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但是法规是强制性的,人们应当或者必须遵守。在停车场有专门供残疾人用的地方,一般人不会去用。街道旁的停车处有时有自动收费计时的设备,大部分人会自动投硬币进去,并遵守时间。交通规则,人人也是遵守的。哪怕没有车,在指示可以穿越马路的灯没有亮之前,人们不会穿越马路。在写有请勿吸烟的地方,人们不会抽烟。公共汽车一般无人售票,自动往一架设备里投硬币,在终点站驾驶员有时不在车上,乘客一般均会把硬币扔进去。对待法律,更是如此。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著名学者H·S·康马杰说,要美国人遵守某种规定就是对他的侮辱和挑战,也就是我讲的人的本性要求和遵守规定不相符合。但是他又说,美国人对待法律的态度奇特。初看上去,美国人不遵守法律,小的违法人人有份,不过美国人是崇尚法律的。康马杰的解释是:美国人认为美国民族的发展在于蔑视传统和权威,规章代表传统,纪律代表权威。但是政府和宪法是有效的,不能容忍攻击和违背,因为社会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人们崇尚法律。而现代社会的大部分详尽规定,都是立法机关通过的。上述许多法规,都具有法律形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协调了反规章意识和循法律意识。

美国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法规社会”,尽管这里违法、犯罪的现象颇为令人忧心忡忡。然而,社会的整个进程是由各种法规来调节的。法规之所以能起到如此的作用,一定有其原因。我自然无法说一定就是什么原因,但除康马杰的分析之外,还可以再思。

一个事实是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社会,历史上没有形成复杂的社会阶层结构,不像欧洲社会和东方社会。欧洲社会和东方社会历史悠久,社会的传统和非传统,权威和非权威已经人格化。有些集团代表了传统,有些代表权威。这些团体或阶层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当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发展时,他们承担着协调人际行为的功能。在一般历史悠久和文化悠久的社会中,起协调作用的东西是“人化”的,是社会上有文化、有权利、有财富或有传统的团体。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法规就不能起主导作用。只要这种人际关系的结构或人化的协调机制不变化,法规协调的作用就难以大有作用。于此不同,在美国作为一个新国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并没有强大的“人化”的协调机制,而一个社会又必须有协调机制,所以共同设定的法规便更具有较牢固的地位。大家遵从法规协调, 追求自己的利益,并使之不受侵害。如果大家都不遵从法规协调,又无“人化协调”,每个人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共同设定的法规不是保护哪个人的利益,而是保护每个人的一般利益,这是美国成为“法规社会”的基础。毋庸置言,在这个基础上法规发展起来,又有利益取向的差别,不可能一视同仁的保护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这里只是强调历史发展造成的文化机制在法规社会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二次大战以后科技的突飞猛进。我认为这对法规社会也有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的成果进入普通人的家庭,使人们必得遵守必要的规则,因为没有规则、不仅不能享用高科技,而且可能出危险。如汽车越开越快,没有严格的规则就会出生命危险;高速公路越来越发达,不守规则就可能无法行车;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洗衣机、电饭煲、微波炉、音响设备、吸尘器、除草机、打蛋机、切片机、开信封机、开罐头机、按摩器、电牙刷、刮胡器、电子游戏等等,均要求懂得比自然社会中简单工具复杂得多的规则。在科技领域,电脑、激光打字机、传真设备、复印机等现代设备,如果不服从规则,他们就拒绝工作。

在公共场合,自动电话、卖报机、自动售票机、自动售货机、自动照相机、自动换钱机、自动售邮票机、自动存钱取钱机,都要求遵守规则。如此等等,名目繁多。如果不遵守规则,它们就拒绝工作。在社会运转方面,支票、信用卡、借款、股票等,也有详细的规则。美国人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在一种遵守规则的“社会强制”之中。要进入这个社会,就得遵守规则。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成了一种文化。使人们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有一个对比很有趣。美国人烧菜,严格按照菜谱,严格计量各种佐料,用各种计量工具,一分一厘都不想差。中国人烧菜,很少看菜谱,抓一把就是。美国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出越来越多专门的用品,它们要求每个想使用它们的人必须遵守规则。

自然,遵守规则可能有益于社会发展,也可能不益于社会发展,要看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不过,如果处在一个存在争端或全体共处的社会中,人们总是需要协调矛盾的机制。共同设定的法规协调可能是不完善的,但是最有可能让人遵从的。如果能把法规协调与科技的合理化原则结合起来,其效力将大大扩展。普通人并不会直接接受高深的科技逻辑,只有在它们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后,才会成为潜移默化的力量。

5.税收制度

美国的税收体制是一套异常复杂的体系,不容易弄明白。不少美国人也不甚明白。有一位政治学教授告诉我,他有一次看不懂政府的税收文件,打电话给有关部门说:“我是政治学的博士,但是我还是看不太懂你们的文件。”

税收是一大政治问题。总统选举的一个主要辩题就是提高还是降低税收。报章说,老布什已经成功说服了许多选民,杜卡基斯的政策将会提高税收,所以民意测验中布什大为领先。税收问题关涉到政府如何花老百姓的钱,所以选民们最为关心。其实税收是美国建国的基础,因为独立战争的一个重要起因就是英国政府向当时的北美十三州课以重税,引起反抗。在现代国家中,税收决非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由于税收体制异常复杂,这里只能拎其要点。

人们怎样付税?付多少税?是社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有的税由财政部统一管理,这是联邦税。地方税由各州管理。除这两项税外,每家人家如果有住房,还得付房产税。除上述三者之外,还有销售税,任何人在商店里买东西,大部分商品也得付税。这部分税在算帐时加载商品价格上,大约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八不等。这是付税的基本概念。

从联邦税来说,每年年底联邦政府税务部门会寄税收文件和表格来。每个人都必须详细填写,然后将表格以及应当付的税在4月15日之前寄回。联邦政府寄来的文件和表格相当复杂。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如实汇报,如工资收入、股票分红、稿酬、其他收入等。

公民能否不报?一般来说会有麻烦,另一方面也是非法的。违反税收法,重的可以进监狱。有的人粗心大意,漏报收入,结果酿成严重后果。因为这时说不清楚究竟是粗心还是有心。公民得到的大部分收入,工资、稿费、股票分红等,政府都一清二楚。美国有相当发达的电脑系统。公民每人都有一个社会保险的号码,各个公司和单位在付钱时都会把这些信息输入到政府的电脑中去。因而政府只要一查电脑,就可以知道报表是否符实。当然逃税的人也大有人在,不少高官都有这方面的丑闻。

一般古人单位在付工资时,已经直接扣除相当一部分的联邦税和州税。这笔钱不和公民见面,直接进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账号。另外雇主也直接扣除社会保险的费用,存在公民的社会保险号码之下,供将来退休使用。所以公民拿到工资时,已经扣了相当的税。

公民在填写表格时,也有种种不同的规定,如结婚与否,有没有孩子,父母是否依赖收入等。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规定。每个人都得详细填写。哪些收入要报,哪些收入不报,也规定得分明,如残疾军人费用、职工残废费用、儿童补助、礼物或其他继承财务、抚恤费、灾害赔偿费、有部分奖学金等不必申报,但得到的基金资助,教学、研究等得到的钱,工资收入,个人财产买卖得到的赢利,得到的奖学金,在美国以外得到的钱必须申报,不报为违法。在所有一年的收入中,扣除按法律规定的可以免税的部分,如退休方面的一些收入,65岁以上人的部分收入,盲人、儿童等,都有详细规定。另外,还有复杂的条文涉及到投资、公务办公费用等的免税项目。除此之外,都得纳税。

由于政府事先就取走了公民的一笔钱,所以公民必须计算,政府取走的这部分大于还是小于应当讨的税。公民一般得精心计算可以免税的部分,除非上面提到的,还有部分医疗费用和牙医费用,州税和地方税(政府间有协议)、房产税、公民付的利息、付的贷款,65%的个人所得利息、赠款、捐款(政治捐款、学会、俱乐部费用、献血等不能免税)。工作方面需要的费用有的也免税,如安全设施、小工具、必要的服装、保护服装、体检费用、专业组织的费用、订专业刊物等。将所有这些项目一一搞清楚和计算明白之后,最后得出的总数就是联邦政府要纳税的部分。在联邦政府寄来的手册上,可以查到多少收入应该纳多少税,然后对照实现扣除的部分,多退少补。

一般家庭纳多少税,我们可以看一下。扣除各项免税项目之后,剩下的收入数目得纳税,这里还有一个差别,就是单身、结婚合报、结婚分报和户主四类。一般美国人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扣除各项免税部分之后,在3万美元和5万美元之间。我们可以查一下(1988年的标准):

单身 结婚合报 结婚分报 户主
30950-31000 6695 4913 7386 5583
40000-40050 9863 7747 10554 8259
49950-50000 13345 10581 14210 11741

由上可见,联邦的税收相当高。由此可以明白为什么税收成为政治中的一大课题。

除联邦税外,还有州税,州税的过程与联邦税相似。州政府寄文件和表格给每个公民,公民如实申报,可以免税的包括部分医疗和牙医费用,所付的的税收、付出的年息、捐款等,与联邦政府的大致相似,然后查表,可得:年收入在29,950-30,000美元的,需付州税1,837。因为州税事先已经扣除,也是多退少补。

除联邦税和州税外,还得向地方政府付房产税。在爱荷华城,每座房子要交纳1,000美元左右,房产税由地方当局股价房屋价值后定,供市政府修筑公路,维持共有设施,如图书馆之类。

以上三项相加,应付税的收入在3万美元的结婚合报家庭,交7,000多美元的税收,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

税收体制相当发达,运转得不错。税收法律相当严厉,偷税漏税逃税,视情节轻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美国人每年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就是与税收打交道。人们常常要保留大查的文件和单据,以证明可以免税的部分。一年的有关税收的文件,一大堆。自然,税收也是“核心机密”,主要是它反映了每个家庭的真实收入。

税收是美国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核心问题。在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经常的、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西方国家的所得稅制度有没有什么社会或政治功能?这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

至少美国人有一个观念十分明确:政府所花的钱是他们交的税,所以他们一般来说希望政府把钱用在当处,也注意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如果没有纳税制度,人们就不会那样关心政府的政策和主张,因为与个人没有关系,尽管实际上是有关的。纳税制度是西方政制的一个基础。每个人给了政府一定的钱,就觉得有责任监督政府。政府官员经常要解释他们的政策,这只是为了说明他们没有乱花纳税人的钱,选民也较注意选举,因为选什么人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无论是总统,参议员,众议员,还是州长,州参议员员,州众议员及地方官员,都与公民个人的利益直接有关。通过税收,官员同人民之间形成一种“契约”关系。税收体制培养一种责任感,尽管可能是被动的。在人们不纳税的社会里,政府也得花钱,只是渠道不同,但人民对政府的责任要小得多。

税收制度还有一种功能,这就是将整个社会严密的组织起来。税收部门,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运用社会保险号码,把个人、单位、政府均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张严密的管理网络。个人可能不受什么人的管制,但受税收部门的管制制,一个象征就基,必须如实报告家庭的“核心机密”。所以有人说,税务官员“猛”于安全官员。

6.科技治人

美国是一个人人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个人主义至高无上,没有任何力量有权于预个人主义。问大部分人,都会得到这样的印象。担心个人主义太盛的人也大有人在。来自其他文化氛围的人,与美国人相处久了,可以发现他们的个人主义(不是全部)是明显而且有时难以接受的。鉴于这种主张个人自由和私域神圣不可侵犯的状况,是什么力量把这两亿多人组织起来,使他们加入社会这个大机器的每个环节,使这个社会能正常运转呢?这里面有个悖论:社会尤其是大型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社会成员的良好协作和共同行动,而人们追求的价值又是个人至上和私域至上。

协调这钟关系的有各种力量,政治制度的协调、法律的协调,利害关系的协调,金钱的协调,如此等等。在各种协调中,有一种力量不能忽视,这就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两个方向上产生作用:一方面,科学人技术的高度发达要求更精细的分工,使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这从技术上保证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自动化、电子化,使每个人在自己特定的岗位上完成特定的工作,不需要依附别人,不需要服从人的命令。只依附机器,服从机器的命令。这也正是马尔库塞所分析的,人的异化的一个方面。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要应用于具体生产过程,必得分解为数不胜数的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人专门负责。尽管是一个非常细小的环节,但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很难取代他。越是高科技,越是如此。十七世纪时的工匠们一个人可以从头至尾制造一个产品,如今情形却已彻底改观。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泛泛地说,提高了个人的地位,增长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强化了个人的责任感。使每个个人都找到在社会这个大机器中的确定的位置。而在科技不那么发达或用传统方式生产的社会中,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很明确,角色可以互换,社会组织的混乱和不稳定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原因在于角色的可以互换性。这不仅有经济的含义,而且有政治的含义。在一个社会中,只要想当一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角色不明确,这个社会就可能处在机构性的混乱之中。

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也要求严密的组织。一方面是将科技化为各个细小的环节以便能够操作,另一方面是这些环节最终要能够联结起来,能够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一个社会最强大的组织力量。它在政治力量和法律力量之外,但强大有力。科技用理性的逻辑说服人们服从一个严格的规则。这个过程制约个人主义至上的观念。可以想象,像航天飞机这样的工程,需要多少人为之服务,需要多少人处在它的严密组织体系之中。可以想象,IBM公司怎样把每个个人组织起来,为之服务。这种命令不是政治的命令,而是技术的命令,如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所说,是imperative of Technology(工艺的命令),今天的人类社会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要人们服从政治命令和法律命令,比要人们服从科技命令,要困难百倍。每个人在服药前都会认真研究注意事项,小心翼翼。但在废止种族歧视,服从一种意志方面,听从政治家的劝告的人要少得多。

在高科技发展的杜会中,社会的组织程度一般均较高,而在高科技或科技不发达的地方,社会的组织程度往往要低上些,合理化的程度也要低一些。美国社会的组织,很大一部分功能由实现科技逻辑的大公司和企业承担着。在一些经济不那么发达的杜会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在某些实现高科技的领域和地方,组织化的程度要远远高于社会一般水平。

学者们对这个问题也有研究。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他的著作《新工业国》(The New Industrial State)中,谈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科技的广泛推行会导致六个结果:(1)科技运用将任何工作的开始与最后完成分开;(2)用于生产的资本将增加;(3)时间和财力将更加固定,用于完成特定的工作;(4)技术要求专门化的人力;(5)科技要求高度的组织化;(6)由于时间和财力的运用,由于需要大型组织,由于高科技下的市场条件,社会需要计划。

所以加布尔雷斯的观念是,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必然导致社会更有组织。各个经济和科技系统,将由一些职业的经理决策,他们管理着整个系统。加尔布雷斯称之为“技术结构”(technostructure)。科技发展的结局是:有一部分人自动承担起管理人的功能,他们是非政治的管理。但这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政治系统的负担。政治系统的功能之一就是协调人的行为,如果一种机制可以将人的行为限制在合理化的幅度内,社会将便于治理。

当代的另一位作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在《大趋势:改变我扪生活的十个方向》(Megatrends: The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一书中描绘了同样的的现象,但更为人性化,更为心理化,更为生理化。他用了High Tech和High Touch(高科技,高感应)来描绘这个过程。他把科技治人的强大力量描给成Forced Technology(强制的工艺),髙科技的应用,把人越来越牢固地束缚在科技过程中,人异化了。于是产生了对这种治人力量的反抗:反抗电子转账技木,反对电子自动查询技木。奈斯比特将之归结为科技使人失去了人的接触和感应,所以人们要产生逆反心理。

实际上,还可以加上一层,就是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使其自身治人的手段高度完善,有可能突破一般的技术性管理,而走向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侵入人们的私域。在今日之美国,大概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冲破个人主义的信念和私域的藩篱,科技却有这个力量。科技保证着物质报酬,这是另一项条件。人们向往高感应,是反抗治理的表现,正好说明科技治人的能量。

科技治人完全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结果,可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先前主张运用技术的人并没有明确意识到它们将成为管理人的一种手段,而今科技应用成为杜会最强大的管理人的手段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美国社会是由科技程序来管理的。人们服从科技甚于服从政治。科技发展把社会分解为相互联结的微小领域,每个人占据一个领域。要进入一个领域需要有特殊的技能,教育体制基本上也围绕这个目标活动。于是,教育又被纳入这个管理过程。教育不断衍生和发展科技治人的能量和科技治人的文化。

激进派批评这一现象为异化,从人的角度来说,可以成立。但没有一个社会可以不要科技,而科技的逻辑必然如此。重视科技、崇仰科技、应用科技,显而易见这不仅仅是一个生产的,或经济的或纯技术的问题。因此,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思考的问题恐怕不是那样简单。任何事物都有好和坏,关键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做选择,选择了之后如何协调。

7.猫狗不自由

前面有一段文字:专门讨论美国社会的法规问题(本章第四节,“法规文化”)。这的确为美国社会的一个特点。法规社会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我在“法规文化”二节中曾作了分析,认为平等的协调规则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法规的得以通行的重要条件。

另一方面,从民族特性上来说,我并不认为美国民族是一个温和的与世无争的民族。从表面上,往往容易产生这样的印象。美国人大多不吵吵闹闹,很少见到大街上或汽车上吵架的。单位里也很少看到有什么激烈的争论。其实不然,这些现象均是在法规协调下的结果。今日各类法规已相当发达,各类利益均有明确的法规协调。之所以有这样多的法规,其主要原因是社会需要它们。社会之所以需要它们,是因为对有关事物有争执;有争执才会有法规,没有争执便不需要法规。

美国人本性上是喜欢争执的。在法规不明确的地方,往往有争执发生。这种性格产生于多种原因。可以说,美国的发展过程表明这种本性为何会存在,在一片广大无主的土地上开发,每个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成为某物的主人,没有争执或不争执便会一无所有。西部片描写了生动的争执故事。从现代发展来看,个人主义也易产生争执,法规不仅协调冲突,同时协调个人主义。在这种文化中,法规走向系统化很自然。

而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中,法规往往不明确。日本人往往很少上法庭,不像美国人那样动不动就要上法庭。

由此,人们便制定了各类法规来协调争执。各类活动大都有法规。造房用地,汽车停放,扫雪铲雪,子女抚养,老人赡养,均有法规。

为了说明法规的细密,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关于管理家养动物的法规(此法规在一个市里施行)。

法规开宗明义地说:”法律保护人民,法律也保护家养动物。虽然人们认为家养动物是个人的权力,但有些动物引出麻烦,须得加以管制。法规是为了让公众更健康和更安全。公民应当阅读这些法规,并理解为什么您和您的养畜必须遵守这些法律。“

这里,动物似乎具有与人平等的权利。不少人在家里养畜,均视之为家里平等的成员。所以在制定法律时,必须尊重主人的这份感情,不可伤害。以下是这项法规的细部:

  • 狂犬病。所有养畜,包括猫在内,六个月以上的必须打免疫针,防范狂犬病,因为野生动物会将这种不治之症传给家畜。狂犬病可以传染给人,因此法律保护人和家畜免于此疾。养畜者必须保存免疫证书。

  • 系畜。所有的养畜,不论多大,都必须系上牵带,除非在养畜者自己的房屋和地产内。如果养育没有牵带往外面活动,便违反了法规。如果养畜走失,拥有者会被罚款,家畜会被被 Impouned(没收)。

  • 执照。所有养畜,六个月以上的,须得到市政府的准许,申请执照必须执有狂犬病免疫证书。执照费用各有不同。执照每年都得申请,每年3月1日之后,没有申请的人将多付15美元。所有执照每年12月31日到期。

  • 罚款。动物监督官员有权禁闭乱跑的家畜并罚款,禁闭费用为:狗,第一次犯规10美元,第二次20美元,第三次30美元,第四次40美元,以此类推;猫,第一次5美元,第二次10美元,第三次15美元,第四次20美元,以此类推。如果所有者在24小时内不来认领,每天狗加8美元,猫5美元。来认领时须有免疫证和执照。四天之后,所有者便丧失对家畜的一切权利,养畜将交给他人收养或安乐死。每个公民都有权认领迷路的养畜,如有人抱怨,拥有者就得去法庭,罚款和惩罚将由法官决定。如有情况,可随时打举报电话,揭露某个养畜的不法行为。

  • 其他违法行为。包括将养畜遗弃在市内,让养畜吠叫影响他人,将养畜拴在公共场所的公共设施上,把养畜关在或栓在一个没有合适食物、水的地方,把养畜养在影响它们健康的地方,让养畜干扰他人等。

这只是这项法规的要点。这项法规要详细得多。之所以订立这样一份法规来协调猫狗,也是因为有不同利益存在。美国人,有的对猫狗喜欢得要命,有的恨之入骨。所以,为了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就须有法规。我亲眼看到一家人的狗跑到邻居的草地上去玩耍,结果这家主人出来大声喝叱。狗的主人赶快跑出来,将狗弄回家中。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法规协调就会发生冲突。

我们可以看到,法律很细,各个可能发生争执的环节都包括在内,如有争抗,便可照章办事。如果没有详尽的法规,恐怕就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媳妇说媳妇有理,儿子说儿子有理了。

稍微展开一些论述,可以感到美国社会并不那么“自由”,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以为所欲为。连猫狗都不自由,养猫养狗的人,又为它们所束缚,照我看来,是选择束缚。尽管有些人爱狗如命,猫狗业也很兴旺发达,狗屋、狗车、狗衣、狗食,应有尽有。但猫狗受到很大限制。如果猫狗有意识的话,定会到华盛顿去示威游行,要求“狗权”和“猫权”。

一个社会的发展,往往是越有争执,越需要协调。不同文化氛围下,可以选择不同的协调机制。不论选择何种机制,有一条总是应当注意的,就是不断发现可能发生争执的地方,不断发展出协调机制。各类协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人化协调”,一类为“法规协调"。不论哪种协调,重要的是使各类可能发生的争执有相应的协调机制,且使之程序化。在发生争执的每个地方,不仅解决具体的争执,而里发展出一般协调程序。这样社会才能日益趋向有序解决争执的发展道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也是一个摆脱了无序解决争执的社会。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